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盟(锡盟、中国马都)

简介

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盟。锡林郭勒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距首都北京640千米,距首府呼和浩特620千米,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区。地处东经115°13′~117°06′,北纬43°02′~44°52′之间。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公里。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总面积203000平方千米,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截至2014年,锡林郭勒盟辖2市、9旗、1县、1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常住人口为105.16万人(2017年),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23个少数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区。

2018年,锡林郭勒盟地区生产总值(GDP)较2017年增长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2016年9月,锡林郭勒盟入选“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之一。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行政图

行政区划分

锡林郭勒盟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个县级市、1个县、9个旗,分别是锡林浩特市、二连浩特市、多伦县、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镶黄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此外还有乌拉盖管理区1个管理区、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开发区。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驻锡林浩特市锡林大街。

二连浩特市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位于自治区正北部,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两市相距4.5公里,东临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西、南与苏尼特右旗毗邻。距锡林浩特市360公里、呼和浩特市390公里、北京690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距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14公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7623公里,边境线长72.3公里,是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是国家和自治区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是最接近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从北京经二连浩特到莫斯科比经滨洲线近1140公里)。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区域划分

地理位置及其环境

位置境域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距首都北京640千米,距首府呼和浩特620千米,既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沿,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区。地处东经115°13′~117°06′,北纬43°02′~44°52′之间。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098千米。南邻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西连乌兰察布市,东接赤峰市、兴安盟和通辽市,总面203000平方千米,是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地带,具有对外贯通欧亚、区内连接东西、北开南联的重要作用。

气候特征

锡林郭勒盟属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风大、干旱、寒冷。年平均气温0~3℃, 结冰期长达5个月,寒冷期长达7个月,1月气温最低,平均-20℃,为华北最冷的地区之一。7月气温最高,平均21℃。年较差为35~42℃,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2.4℃,日较差平均为12~16℃。平均降雨量295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大降水量628毫米(太仆寺旗1959年),最小降水量83毫米(二连浩特市1966年),降雨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每年11-3月平均降雪总量8~15毫米,1977年10月26~29日降雪总量达36~48毫米,降雪中心达5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下,蒸发量在1500~2700毫米之间,由东向西递增。二连市最大蒸发量达到3150毫米(1963年)。蒸发量最大值出现在5~6月份。年日照时数为2800~3200小时,日照率64~73%,无霜期110~130天。

地形地貌

锡林郭勒盟是一个以高平原为主体,兼有多种地貌的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东、南部多低山丘陵,盆地错落其间,为大兴安岭向西和阴山山脉向东延伸的余脉。西、北部地形平坦,零星分布一些低山丘陵和熔岩台地,为高原草场。海拔在800~1800米之间。最高山峰为古如格苏乌拉山峰,海拔1957米。浑善达克沙地又称小腾格里沙地,由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40~100公里。属半固定沙地。

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区,亘于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东部和南部,成为锡盟与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的分界线。乌拉盖盆地又称索林淖尔盆地,位于东乌珠穆沁旗中南部和西乌珠穆沁旗中北部。乌珠穆沁波状高平原主要分布于东乌旗与西乌旗北部、锡林浩特市中北部和阿巴嘎旗东部。

阿巴嘎旗火山熔岩台地,南抵浑善达克沙地北缘,东以锡林河为界,西至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北至巴龙马格隆丘陵地。苏尼特层状高平原,在地貌上隶属于乌兰察布高原。包括苏尼特左旗大部和苏尼特右旗朱日河以北的大部地区。

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区,包括太仆寺旗全部、多伦县大部、正镶白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正蓝旗南部地区。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

截至2016年,锡林郭勒盟野生动物资源有,一类保护动物:梅花鹿、盘羊、斑羚、丹顶鹤、白枕鹤。二类保护动物:马鹿、驼鹿、猞猁、天鹅、细嘴松鸡、鸳鸯。三类保护动物:雪兔、鹅喉羚羊、白鼬、伶鼬、黑琴鸡、大鸨、花屋榛鸡、灰鹤和各种猛禽。

锡林郭勒盟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黄羊、狍子、野猪、獾子、麝鼠、狼、红狐、沙狐、香鼬、狸子、蒙古野兔等,飞禽有鸿雁、野鸭、环颈雉鸡、石鸡、斑翅山鹑、沙鸡、百灵鸟等。

锡林郭勒盟鱼种主要有鲫鱼、华子鱼、鲤鱼、草鱼和泥鳅等。

野生植物

截至2016年,锡林郭勒盟野生种子植物达1200多种,其中饲用植物671种,可栽培植物60多种,可供药用植物400多种,油料科植物50余种,树木18种。经济植物有黄芪、防风、柴胡、知母、麻黄、甘草、黄岑等400多种药用材,成为中国主要中草药的生产基地之一。还有蘑菇、发菜、蕨菜、黄花等多种食用植物都是名贵菜肴。还有重要的农业原料芦苇,在锡林郭勒盟有大面积分布。

水资源

锡林郭勒盟主要河流20条,大小湖泊1363个,其中淡水湖672个。分为三大水系。南部正蓝旗、多伦县境内的滦河水系,中部的呼尔查干诺尔水系,东北部的乌拉盖水系。

锡林郭勒盟水资源总量为34.93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08亿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30.23亿立方米/年,基流量4.38亿立方米/年。水资源可利用量19.7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99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开采量16.34亿立方米/年。

除生活、生态、农业用水外,在保证率97%的前提下,可提供农业用水3.1亿立方米/年。

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5座,总库容4.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座,即乌拉盖水库和西山湾水库,总库容348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450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21座,总库容44.3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16年,锡林郭勒盟已发现矿种8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30余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碱探明储量分别为1393亿吨、1.8亿吨和4500万吨。煤炭资源尤为丰富,境内有百余个含煤盆地,探明及预测储量1883亿吨;褐煤总储量在全国居第一位。铁、铜、铅、锌、钨、金、银、锗等金属矿储量也相当可观。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煤炭

风景名胜

锡林郭勒盟因地域辽阔和景点分布等因素,分中部、南部和北部三个旅游区。

中部旅游区

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包括西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东乌珠穆沁旗和乌拉盖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锡林浩特市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景区(点)可进入性强。该区域自然旅游资源以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风光为主,是盟内草原保持最原始状态的部分;人文旅游资源以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的贝子庙和蒙元文化园为代表,蒙古族民俗风情保留较完整,亦是搏克健将的摇篮、民族服饰之都、蒙古长调之乡和游牧文化之源。

著名的旅游观光景区(点)有:锡林九曲度假村、平顶山奇观、白音锡勒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灰腾锡勒天然植物园、扎格斯台淖尔(天然湖)、英纯血马场、北京知青所立的“第二故乡”石、贝子庙、白音查干敖包、乌珠穆沁游牧部落、蒙古汗城、游牧文化保护区、成吉思宝格都乌拉、蒙元文化园、乌里雅斯太度假村和牧人之家等20余处。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南部旅游区

以正蓝旗、多伦县为核心,包括太仆寺旗、镶黄旗和正镶白旗在内,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区,直线距离仅180公里。该区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景区(点)可进入性强。人文旅游资源以蒙元文化、清代商业文化和察哈尔部落民俗风情为主。这里蒙元文化底蕴深厚,渊源流长。金代的侍郎城遗址、元代的上都城遗址、清朝的皇家御马场和塞外商业古城多伦诺尔均在这片古老神奇的草原上。自然资源以典型草原和素有花园沙地之称的浑善达克沙地景观为主。

著名的旅游观光景区(点)有:元上都遗址、金莲川草原、忽必烈夏宫、汇宗寺、南沙梁景区、山西会馆、滦河源头漂流、成吉思汗度假村、洪格尔高勒和汗海日罕山等20余处。

北部旅游区

以著名的边境口岸城市二连浩特市为核心,包括苏尼特左旗和苏尼特右旗在内。二连浩特市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3个沿边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我国通往欧亚大陆的最大陆路口岸,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商贸、旅游、加工和陆港为一体的综合性口岸城市。与二连浩特市隔界相望的是蒙古国对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扎门乌德。该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完善,景区(点)可进入性强。旅游资源以边境口岸、古人类遗迹和恐龙石盆地、蒙古国异国风情和半荒漠草原为依托。

著名的旅游观光区(点)有:恐龙博物馆、国门与界碑、中蒙交易市场一条街、蒙古国扎门乌德一日游、洪格尔岩画群和宝德尔楚鲁石林、玄石坡与立马峰、赛汉塔拉旅游娱乐园等。同时还可观赏到难得一见的苏尼特草原“金驼”,专供北京“东来顺”的苏尼特羊肉。境外旅游还可领略蒙古国与俄罗斯的异域风情。

国门

旧国门始建于1984年,中蒙边界设有357号双立界碑。2003年,357号界碑完成使命成为历史遗迹。815号大型花岗岩双立同号界碑于2003年08月15日替代了原357号混凝土界碑。新国门于2003年破土动工,2005年投入使用。新国门横跨铁路双轨,跨度39m,高22.5m,长70.39m。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国门

界碑

界碑是二连浩特重要的旅游景点。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界碑

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

二连浩特恐龙遗址公园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的评审,正式成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二连浩特恐龙遗址公园位于市区东北9㎞处的额仁诺尔盐池一带,是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

伊林驿站博物馆

伊林驿站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二连市区东北9公里处,占地约1600平方米,是张家口—二连—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古“茶叶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遗存。伊林驿站设于清嘉庆25年(公元1820年)。“伊林”为蒙语,汉语意为“纪元、初始”。二连市伊林驿站博物馆正是对此遗址的复原建设。


中国马都锡林郭勒盟

伊林驿站博物馆

特色饮食

锡林郭勒盟特色饮食主要有:烤全羊、手扒肉、血肠、羊背子、涮羊肉、炒米、鲜奶(苏)、白油、黄油、奶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阿尔查、阿如勒)、奶渣(楚拉)、黄油渣(楚其给)、奶茶、酸奶、马奶酒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