自恃清高的镇元子,无意中惹怒了孙悟空,结果导致自己颜面尽失

导读: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很多有能力的人,往往都隐居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西游记》中的镇元子就是这样,住在看似非常平凡的五庄观里。而且唐僧师徒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也将此地当作是一处普通的道观,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他们像对待寻常人家一样,迈进了这座道观的大门,而这段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从唐僧师徒进入五庄观开始,直到这段故事彻底结束,孙悟空一直都扮演了一个惹祸精的角色。先是背着唐僧偷吃人参果,之后又在一怒之下推倒果树,结果惹得镇元子大发雷霆,把他们师徒四人尽数捉了回去。

自恃清高的镇元子,无意中惹怒了孙悟空,结果导致自己颜面尽失

然而事情之所以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真的都是孙悟空的责任吗?其实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并不全在他的身上,反而应该算在镇元子的头上。由于镇元子的气量太过狭小,总是一味的自恃清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孙悟空的自尊心,让其产生了愤怒情绪,因此才惹出了后来的一系列风波。

虽然在两个人斗法的过程中,镇元子一直都牢牢占据着上风,甚至一度将孙悟空逼得走投无路。但是在最后落幕的时刻,他的脸上其实并不光彩,反倒还有一种颜面扫地的感觉。不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还是要从他自己的身上去寻找。

镇元子对待师徒四人的态度,让孙悟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对于唐僧师徒的到来,镇元子其实早就有所预料,这些日子他也一直都在期待着与这位故人再次相逢。当初在如来佛祖举办的兰盆会上,他们两个人一见如故甚是投缘,并且为了表示心中的敬仰之情,当时作为佛祖二弟子的唐僧曾经亲自为他奉茶。

正如欧阳修在《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所写:“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二人以茶代酒,建立了非常深厚的交情,将彼此视为知己。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尽管两人相谈甚欢,但是随着兰盆会的曲终人散,双方也只能就此作别。

弹指间岁月匆匆,转眼间沧海桑田。时隔500多年之后,当年如来佛祖驾下的金蝉子,如今已经变成了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唐三藏。尽管此时的唐僧已经不记得当年的往事,可是镇元子却没有因为对方身份的改变,而忽视彼此之间的情谊。

自恃清高的镇元子,无意中惹怒了孙悟空,结果导致自己颜面尽失

不过就在唐僧即将到来之际,他却突然接到了一份来自于上清天弥罗宫的请帖,元始天尊邀请他去听讲混元道果。面对这样一位有分量的人物,无论是谁都不好拒绝对方的邀请。正如庄子一书中所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此刻镇元子也面临着相同的局面,一边是远道而来的故人,一边是元始天尊的请帖,当真是左右为难。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出了一个比较周全的策略。根据《西游记》原著中的介绍,他在临行之前交代两位童子:

“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

这种做法也算是一个两全之策,可以说是两头讨好。可见镇元子作为地仙之祖,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但是这种安排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漏洞,唐僧一行人一共有师徒四个,可他却只用人参果去招待唐僧,而不管对方的三个徒弟。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这么做没有任何问题。在这一行人当中只有唐僧和他有着深厚的交情,其他几人根本就是形同陌路,完全没有任何情谊可言。更何况人参果又是一种十分珍贵的宝物,将近一万年才成熟一次,如果拿来招待一些不相干的人,实在是太浪费了。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镇元子当然不会给孙悟空他们品尝人参果的机会。

可是这也就在无形之中,暴露了他气量狭小,自恃清高的特点。在他看来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人不过是几个晚辈,没有资格在自己面前享受特殊待遇,堂堂地仙之祖,又岂能与这些人相提并论,那样未免也太失身份了。

自恃清高的镇元子,无意中惹怒了孙悟空,结果导致自己颜面尽失

在唐僧师徒到来之后,清风和明月两位童子,也完全按照师父临行之前的要求,背着孙悟空和猪八戒他们,打了两个人参果送与唐僧食用。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两人的行为十分隐秘,却依旧被猪八戒听到了消息,并且将这件事情告知了孙悟空。

这个消息给孙悟空的内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平日里他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有面子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各路神仙都会礼遇有加,恭恭敬敬的叫一声齐天大圣。可是这个镇元子却直接忽视了他的存在,甚至就连对方的两个童子,都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发生这样的事情,孙悟空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伤害,镇元子的态度,直接惹怒了自尊心极为强大的孙悟空。

既然对方看不起自己,那么他就有必要给对方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齐天大圣不是好惹的。不过孙悟空的想法明显太偏激了,只是一心维护自己的尊严,却不曾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不明白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就想着如何报复别人,这是一种非常冲动的错误观念。这样做不仅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但他此时却顾不了这么多了,唯一的想法就是出一出这口恶气。

在孙悟空的刺激之下,镇元子暴露了自己的真实面目

由于自尊心的驱使,孙悟空听从了猪八戒的挑唆,偷偷拿到金击子打下几个人参果,与猪八戒和沙僧分而食之。他们完全把五庄观当成了自己家的果园,毫不客气的享用别人的宝贝。这时候孙悟空觉得,所谓的地仙之祖其实也不过如此,及时吃上他几个人参果,对方也无法将自己奈何。

不过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镇元子的实力和地位,根本不是孙悟空能比的。也正因如此,清风明月两位童子在得知他们偷窃人参果后,才会表现的如此有恃无恐,对师徒几人肆无忌惮的出言羞辱,说出各种难听的话来。

自恃清高的镇元子,无意中惹怒了孙悟空,结果导致自己颜面尽失

被唐僧叫来当面对峙的孙悟空,本想着忍一时风平浪静,毕竟是偷了人家的宝贝,已经是理亏在先,继续争论下去也不会占得了上风。可那两位童子却得理不饶人,拿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不断进行恶毒的语言攻击。

两位童子展露出的嚣张姿态,恰好从侧面证明了镇元子平日里对他们的管教,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缺陷。身为修道之人理应清心寡欲,遇事淡然处之,像他们这种态度,根本无法让事情得以解决,反而还会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事实上的确如此,两个童子的行为,进一步激发了孙悟空心中的怒火。面对眼前的情形他终于忍无可忍,在心里暗自说道:

“这童子这样可恶,只说当面打人也罢,受他些气儿,等我送他一个绝后计,教他大家都吃不成!”

满心愤怒的他,使出一个金蝉脱壳之计,骗过两位童子来到了人参果树之下,举起铁棒推倒了这株灵根,但与此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一个祸根。清风明月两位童子,固然不是他的对手,无法与其正面抗衡。但是他们的师父,却拥有一身通天动地的法力。

镇元子回到五庄观之后,得知师徒几人的种种行为瞬间勃然大怒,区区一只野猴子,也敢在他的地盘上撒野,甚至还断送了人参果树。此时他的心情,就像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那样: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尽管这时候唐僧师徒已经连夜出逃,跑了很长一段距离,但却依然被镇元子轻松赶上,并且捉了回来。在这个过程中孙悟空曾经试图抵挡,可是由于两者实力相差太过悬殊,最终也只能束手就擒。至此双方的矛盾已经被彻底激化,镇元子也放出话来,要将他们扔进滚烫的油锅,为人参果树报仇。

自恃清高的镇元子,无意中惹怒了孙悟空,结果导致自己颜面尽失

此时此刻镇元子已经完全没有了前辈高人的风范,那种仙风道骨的形象也彻底不复存在,甚至比那些妖魔鬼怪还要凶狠。由此可见人一旦遇到真正能够牵动内心的事情,就再也难以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在不经意间卸下平日里的伪装,暴露出真正的人生境界。

很显然镇元子的境界,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人参果树就像是他的命脉,谁要敢动他的果树,他就敢要谁的性命!

最终的结局其实已经让镇元子颜面尽失

眼看自己师徒几人遭遇生死大难,孙悟空再也无法保持淡定,硬着头皮和镇元子达成了一个协议,约定在三日之内救活人参果树。这时候孙悟空并不确定,这个任务究竟能否完成,只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态度。

很多人在陷入绝境的时候,都会采取这样的态度。不管有没有希望,都要采取一些行动,这样总好过坐以待毙。

对于孙悟空所说的这一番话,镇元子其实也并不太相信,但是他却依然答应了对方的条件,并且表示如果能够救活人参果树,情愿与对方八拜为交。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让孙悟空输得心服口服,然后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孙悟空等人置于死地。这样的话就算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出面,也找不出任何的毛病,因为他已经给了孙悟空足够的机会。

为了争取这一线生机,孙悟空找遍了各路神仙,从东洋大海一直找到天庭,为此还请来了福、禄、寿三星。可是这些人都没有将人参果树起死回生的能力,最多只能帮他说一些好话,多争取一些时间。

自恃清高的镇元子,无意中惹怒了孙悟空,结果导致自己颜面尽失

不过好在他最后找到了观音菩萨,成功解决了这个难题。观音菩萨凭借自己的实力成功救活了人参果树,同时也为孙悟空扳回了一局。看到眼下的情形,镇元子的心情十分复杂,虽然人参果树得以起死回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同时这意味着他必须履行之前的诺言,和孙悟空八拜为交,结为异姓兄弟。

他身为地仙之祖,拥有能够和三清平起平坐的地位,如今却要屈尊和孙悟空这个晚辈结拜,这件事情要是传出去的话,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两者之间不知差了多少辈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然而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既然之前答应了这件事情,那么就肯定不能食言,堂堂地仙之祖绝对不可以言而无信。所以即使他再不情愿,也只能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装出一副乐呵呵的样子,拿出十个人参果与众人分享,而且还和孙悟空正式结为兄弟,真可谓是颜面扫地,丢光了老脸。

结语

早知是这样一个结果,当初还不如大方一些,给孙悟空他们吃几个人参果,也不至于把人丢到这个份上。要怪只能怪镇元子气量太过狭小,一味地自恃清高,从而惹怒了自尊心极强的孙悟空,结果让自己颜面尽失。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止发生在《西游记》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也有一些人总是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用一种高人一等的姿态去面对别人。但是这样的态度,却往往会给自己惹来许多的麻烦,甚至被现实狠狠打一个耳光。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都要尽量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反感,同时也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