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如果孙少安与田润叶在一起了,会有好结局吗?

rosedameiniu


会的,只要少安放下心里压力,不会觉得和润叶在一起是害了她。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说润叶和少安在一起是会有好结局的!



一,润叶的父亲田福堂方面!

润叶和少安不能在一起,一部分原因就是田福堂的反对。但其实如果润叶和少安真的结婚了,已经成定局了,相信田福堂还是会慢慢接受少安的。

因为当时润生要和郝红梅在一起时,田福堂也是一样特别反对。但后来看到润生和红梅已经在一起,且还生了孩子,也只能接受了。

而红梅的条件比少安还差,她是二婚,且还带着孩子。当时农村的观念很落后。

所以田福堂最终能对红梅和润生妥协,接受并喜欢红梅。相信如果润叶和少安真的在一起了,田福堂最终也会接受少安的。



二,物质生活方面,随着农村形势的变好,少安也迎来了一些机遇,开始可以改变生活状况。以及润叶本身的工资还不错,相信他们的物质生活会过得可以。

后来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民开始可以大展手脚了。大家获得多少都各凭本身。加上当时农村其他方面的发展形势都变好了,凭借少安的胆识和努力。他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脱贫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加上润叶是吃公家饭的,工资也还不错。结合而言,他们的物质生活还是会比较可以的。



三,从爱情上看,他们彼此爱着对方,且是青梅竹马,彼此了解对方。

所以相信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他们还是可以慢慢克服的。毕竟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

当然少安要克服心里压力,不要觉得自己拖累了润叶,害了润叶。毕竟对润叶而言,可以和少安一起,便是幸福了

所以相信如果润叶和少安真的可以走到一起,他们很大可能还是会幸福的。


蔓莱读书


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他们两人的差距并不大。孙少安小学毕业,田润叶中学毕业,而润叶在本质上其实还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并不是什么富二代、官二代,她也没有那么娇气。他们之间,在三观上并没有什么大的鸿沟。

回到问题上来,我想不出他们会没有好结局的原因,一个都没有。他们青梅竹马,情深意重。阻碍他们在一起的看似是现实问题,其实是孙少安个人的怯弱和不自信。

他不相信她对自己的感情能超越现实,不自信以后能给她带来幸福。

书中也写到,只要孙少安愿意娶她,润叶情原回到双水村当一名乡村老师。润叶与李向前结婚后独自一人忧郁地过了好几年,后面又将陪着残废的丈夫过一辈子。这样一个对爱情执着,对现实坚强的女孩,会过不了农村吃糠咽菜的生活吗?

她所定义的幸福,从来与物质不搭边。

秀莲很不错,给了孙少安很大的帮助,最后还把自己活活累死了。但秀莲所给的帮助,只是体力上和精神上的。

而润叶能给孙少安更大的帮助。她就算当乡村老师,在经济上也比秀莲在地里累死累活强。何况她还有一个当村支书的父亲和当大官的叔叔。这些资源,是秀莲所不能给予的。

说到她的父亲,有人会说她父亲一定会阻挠润叶嫁给孙少安。田福堂同样也阻挠润生娶红梅,结果怎么样?还不是在退休前把自己儿媳妇安排得妥妥的。

以孙少安的能力和润叶的关系网,他们在政策开放后,一定能出人头地,而不仅仅只是在双少村烧几块砖。在现实问题上,他们有能力解决;在情感上,他们两情相悦,何来的不幸福?

他们的结局,一定比后面孙少安丧妻,润叶丈夫残废好一万倍。


青梅煮酒品红袖


如果两个人在一起,注定是个悲剧。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爱情会很浪漫、但婚姻会很难堪。孙少安心里明白,两个人出生的家庭背景不同,三观自然不同频,像已经行驶在不同轨道的两列车,早已分道扬镳。到达的终点不一样。

少安出生在贫穷的农民家庭,上有年事已高的奶奶、懦弱无能的父亲及体弱多病的母亲,下有需要上学的弟妹。这么多张嘴要吃饭,而家中主要的劳力就是少安。

润叶当然也出生在农村,父亲是村支书,伯伯是县领导,可谓是官二代,人民教师。

如果两个人结了婚,少安一家子人的负担托累其两口子,使少安在村支书田福堂面前抬不起头来。两家定经常出现矛盾。最主要的是少安和润叶两口子,一个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个是人民教师,知识分子。有什么共同语言,少安每天聊的可能是家中的猪长的多快,庄稼什么时候收割之类的话题。能把润叶直接侃晕。

最后的结局就是两人离婚。少安再娶个农家妇女。


执笔续写人生篇章


一个陶瓷缸里起上了龙井,那种滋味好像不是滋味,一个温情脉脉不得语的爱情就如同哭咽河里的落花一样被无情流水冲击的七零八落,田福堂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恓惶光景的孙玉厚做自己的亲家,虽然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可是田福堂是支书,田福堂的弟弟田福军是干部,田润叶成为国家教师也是国家干部,作为干部的兄长和父亲,田福堂心中自然高人一等。



我们人设故事背景,田润叶与孙少安走到了一起,他们一起成为双水村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田福堂的干部女婿梦破碎对着跟自己作对的改革派孙少安,田福军失去徐副主任的支持被靠边站,一对幸福引发原西县的改革就此止步不前,无数的王满银开始出现,孙少安无法继续施加影响力,双水村变成一个死村。没有奋斗精神的孙少安不再具有魅力,开始承受生活重担的田润叶是否可以像贺秀莲那样任劳任怨的爱着他呢?



路遥将孙少安和孙少平及王满银们视为改革的代表,他们的人生中聚集了无数女子,这些女子见证了他们的成长的每一步,朴素与高贵,农村与城市,纯洁与复杂,务实与浪漫,如此种种构成了一个二元制的空间,孙少安与田润叶生活在两个空间内围绕着两条生活轨迹运转,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


唐俊龙55398571


肯定不能幸福的,那个时代有很多男在外工作,女在村种地(就和金波家一样),现实中没见过一对相反的,女在外工作,男在家种地。书中孙少安弟妹三人的恋爱史完全是出于作者对恋爱的臆想,最终作者还是回归现实,少安娶了秀莲,少平和师母走到一起,只有兰香嫁给了官二代。不敢想象少安一农民娶了个机关干部,少平一个煤矿工人娶了西安市委书记的女儿,如果这样不知道作者怎么往下写,即使写下去也会脱离实际,瞎编乱造,毁了一部好书,即使这样作者还是不死心,让兰香嫁给省委书记的儿子。路遥的作品都有白富美爱上凤凰男的故事,最终都是以分手告终,诸如《人生》中的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少平兄弟,这反应出路遥内心深处的恋爱观


用户6910467774505


少安与润叶青梅竹马,相知相爱。可奈何还是敌不过现实的摧残,最终遗憾地被迫分开而过上了各自的生活。可以说,少安与润叶的结局是悲惨的,令人惋惜的。如果,少安与润叶在一起,结局或许依然不会太好。

首先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差距好大: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人民教师,村支书的女儿,还有个当官的二爸。


如果他们两个在一起,一个去田地里干活,一个去城里教书。他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相交,家里还有 没有劳动力且患病的老奶奶,老父亲,上学的妹妹,还有一个姐姐和她的两个孩子。一大家子都只能让少安一个人肩负。势必对两个人的生活会有影响。而在城里教书的润叶也解决不了近火。

如果润叶放弃工作回到田地里工作,那么润叶爸妈会极力反对。那么好的一个工作不要,偏偏去当农民,以后的日子里,润叶爸妈肯定会各种刁难。再一个,少安看到润叶跟着自己吃苦,也会无心不安,最终也难以这样继续生活了。


赤昂老师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老师介绍说这本书不错,于是就上书店买了一套三本然后一口气读完了,这是我完整读过的为数不多的书之一。

润叶和少安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儿,而且润叶对少安情深意重,经常给少平吃的,粮票也不过是因为少平是少安的弟弟而已,可能大家会觉得少安和润叶门不当户不对在一起会有很大阻力,也不会幸福更不会得到家人的支持,而在那个年代家人的支持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算他们不在一起找到了各自门当户对的伴侣她们就真的幸福了吗?或许少安是幸福的,他对生活,未来甚至是妻子秀莲都是满意的,但是润叶呢?润叶的一生都是悲惨的,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也害了一个爱自己的人,向前对润叶一往情深,但是却得不到润叶丝毫的柔情,在出车的途中出了车祸,失去了双腿,但是也因祸得福,润叶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接受他的,但是接受等于爱吗?可能只是润叶对少安的绝望,对向前和父母公婆的愧疚也可能只是润叶对这个世界的妥协,我不知道少安和润叶在一起会不会有好的结局,但是我觉得润叶无论如何都不会比这个更不幸了~而且我觉得和润叶在一起的少安也会幸福的虽然润叶是一名国家教师没有秀莲那么能干活但是润叶也一定会好好孝顺少安父母和奶奶照顾好弟弟妹妹的,润叶每次回村里的时候都会给奶奶带一些糕点会把辛辛苦苦省下来的粮票给少平,就证明润叶是爱少安的并且也不会嫌弃他和他的家人,总之,我相信少安和润叶在一起会是幸福的。


Anastasia欧米


平凡的世界我看了两遍,每一次对我触动都很深,每次都很振奋人心,直至今天,书中人物的魅力仍不减当年,路遥笔下的人物每一个都塑造的活灵活现,每一个都不显多余,路遥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以新中国7O年中期到 8O年代中期,这十年间中国城乡经济改革为背景。书中主角孙少安,孙少平,这两个出自路遥笔下的奋斗青年,他们经历苦难与辉煌,亲情和爱情的抉择也是本书中的灵魂人物。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说起孙少安,他是这个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之一,少安为什么没能跟润叶在一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旧社会现实问题—— 门第观念,

少安的父亲孙玉厚与润叶的父亲田福堂解放前都是贫农,都为地主家干过活,有过共同的生活基础,所以在解放前,他们两家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从书中可以看出,田福堂和孙玉厚在年轻的时候关系很好,相当于哥俩,少安和润叶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日后的相爱也成为必然。长大后他们两个都心照不宣,而少安束于自己的家境,以及两人由于经济状况的的不同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他们的成长道路也有所改变,解放后润叶的家庭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她的父亲成了村里的支部书记,润叶也就有了经济条件去读书,最后在城里参加了工作,当了一名人民教师成了公家人,以田福堂的话说就是,我家女子现在吃的是商品粮,而孙玉厚依旧是个老实憨厚的农民,越来越贫困的家境 使少安不得不辍学回家帮助父亲支撑家庭,当田福堂知道了田润叶仍然喜欢孙少安的时候,他极力反对,这种门当户对的封建等级观念在田福堂以及大多数人的脑子里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一个在城市,一个在农村,这种城乡文化经济的悬殊决定了田润叶的浪漫必然会被孙少安的现实所击碎,这一对青 年男女,最终迫于舆论和压力而没能走到一起。这也是当时社会下浓重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注定的结局,他们的爱情注定是以悲剧收场的。

两人在爱情选择上不一样

少安13岁开始在黄土地上开始自己的奋斗历程,18岁就当上了生产队长,骨子里从此永远刻下了所有农民都会有的保守。但少安和润叶从小青梅竹马,爱情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悄悄生长,少安束于自己农民的身份,一直不敢跟润叶表达自己的心意,润叶是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在她的内心里爱情是伟大的,不应该被这种所谓的传统观念所束缚,以至于他俩的那层窗户纸还是润叶先捅破的,少安赶快低头看润叶交到他手里的那封信,才发现这不是田福军给公社领导写的那封,他莫名其妙地把信从信封里抽出来,看见一张纸上只写着两句话——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咱们慢慢再说这事。孙少安站在公路上,一下子惊呆了,他扭过头来,看见润叶已经穿过东拉河对面的石圪节街道,消失在了供销门市部的后面,街道后边的土山上空飞行着南来的大雁正排成"人"字形,嗷嗷地欢叫着飞向了北方少安头晕目眩,在路上幸福地淌下眼泪,但这幸福的眼泪很快就退潮了一个农民怎么能和一个公家的教师结合?少安因袭了太多的传统负荷他他内心深处的小农意识及门当户对的观念,是他们爱情悲剧的致命因素,少安是真心爱润叶的,但是在这个传统观念下他胆怯了,退缩了。传统的门第观念在这个年轻的农民心中根深蒂固,最终,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到二十里外娶了一个山西姑娘秀莲,他在经历了和润叶的痛之后,在秀莲身上找到了爱情的归宿。而润叶也因二爸,与李向前成就了这场政治婚姻。

在小说结尾,作者述说了田润叶与李向前的爱情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了幸福,我认为这是有悖常理的,这样的幸福是作者一厢情愿强加的,"在这部作品中,路遥描写了许多体现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并把这作为观人衡物的基本准则,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由于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因此作者在创作中,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作出自己的评价,是褒扬还是贬抑,则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个伦理道德标准,润叶的结局是令人唏嘘的,无论是少安还是李向前,都没有让她得到幸福。

我们来大胆设想一下,假如他们抛开一切束缚,冲破一切旧社会当时的传统观念,他们在一起了。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结局不会好,孙少安有现在的成就,有一大半的功劳归功于他的老婆和秀莲。众所周知,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都知道贺秀莲这个山西女子。她勤劳刻苦,能干善良。是孙少安的一个好帮手。少安的光景过到如此好。与她的成就是分不开的。他帮少安开砖厂办学校。 当少安,要帮助全村人民发财致富起来时。他并没有像泼蛮女子一般去阻拦。当少安办的专场遇到困境时。他三番两次跑到,自己的娘家。替少安借钱还债。这样的女子也许就在路遥的小说里面才会出现吧。但是如果角色转换一下。少安,真的和润叶在一起。正所谓贫贱夫妻百日哀。更何况是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我们况且不说他们两个在一起之后,结局好或是不好。但最起码孙少安肯定达不到她和贺秀连在一起的那个,人生高度。因为,田润叶不是和秀莲。

路遥在他的小说中都始终不变地表现了悲剧这一主题,跟路遥的人生写的一样, “人生有的时候需要妥协!”平凡世界里的爱情,总是充满了现实困顿的磕磕绊绊,短暂的美好和永恒的苦难相比,显得那么的奢侈。。

以上是本人对此热点的一些个人看法。以及,本人的拙见,不足之处,请君指正。。


南桥几经秋HM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一无所有的年龄遇到了想要照顾一辈子的女人。”孙少安和田润叶不能在一起有几个方面的阻碍。



家庭背景

田润叶的父亲田福堂是村委书记,在村里是一把手,村里的大小事都得和他商量,有着令人敬仰的权力。润叶的二爸也是县的领导。在这样的家庭里,找个门当户对的完全不成问题。

再看孙少安的家庭,一家人挤在一个破旧的窑洞里。而少安只能和牲口睡在一起。田福堂深知这一点,坚决反对女儿与少安在一起。

在父母之言,媒妁之约的年代,门当户对十分重要。在婚姻面前选择抗争,女生承担的压力比男的更大。少安为了彻底断了润叶的念想,才会选择和秀莲先结婚。

身负责任

少安是家里的长子,必须承担家里的责任。所以他没有怎么读过书,把机会留给了少平和兰香。

他也不能像少平可以很纯粹的去爱晓霞那样去爱润叶。父亲年事已高,家里的农活他要管。姐姐兰花的不幸,姐夫的游手好闲他也要管。少平的人生道路,他也要去指引。作为生产队长,他还要带领乡亲们改变贫困的家庭面貌。

他每天想的就是怎样让家里人吃饱,怎样让生活好起来。而对于深深爱着的润叶,他也不想让她跟着自己吃苦。对于未来,他既充满希望,也有点迷茫,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承担一切,让润叶接受家里的安排就是对她最大的爱。

平淡归真

当李向前出了车祸,润叶才慢慢的接受了现实,不再抗争,面对了爱她爱得不能自拔的男人。即使向前自暴自弃,她也不再不闻不问,给予了最大的安慰与鼓励。

当秀莲得知自己活不久时,特意邀请润叶来家里做客并说了自己想要让润叶再次选择少安。而少安知道后也是十分生气。

少安与润叶都明白,现实的生活已经在彼此心中难以割舍。而美好的爱情之所以还能够美好,那是因为埋在心中更加圣洁。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繁华落尽,平淡归真。

愿你我都能如愿以偿。


扁羽


孙少安为何不娶田润叶?婚姻和爱情,终究不是一回事

01

无数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平凡的世界”。无论是前路暗淡还是生活迷茫,耳畔总有一个声音响起:你总是要继续向前走去。路遥《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动人之处,在于他笔下的那些人物,如此朴实,正如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任何人。

无数读者在震撼之余落泪,这本书是一面镜子,映照了无数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生命各个阶段不同的迷茫、欣喜、困惑以及在命运之前的无奈和心酸。

本书的主角人物孙氏兄弟之一的孙少安,是最先被我们熟知或者说让人产生好感的人物。

他今年才二十三岁,没吃过几顿好饭,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度过一天快活的日子,更不能像别人一样甜蜜地接受女人的抚爱……

在他昂扬向上,不断挣扎的一生中,最让人深刻印象的便是他的感情和婚姻。

少年时期,孙少安和田润叶从小青梅竹马的感情如同一个男版的灰姑娘童话。田润叶的父亲是双水村的书记,伯伯是县长。在书中,她是名门大家闺秀,是一种权利和阶级的代表。然而孙少安,只是作为农村草根阶层出身的典型,没有家庭背景支撑的他甚至失去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

粗俗地讲,这是一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爱情故事。孙少安希望做一只青蛙,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少年初恋一般美好的情感,却从未想过要吃天鹅肉。

02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的家庭负担让他过早地变得成熟而理性。

不是他不想跳出农门,而是条件决不允许。孙少安的理性,藏匿着对自己近乎苛刻的残酷,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在强大的理性面前,他选择抛下年少纯真的初恋,润叶绝对不能成为他孙少安幸福相伴的妻子。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太过浪漫,也太过荒谬。润叶并不理解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对于爱情的退避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润叶的大胆暗示和表白,带给少安的没有欣喜而是一种求而不得的痛苦和焦虑。他只有一而再,再而三的逃避,以此消解他们年少纯真的爱情。

少安的理性,饱含了太多一个关于农村少年想爱不敢爱,渴望去爱却爱不起的卑微。

孙少安对爱情关乎两个家庭而非两个个体的现实问题也表现得通透。当润叶心心念念和心爱的人朝夕相对、憧憬未来时,他早一步看穿她所误以为的幸福开端实际上更是父辈之间矛盾升级的危机,所有的一厢情愿都有可能造成有朝一日鱼死网破的悲剧。

在彼此之间的伤害还未扩大,两个家庭之间的纷争还没有终极上演之前,他亲自掐灭了这焖燃的爱情火焰。

人生最不畅快之事,莫过于爱而不可得。爱情终究是一杯苦酒。他进城和润叶吃了一顿饭,那顿饭,可谓酸甜苦辣,如骨鲠在喉。

03

孙少安并不将爱情作为人生的重头戏。若爱情之于他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光彩,他倒也可以接受自己平凡一生便罢。人们或多或少在骨子里都带着对某些东西的执着和信念,有的是对富贵,有的是对爱情,而孙少安则是对家庭。

作为家中长子,他深知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

从孙少安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清晰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且能够得到什么的人。

罗曼蒂克的爱情,于孙少安是消受不起的。他面临的婚后生活是继续扶持那千疮百孔的穷家薄业,牺牲自己的很多东西为未经世事的弟妹以后的人生尽可能地铺路搭桥。

孙少安的毅然放手,并且很快选择了门当户对之下更适合组建一个家庭的秀莲。,在家庭责任面前,他充分表现出了作为一个男人的果敢与担。可怜那个对他倾心不已的润叶姑娘,反而无复可托之人。

和孙少安相比,田润叶始终没有走出自我的局限性。于她而言,婚姻和爱情是两者并存,是水和土一般的存在。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没有生命的,这是田润叶一直以来的自我暗示。

没有品尝到人间的艰难疾苦的润叶对爱情,是罗曼蒂克的精神需求和满足。所以她的爱是轻松的、浪漫的,这样过于理想化的爱情,于现实的婚姻而言,其实是一种负担。

婚姻和爱情,终究不是一回事。

04

路遥在书中这样谈论婚姻和爱情的关系:爱情,应该真正建立在现实生活坚实的基础上,否则,它就是在活生生的生活之树上盛开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在家人的介绍下,孙少安千里迢迢到山西去娶一个虽然不需要支付彩礼却没有见过面的姑娘。他是如此坦然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少安和秀莲的婚姻并没有基于深厚的感情基础,但是婚后的幸福圆满证明他做出了最合适的选择。

孙少安失去了青春的爱情,但收获了成熟的婚姻。失去爱情的伤痛也渐渐被婚姻的温情抚平。

他的感情存在遗憾,但是他对遗憾的态度是把他放在心里,使之升华为记忆里的艳阳天以驱散人生的阴霾。当一段感情不能被成全之后,他便怀着一份温暖去纪念,而不是非要去求一个结果,两败俱伤。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