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孩子說我不和你玩了時,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正確引導孩子?

蔣光登


別人家孩子不和寶寶玩耍了,我會對寶寶說:“走嘍,媽媽和爸爸陪你玩。”


因為要保護孩子的自我意識,培養獨立思考與處理事情的能力;同時,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增強面對挫折的自信心。


1、自我意識萌芽時期,先讓孩子自己思考處理問題


小孩子與小孩子玩耍,多數情況下是因為玩具,或者學著大人說話做事時的語氣,而說出氣話“我不和你玩了”之類的話。

然而,往往沒過幾分鐘,就又屁顛屁顛的湊在一起,玩得不亦樂呼。

這是孩子自己我意識形成的重要階段,都是以自我為主心,去思考問題,更不會記仇,注意力轉移之後,還是好夥伴。

所以小孩子與小孩子之間的問題,爸爸媽媽們可以嘗試著,讓他們自己解決就行了。

你可以問問寶寶,要不要去找某某小朋友玩之類的,用溫暖的語氣,徵求孩子的意見,間接的鍛鍊孩子判斷選擇的能力。

2、遇到挫折時,幫寶寶建立自信

如果沒能像第1點中說的那樣,小朋友們沒有和好,自己的孩子被涼在那裡了。

請家長一定不要只在旁邊看著,等孩子自己解決,而是走過去,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

如果孩子說:“某某小朋友因為玩具,不和我玩了。”孩子表現很委屈的心理活動。對他而言,短暫的失去小夥伴,在心理上是個小小的打擊。

這時家長就要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認真快樂的對孩子說:“沒關係,有媽媽和爸爸陪著寶寶玩,永遠陪著寶寶玩,好不好啊?”

在孩子做選擇的時候,家長拿出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或者將孩子帶到其他地方,與孩子共同探索大自然,從而能夠快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幫孩子從委屈的心理中走出來。

通過樣的事,孩子內心會逐漸累積安全感。往近了說,別的小朋友不陪他玩,往遠了說,日後長大了,遇到挫折,只要還有爸爸媽媽在,一樣會充滿自信的去面對。


END:楊楊爸親子驛站,專注親子教育與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研究。


楊楊爸親子驛站


我是一個二寶媽媽,我家大寶今年6歲,他也經常問我這個問題。在幼兒園回來,他會跟我說,今天誰誰誰說不跟他玩了。又或者在小區裡,其他小孩子也會說不和新加入的他玩,他也會非常不開心的說,別人不跟我玩了。作為父母的我們如果沒有好好的引導孩子,這會給孩子帶了非常不好的影響,不是對孩子說,他不跟你玩,你也不跟他玩,這樣簡單的一句話是沒辦法給孩子帶來解決辦法。如何引導孩子就顯得非常的重要了。

同樣的問題,不同家長的解決方法

1.追問型家長

有些家長會不停追問孩子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他不和你玩呢?
你自己想想,有沒有做什麼別人不高興的事情?


2.不在乎型家長

對孩子說,他不和你玩,你也不和他玩好了,有什麼了不起的!


3.真空型家長

家長壓根不知道孩子的夥伴關係是如何的,發生了問題,孩子也不知道如何告訴家長。

孩子人際交往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我們得明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的處理方式也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覺得,孩子只要生活在幼兒園、學校這樣的集體環境中,就能自然而然地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但事實真的沒這麼簡單。實際上,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前一階段的堅實基礎,後一階段就很難得到良好發展。


第一個階段,是3-4歲這一段時間。

此時,孩子們往往是通過分享食物和玩具來跟對方建立關係。這一階段,也是孩子物權意識的發展時期,他們非常看重自己的物品,並且不希望受到別人的侵犯。他們對於隨意拿自己東西的孩子,會有著本能的排斥,反之,兩個孩子常常能友善相處。所以,教會孩子尊重對方,就會為他們的人際交往打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作為父母,在這一階段也可以根據孩子的交際特點,為孩子準備一些食物和玩具,引導他們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讓他們體會一起玩耍的愉快,但一定是要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基礎上。
第二階段,是4-5歲這一段時間。
此時,孩子會發現,即使沒有了食物和玩具,有些朋友之間還是會保持著很好的關係,而他和這些朋友之間往往擁有一些相同的東西,比如共同的愛好或者彼此喜歡。他們慢慢就會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志趣相投、彼此關愛、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此時,他們還不能很好的把控這樣的關係,常常會出現控制和被控制的關係,他們之間就會產生糾紛,導致遊戲時不歡而散。
這時候,如果大人能把自由還給孩子,不參與進他們的紛爭,他們逐漸就會開始建立規則,開始進入一種更加和諧的交往狀態。

第三階段,是5-6歲的時候。

此時,孩子們會更樂於在規則中活動,而這,是孩子自發的行為。至此,孩子便成功地度過了人際交往敏感期,結束了一對一的交往,進入了三四人一組的交往中,並且在選擇朋友上有了明顯的精神傾向。這一階段的順利度過,會為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奠定重要的基礎。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1、共情孩子的感受,接納孩子的情緒

首先蹲下來和孩子在一個水平線,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視孩子。從心理角度講,家長蹲下來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覺媽媽是和我在一起的。其次並沒有責罵孩子而是輕輕的擁抱和愛撫,讓孩子的情緒有一個發洩的渠道,先不管孩子做的對還是錯,讓孩子知道媽媽是喜歡我是愛我的,我此時是安全的是被接納的。
再次和孩子有身體接觸,理解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很多時候當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孩子就願意和你一起處理問題,為什麼有的孩子家長越管孩子越不聽話,是因為我們管的越多,孩子越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就如同第一個孩子一樣,不願意和媽媽說事情的發生經過 ,應該媽媽已經有了處理方法讓自己道歉,那麼在他們心中父母不再是他們的靠山和避風港。

2、幫孩子梳理事情發生的過程

讓孩子有說話的權利,還原事情的過程,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的和長輩和同齡孩子相處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對有錯,對的我們就繼續堅持,錯的就慢慢改正,成長總是會伴隨著磕磕碰碰滴。

家長要讓孩子有表達自己觀點的權利,有自己還原事情的能力,等孩子說出來我們再一起幫助孩子分析,而不是像第一位家長一樣,不問青紅皂白讓孩子第一時間先道歉,這樣孩子肯定會和你決裂的,不願意和你一起共事。


3、和孩子一起想解決問題的辦法

把權利下放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成長很有幫助。家長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越俎代庖,替孩子解決問題,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這樣做好,那樣做不好等等。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試錯的過程,如果我們把所有的錯誤渠道到堵上,孩子也體會不到探索的樂趣了。


家長正確、恰當的引導在孩子矛盾關係的處理中是非常重要的,積極的回應孩子,當孩子鑽牛角尖,家長可以從旁協助的,但不要完全包攬,避免孩子出現依賴的心理,以後更難自己處理問題。


80後談二胎


你好,我是夏與橙,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家孩子現在快三歲了,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每次去小區裡的公園玩,一開始還和別人家孩子玩得好好的,可玩不了多久,別人家的孩子就會說,我不和你玩了。我觀察了下,一般都是因為搶玩具、或者因為玩一個東西的時候,意見不一致。作為父母,我覺得可以這樣正確引導孩子。

製造共情:

當他說不和你玩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難過呢 ?我一般會這樣問我家孩子,我家孩子一開始會覺得無所謂,或者說我很生氣,我不難過。這都沒關係,無論孩子怎樣回答,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產生一種共情,別人不和他玩,他是什麼感受。

分析原因:

當孩子說出他生氣、或者難過等,可以幫助孩子還原事實,到底發生了什麼,分析一下原因。有時候小朋友之間其實沒什麼特別具體的原因,這個時候就可以讓他冷靜冷靜,然後讓他自己去想明白,不一定非要他說出個所以然來。

提供方法:

我看到很多家長遇到這種問題一般會說,不和你玩就不和你玩,我們找別人去玩,其實這樣最不好了。我一般會說,如果小朋友不和你玩,那麼你可以做些什麼,讓小朋友重新和你玩呢?比如,你可以表現得更友好?比如,你可以不要去推人家或者搶人家的東西?比如,你可以說話更有禮貌等等。

總結:我覺得正確的引導就是讓孩子明白其發生了什麼,然後可以採取哪些方法,讓孩子能更好的與人相處 。而不是避開這個問題,或者引導孩子去另找其它小朋友玩。


夏與橙的育兒手記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卻無法干涉別人的孩子。

我們需要讓自己的孩子內心強大,懂得保護自己,不容易受到別人傷害。



關於這個問題,前幾天孩子剛給我“上了一課”。

她問我“媽媽,你知道什麼是控制別人嗎?”

我說我不知道,她就繪聲繪色給我舉例子:

“如果有兩個同學,小明和小紅,小明拿了一個玩具,小紅想玩兒,她必須徵得小明同意,小明如果不同意的話,小紅就不能玩兒。

這時候小紅不玩兒了走開就行,因為好玩兒的東西有很多,她可以找別人玩兒。

如果小紅很生氣,對小明說,我以後再也不跟你玩兒了,那麼她就是想要控制別人,這是不對的”

我相信我姑娘已經內化吸收了其中的邏輯,如果碰到別的孩子這麼對待她,她應該很容易釋然,甚至反擊:“你不要想要控制我”

平時在家裡如果我讓她做什麼的時候 她也經常會說“你為什麼總是想要控制我”

對此,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孩子不再是我們的附屬品,她已經漸漸變成一個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我姑娘五歲半,上的是蒙氏幼兒園,園長是學心理學出身,老師會給孩子上心理課和沙盤課。

關於孩子的教育,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學校,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大家可以考察下,老師是不是真正懂教育,善於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而不是靠權威去管教孩子。

我一直對孩子最大的關注點不是學了什麼,而是身心健康,事實證明,內在整合完好內心強大的孩子,學習能力完全不成問題,各方面都會表現優異。



育兒路上,需要不斷成長,學習各種知識,對自己也是一場修行,父母只有多方面學習,才能遊刃有餘的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碰到的種種問題。


媽媽深呼吸


寶媽你好,我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當時我家寶貝在幼兒園跟他玩的好的幾個小朋友玩動畫片裡的角色扮演,其中有一個好朋友因為請了幾天假所以沒有她的角色。等她來了幼兒園想加入的時候,我家寶貝說,角色已經分配好了,沒有你的角色了,你不能玩了。由於對方是女孩,心思比較敏感,她就以為是好朋友們都不跟她玩了,那幾天很沮喪,放了學也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我不知道情況,因為他們平時放學都會一起在院裡玩的,那天看她沒跟大家一起玩,就喊她跟大家去玩啊。但是她很委屈地說我兒子說不和她一起玩。她媽媽也告訴我是我兒子說不和她玩了。我也很吃驚,跟她媽媽溝通了一下,然後把兒子叫過來問了一下,才明白原來兒子不是說不跟她一起玩,而是他們在幼兒園扮演的角色沒有她的了,兒子告訴她不能玩那個遊戲了,但是她理解成不和她一起玩了。所以不敢再跟大家一起玩。

我聽完讓兒子把他的意思跟小姑娘解釋了一遍,又讓兒子跟她說了對不起,解開小姑娘的心結。兒子還跟她說:“我們一起去玩吧。”然後這個小姑娘又高高興興的跟大家一起去玩了。真的是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們跟小姑娘解釋了半天也沒用,兒子一句話立刻把事情解決了。

有時候我們說小孩子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但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有限的,有時候也需要家長之間溝通一下,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如果家長之間沒法溝通的話,就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很多朋友,不是每個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朋友的,就像你可以跟A成為好朋友,也可以跟B成為好朋友,同樣A和B也可以成為好朋友,如果他們暫時不想跟你玩了,你還可以選擇C做你的好朋友。就像有時候你也可能不想跟A玩了,那你可以選B或者C玩,這些都沒關係的。所以不必去在意。給你推薦個繪本《好朋友 》就是講兩個好朋友之間吵架了怎麼處理。可以給寶寶看一下。跟大家分享育兒經驗,我是麒媽,喜歡我的可以關注我。


麒媽說寶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不知道你家孩子幾歲?印象中我小時候,經常和好朋友說不和你玩了,過幾天后,我們又會和好如初,關係更加親密。

別家小朋友不和孩子玩

大寶三年級的時候,經常和我們溝通,說班上的同學不和他玩了,他心情不好。這說明孩子很在意那個朋友。首先接受孩子的情緒。應該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他是你的好朋友,不和你玩的了,你心情不好(看情況擁抱孩子)。能告訴媽媽你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切記不要直接責怪孩子,怪他是不是做什麼惹了朋友)?孩子說的時間,儘量不要去打斷他。認真傾聽,然後告訴孩子,引導孩子換位思考,如果孩子是那位朋友會怎麼做?然後引導孩子怎麼處理這件事,等兩天各自冷靜下,還是找朋友解個心結。最後再告訴孩子:媽媽相信你,能自己處理好這件事。

陪孩子親子閱讀

大寶最大的優點就是喜歡看書,這都是小時候堅持親子閱讀的結果。喜歡看書的孩子,一定不會差到哪裡去。二寶現在5歲,我基本每晚都會陪他看書,有時候沒空,他自己也拿本書看很久。陪孩子親子閱讀,不僅能增加親子關係,而且書中的很多道理,孩子更好的吸收。比如孩子如何與人相處,朋友之間要相互包容。如何感恩及為人處事等。像這些道理,你給孩子講一大堆,都不如親子故事更能加深孩子的記憶。也因為我一直堅持親子閱讀,兩個孩子都特別懂事很好帶。

父母學習親子課程

父母很偉大,也有點可怕。不用學習考證,能直接上崗,僅有的一點經驗也是從父母那裡學來。所以我們要學習親子課程或者多看親子書。大寶四年級時我們經常矛盾,後來通過學習後,我才知道孩子的很多問題,關鍵都在父母的引導。以前的我是負能量,經常嘮叨打擊責罵孩子。現在我做孩子的榜樣,引導、表揚、傾聽、鼓勵孩子。孩子才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讓我們看到自身的很多問題。也因為父母的學習,孩子和自己都會越來越優秀。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音頻親子課程和中醫育兒方法,有需要的請關注私信。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書霞育兒說


我家大寶經常喜歡說這句話:哼,我不跟你玩了。我家孩子小時候姥姥帶樓下玩,認識好多孩子,現在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如果樓下沒有他們一個幼兒園的,她就主動找她以前小夥伴玩。如果他們同一個幼兒園的孩子也在樓下,那這時候以前的小夥伴找她玩,她就說:我不跟你玩了。……………………………………………………但是不到一會,可能因為某個遊戲或者玩具,大家有一起玩了。有時候我也會告訴她,你們從小就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才好玩。不然下次你幼兒園的小朋友不在時候,我也讓你以前的小夥伴不跟你玩了。……………………………………………………小孩子是能聽進去話的,有時候只是隨口一說,她說的時候自己都不知道後果。不一會自己又去找人家玩了。



嘟寶媽


不請自來。

我前幾天和老公同學出去吃飯,大寶看到三個小男孩,兩個男孩比我家大寶大,六七歲,小的兩歲左右。大寶幾次跟著他們後面玩,但兩個大孩子不願意,老公把大寶抱回來,罵了大寶一句。大寶是挺固執的孩子,越不讓他做什麼,他就越做什麼。

大寶還是跟著他們,想和他們玩。我聽到其中一個男孩幾次說:“你看,都說不讓他跟著了,那個傻X還是跟著我們……”後面說得真的很難聽,他們父母就在桌邊還是談笑風生,吃著自己的飯,什麼也沒說。我很火大,上前說了句:“小孩子不要罵人。”沒想到他們家父母還是默不吭聲。我看到大寶懵懂渴望的眼神,突然火氣一下子下去了。我發覺火氣除了給自己和大寶帶來影響外,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我把大寶抱過來,告訴他:你想和兩個哥哥和弟弟玩,可以先問問哥哥要不要一起?他們願意你就可以和他們玩,如果不願意就自己和弟弟玩,他們不認識你,所以有權利拒絕你,就像你有個玩具很喜歡,不願意讓弟弟玩拒絕弟弟一樣。大寶若有所思後就和弟弟一起玩了起來。

我沒有告訴大寶兩個哥哥罵他,我也不知道大寶知道不知道,因為家裡幼兒園都沒有碰到那樣罵人的,不過無論怎樣,我知道以前看的聽的育兒知識真的起了作用。

孩子世界是單純的,成人的世界複雜,但不可否認,男孩子和男人一樣,很多時候都是不打不相識。我們不能因一時的話,或者一時的相交去看一個人,瞭解全面才有權利評判。所以孩子遇到這樣的拒絕,我們要正面引導,不要去評判對方孩子如何。


風鈴許願者


這個問題在孩子之間很常見。我家大寶跟他的朋友幾乎每天都要說這句話。

我家大寶有個從小玩到大的玩伴,他們從一歲多就在一起玩耍了。這段時間他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很開心玩著玩著就吵起來了,吵到最後就開始說“哼,我不跟你玩了”。就在上個月大寶滿六歲了,然後他覺得是件很自豪的事就到處炫耀,當然也少不了跟他的好朋友炫耀他已經六歲了。而這個孩子是在10月份才滿6歲了的,看到大寶的自豪的樣子,小朋友也想要六歲了,跟他媽媽鬧他也要六歲了。而大寶就笑他“我已經6歲了,你沒有”然後兩個小傢伙就因為這個6歲吵了起來。最好小朋友放出話“哼,我不跟你玩了”大寶也回了這句話。就在我跟小朋友媽媽無奈的時候,他們又因為一個奧特曼玩具和好了。

孩子是心性善良的,他們不會因為一句話就真的不做朋友了。很多時候孩子是像我家大寶跟他朋友那樣的因為小小的意見不合說出口的話而已,轉身又和好了。

也有一些大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是帶著想法說出這樣的話的,可能下次就真的不一起玩了。對於這種情況家長怎麼開導孩子呢?

先跟孩子解釋為什麼別的孩子不願意跟他玩,是因為他們玩的方法不適合,還是其他原因。家長要幫孩子分析好原因然後告訴孩子,也可以善意的謊言告訴孩子等長大了就可以跟他們一起玩了。引導孩子去結識更多新朋友,不要因為這一次就難過,還有那麼多的好朋友可以玩。孩子之間的矛盾,作為家長一定不能參與其中,除非情節嚴重的另外。





全職寶媽小包


關於孩子之間的事,分享一下我家女兒是怎麼處理的。

四歲的時候吧,孩子們在玩,鬧矛盾了一個說不跟我女兒玩了。我還沒說話呢,女兒說:明天她就忘記了,又會找我玩的。

是的,明天她真的還會和她玩。

現在一年級了,這樣的事時常發生,都不會影響她的心情。她知道明天還會是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