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为什么都使用汽油机,而不是柴油机,不是柴油机更省油吗?柴油也更便宜?

cod2008123


如果bba suv车型里柴油车。我会选择柴油机的!简单的说一下,柴油机优点。动力强、低转高扭、能耗低、安全。缺点就是噪音,排挡,自重。


A深山猎人1


和你说一个事实。在国外,尤其是欧洲这些国家,基本满大街的家用车都是柴油版的。不管是奔驰宝马奥迪,他们都有柴油版的,是不是觉得很神奇的。

的确,柴油车更加省油,对于小轿车来说,一箱油轻轻松松就可以跑1000公里,而且柴油比92的汽油还便宜很多,这都是事实。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对于柴油车这么不友好呢?


第一,柴油发动机噪音很大,我们中国人买车喜欢安静的,因为我们的车代表的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要满足我们的身份体现,所以发动机声音大,我们都会觉得很丢脸,而且柴油车觉得不上档次。

第二,很多大城市都对柴油车不友好,甚至不能上牌,这是政策的原因,这里就做说明了。


第三,我们国家的柴油质量不是很好,很多车的发动机都经受不起我们国家的柴油,尤其是一些家用小轿车,基本时间一长就会有发动机故障的可能,车企没必要冒这种风险,背这个锅。


C位车道


这个问题问得好。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确的是为什么我国的家用车不使用柴油车。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柴油车占有率却超过汽油车。下面我们来分析下。

之所以欧洲人喜欢柴油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一些高速不限速,驾驶员可以尽情享受速度与激情,而柴油车起步时的动力要比汽油车暴力一些。同等排量前提下,柴油车的扭矩要比汽油车大很多。例如3.0L的汽油机宝马X5车型的扭矩为400牛米,而同样排量的柴油机X5车型扭矩为560牛米。当然,尽管柴油车在功率上没有汽油车大,但是爆发力来看柴油车还是很有优势的。因此,欧洲人选择柴油车来感受动力带来的快感更直接。

但这个前提是欧洲的柴油品质远好于国内的柴油品质,在国内,柴油的质量差众所周知。因此,在国内开柴油车远远达不到欧洲柴油车的动力。当然,尽管柴油车在国内也比汽油车动力强,但是另外一个原因也让柴油车在国内无法普及,那就是柴油供应问题

我国柴油车较少,除了大货车以外很少有柴油的轿车和SUV车型,在各地的加油站也经常遇到柴油供应不足、限量销售等问题。尤其是在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时需要加更低标号的柴油。遇到季节变化的时候,经常加不到适合天气变化后的柴油,这对于柴油车主来说就十分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也正是由于很多地区柴油的供应不足,使得很多人不愿意购买柴油车,柴油车很少也反而促使加油站不提供足够的柴油,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而很多欧洲人另一个选择柴油车的原因是因为柴油车相对省油,经济性比较好。通常情况下,柴油车的油耗要比汽油车更低,且价格也会更便宜。这样对于喜欢算计生活成本的欧洲人当然更喜欢柴油车。如今像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人均收入不如瑞士、德国,2000-3500欧元左右的月薪比较常见,而对于很注重旅行以及享受生活的欧洲人来说,用车的成本当然是越少越好,因此柴油车当然也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国人不愿意选择柴油车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柴油发动机的噪音相比汽油车更大,震动也相对更大。

由于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更大,以及内油品问题,因此造成的震动也相对汽油机来说更大。有些挑剔的国人对于某些双离合变速器的微小顿挫感都揪住不放,那么柴油发动机相对更大的噪音和震动感估计更是难以接受,因此,很多类似于“处女座”的消费者不买柴油车更是情有可原了。

而欧洲人对于车的性能或许比较在意,而柴油车稍大的噪音与用车成本以及良好的动力相比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小问题,因此,对于欧洲人来说汽油车稍小的震动噪音远不如省下来的钱去喝一杯咖啡更有吸引力。

总而言之,不论是柴油车相对较大的震动,还是柴油的供应以及油品的问题,都让柴油车在国内很难广泛普及,其实无论什么车型都是使用感受以及成本上优点远大于缺点才会成为主流,国内柴油车数量稀少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需要消费者以及柴油质量都有改变才行,所以欧洲人买柴油车有他们充分的理由,我们就不要简单地和他们比较了吧。

所以说,如果想要柴油车普及开来,需要从油品、供应渠道以及政策上的支持才可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我是车界平头哥,一个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汽车人。


车界平头哥


小汽车也有使用柴油发动机的。例如捷达。大众生产的柴油捷达于2010年正式停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排放问题,柴油捷达排放标准只能做到国三排放的标准。所以环保标准制约了柴油车的发展,如果提高排放,发动机必须要改进,成本会大幅度增加。这类经济型轿车对成本非常敏感。相信驾驶过柴油捷达的朋友们都有印象:省油、动力足。百公里油耗不会超过5升,二十年前就可以取得今天油电混动汽车的效果,也足以证明了柴油机的强大。


大众在欧洲还有很多采用柴油机的车型,之前排放作弊门主角就是采用柴油机的汽车。也是因为排放不达标的原因,做了一段程序专门欺骗排放监测设备,最终被揭穿。这也说明柴油机排放问题很难解决或者解决成本过高。

柴油机的特点是扭矩大,热效率高、能耗低。缺点是体积大、笨重、转速低、噪音大、震动大。因为柴油机是压燃式点火,压缩比高所以燃烧噪音大,压缩比高燃烧快零件负荷高、运动件例如活塞曲轴成受力比较高、工作惯性更大如果高速运转会导致发动机寿命非常短,所以柴油机的转速都很低,很少有超过3500转的车型,所以这类车型前半段提速表现还可以,但后半段过了3000转以后动力下降,后劲不足,极速不如汽油机,虽然国内限行120km/h,但是特殊情况下车速会超过120km/h的,这时候你踩油门会发现车子提速缓慢、发动机转速升高慢或者定在某个转速任你怎么加油也不会提升。



国内对柴油机的印象就是低端机。目前只有皮卡大范围采用,要知道皮卡是纳入货车管理范畴内的。长城的H6也采用过柴油机(绿静),路虎旗下也有才有柴油发动机的车型(美规),其他车辆很少见到柴油款。目前柴油机也已经进入电喷时代,其复杂程度与汽油机不相上下,除了点火系统之外,当前的电喷柴油机各种电器设备与汽油机等同。



因此当下的柴油机也是比较娇贵的,对油品质量依赖度很高,为了排放达标还要燃烧尿素。而国内柴油油品质量偏低,电喷套件价格不菲,燃油不达标那么电喷套件寿命会大大缩短,而烧尿素也是一件麻烦事,用车成本也大大增加。
有时候柴油供应会成问题,柴油供应紧张时,加油站都被货车霸占,家用车加油难上加难。种种原因导致柴油发动机在国内很难大面积使用,驾驶感受差、震动感强、冬季水温速度上升慢、暖风不热、北方高寒地区启动需要预热或者需要放入暖库,远远不如汽油车方便。因此以柴油机为动力的轿车\\SUV,国内是越来越少了!


水墨丹青一世情


首先,不是小车都使用汽油发动机,而是我国汽车市场的小车在使用,因为将柴油发动机运用在乘用车领域,这早已不是什么高科技。恰恰相反的是,柴油发动机在欧美、日韩等这些拥有汽车自主设计生产能力的国家,柴油发动机的乘用车还是非常普及的。

实际上,在我国的汽车市场也曾出现过使用柴油发动机的轿车,那就是大众捷达。这款车算得上是国内出现过的唯一一款柴油发动机轿车,但此车在2010年后被迫停产,究其原因,销量可能是一方面,当时所谓的排放污染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此外,在长城汽车集团的车型里,他们的SUV-H5也在使用的柴油发动机,而且截止到目前H5依旧在更新换代,处于在售状态。

另外,现在皮卡车已经被划入乘用车范畴,且皮卡车几乎都是采用的柴油发动机,但皮卡车在我国相对MPV、轿车以及SUV而言,普及率还是太低,且基本属于载重拉货的用途,所以本文就不把皮卡车与私家车相提并论了。

关于柴油发动机,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柴油高压泵的作用下,柴油在气缸内的雾化程度要比汽油更加充分。在活塞进行压缩冲程的过程中,当活塞抵达气缸上止点位置时,在柴油发动机高压缩比的作用下,被压缩的空气会具有高温、高压强的特点,在这个条件下柴油就会因此燃点低的特性而产生燃烧,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压燃式点火”。

但柴油在气缸内部被压燃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多个燃烧源,而且这些燃烧源的燃烧位置是很难控制的,因此燃烧源所产生的能量爆炸就会对气缸缸体带来冲击。

由于用于乘用车领域的发动机自身体积有限,它不可能像卡车、货车那样可以直接通过增大缸体厚度和体积,依靠缸体自身的重量来抵消燃油燃烧时的能量冲击力,因此乘用车上的柴油发动机如果没点真本事,发动机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抖动,这将直接影响你的乘坐舒适度。

所以人们以前对于柴油发动机车容易出现明显抖动的印象,就是来源于此,而且这个观念直到现在,依旧在影响着消费者对于柴油发动机乘用车的看法。比如像长城的H5,虽然已经多次更新换代,但它的柴油发动机和欧美、日韩国家的柴油发动机比起来,抖动幅度依旧较为明显。

至于柴油发动机更省油,这是因为柴油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热能会远大于汽油,此外,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也要远大于汽油发动机,柴油的燃烧效率和燃烧充分性也要高于汽油。

一般来说,乘用车的汽油发动机压缩比是在8-11:1之间,能到马自达这种13或者14:1的汽油发动机相当少,但就算是能达到马自达的汽油发动机这样高的压缩比,那它也没有达到柴油发动机压缩比的最低下限,且依旧相差甚远。

因此柴油发动机它不需要像汽油发动机那样,通过拉高发动机的转速的方式,来获得足够的动力输出,因此柴油发动机往往都是低转速的发动机。不过有人会说柴油发动机在低转速下扭矩输出大,起步和低速时有劲,但在高速时的再加速能力就要比汽油发动机逊色不少。

关于这个问题,壹车热评觉得其实并不全面。因为从工作原理上来讲,柴油发动机不仅它的低速扭矩输出比汽油发动机大,它的最大扭矩输出的转速范围,也要比汽油发动机更宽。

之所以我们会觉得柴油发动机的高速扭矩输出,可能不像汽油发动机那样有明显的变化,主要还是在与车企对于车型用途和运动性能的设计和调校。譬如像卡车、货车、皮卡车等这类载重汽车 ,它们的主要用途是拉重物,因此在发动机的设计调校上,低转速阶段的扭矩输出性能就显得更加重要,至于高速行驶的需求就自然会被削减。

另外像美系的柴油发动机乘用车,他们的造车理念在于低转速且大扭矩的输出,驾驶更偏激情一些,因此他们的柴油发动机的高速再加速性能调校,就不同于日本那些小巧、轻质的汽车。所以不同发动机对于转速和扭矩之间的配合,主要还通过车企对于消费者不同的用车需求,以及车企对车型的运动定位,而采取的不同形式设计和调校。

不过虽然国外在流行使用柴油发动机的乘用车,但柴油发动机它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缺点却让人觉得比较头疼,而且在全球节能减排的趋势下,柴油发动机的这个缺点所带来的各方面成本,也直接影响着各大车企的进一步研发,那就是它的排放问题。

相比起欧洲和日本,虽然世界上的很多柴油发动机乘用车都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人自己也承认,想要解决柴油发动机尾气里所含的微粒和烟雾问题,技术难度是非常大的,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将会是巨大的。

而且由于柴油燃烧后所排放尾气,很难通过使用三元催化器内的化学反应,控制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含量和成分,因此以欧美国家相当严格的排放标准来衡量,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当然,柴油发动机的排放污染还不止刚才说到的那一些,还有譬如硫排放污染、冷启动时的油气浓度过高所带来的黑烟污染等等,虽然这些污染很多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抑制,但想要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污染,车企就需要投入很大的研发成本。而乘用车由于自身的车身体积要比载重汽车小很多,可容车企设计和安装的空间有限,因此乘用车不可能像载重汽车那样外挂一些辅助设备。

所以车企如果想要解决柴油发动机的排放问题,唯有在有限的空间内,在柴油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尾气排放系统方面去进行优化,而想要达到很严格的排放标准,那这方面的难度就要远高于汽油发动机。

综上所述,虽然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具有更省油,动力更强劲等优势,但柴油发动机的生产制造,以及对排放污染的控制等方面的难度,对于乘用车来说是非常考验车企硬实力的体现。

所以在这方面,以我们国产车企目前的水平来说,想在柴油发动机乘用车领域有所发展,明显是不现实的,而且随着全球对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的控制趋势,新能源汽车早晚将要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因此现在就更不可能有国产车企会花大力气,去研发柴油发动机在乘用车领域方面的发展。


壹车热评


如果关注汽车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欧洲柴油车比汽油车的数量多得多,柴油车的比例超过60%,如果具体到SUV车型,柴油车的比例更是超过80%。但是在国内,情况却截然不同,国内柴油车的比例不足1%!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天壤之别的差距呢?很多回答把原因归结到油品问题,甚至还有说柴油车噪音大振动大的,拜托,不懂别误导群众好吗?

不是油品而是油价

很多人说国内的油品问题是导致柴油车比例少的原因,理由就是柴油车对油品的要求更高,那为什么美国柴油车也少?也是因为油品?其实两桶油的柴油油品没有那么差,部分城市已经达到国V水平。真正制约国内柴油车发展的是油价。

国内的油价基本和汽油相当,比92号汽油稍微便宜几毛钱,比89号汽油的价格更高。美国的柴油价格甚至比汽油更贵,而在欧洲呢?汽油1.59美元/公升,柴油1.39美元/公升,大约比汽油便宜八分之一。再加上柴油车的油耗要比汽油车低20%左右,所以柴油车明显更经济。

国内经常闹柴油荒

有人问了,柴油车油耗低,算起来在国内开柴油车还是更便宜啊,但是你也得有地加去啊,没见各地冬天经常闹柴油荒吗?两桶油实际上也是产柴油的,但是柴油在我国是战略物资,首先要供应军事机械、工程机械、农用机械、重型卡车,分到乘用车的柴油还有多少?说白了,在我国柴油供给家用车的优先级太低。

柴油车抖动大噪音大?

很多人都觉得柴油车抖动大噪音大,你们的想法是停留在拖拉机突突突冒黑烟的时代吗?真的开过柴油车吗?真的有去认真了解过现在的柴油车吗?我们都不说柴油机的强者标致、宝马、奔驰、奥迪等车型,我们看国产哈弗H9柴油版。时速60公里时,噪音51.7分贝,时速120公里时,噪音63.4分贝,这噪音真的比汽油车高?

更何况在柴油车发展历史悠久的德国,柴油机的技术实力更强,你以为抖动大噪音大,根本不影响正常使用。

国家政策导向

柴油车其实具有很多的优势,除了油耗低以外,扭矩大、发动机的维护成本低、柴油机更耐用,也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欧洲一些国家早早确立了柴油机发展优先的技术路线,也诞生了标致这样的在柴油机领域技术积累非常雄厚的车企,在柴油机上拥有很高的技术积累,能够用柴油机实现欧V排放标准。

但是中国则不一样,首先就在柴油机上的技术积累难以和欧洲媲美。其次在技术路线上与欧洲不同,中国走的是插电混动和纯电路线,政策上对于这些车型给予扶持,而柴油车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所以说国内柴油车的占比较低是和国情有关的,柴油价格高、柴油加油难、缺乏家用车柴油机技术积累、缺乏国家政策鼓励等原因是柴油车难以兴起的关键原因。


老司机侃侃车儿


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更加精密,

压缩比比汽油机高很多!

所以制造成本也更高,

售价也比汽油发动机高,

另外,国内柴油品质很一般,

柴油车年审比较难,

其实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更加环保♻️,

每天货轮、轻卡、重卡、坦克、发电机组、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等,要消耗大量的柴油,

所以,即使柴油机更加有力、更加省钱,ZF也不可能普及民用柴油乘用车的,因为一旦民用柴油乘用车大量普及的话,工程机械、货轮、农用机械等柴油供应会很紧张,甚至加不到油,假如一旦局势紧张,军队动力柴油会很紧张,柴油毕竟属于战略物资!所以,要考虑汽油、柴油平衡供应,否则将出现汽油卖不掉、柴油不够用的尴尬局面


董歌


由于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许多重大的工程需要重卡,所以柴油也会比较紧俏,而石油提炼汽油和柴油的比例是有限的,所以最开始的柴油大部分都分给了重卡等车型。久而久之,汽油车就成为了国内市场的主流。

柴油发动机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扭矩高、油耗低等,缺点体积重量大、振动噪声大、技术标准高等。还有一点是在车用发动机方面要达到相同综合效果,柴油机在制造、维护保养方面技术要求要高很多。

如果把柴油机装在轿车上,除要选比汽油机标准高得多的柴油机外还要在减震、隔音方面比汽油机投入更多的成本才能达到相同效果。在维护保养方面,油泵、油咀的检查、调试、校验的投入比汽油机高很多。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杂讯大;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

因为噪音大工作平稳性不够,没有在轿车上采用,我国批量生产的轿车只有捷达采用TDI柴油车,相比较柴油车市场占有率较低,配件价格比汽油机配件高许多,国内柴油油品质量差,容易造成发动机故障,所以整体上维修成本比较高。

综上所述,就是为什么选择汽油发动机的原因了。


小白牵着风筝跑


柴油发动机采取的是压燃的方式,相较于汽油发动机的点燃方式,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比,所以理论上来说柴油发动机的燃油效率会更高,也就是在相同的动力输出下,会更省油一些。


但市场需求向来是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柴油机理论上多出的一点优势并不能决定它的市场命运。

据调查,2013-2018年中国车用柴油机产销量情况如下:

1. 2013年:产量356万台、销量358万台;

2. 2014年:产量320万台、销量323万台;

3. 2015年:产量256万台、销量257万台;

4. 2016年:产量297万台、销量388万台;

5. 2017年:产量357万台、销量358万台;

6. 2018年:产量256万台、销量267万台。


这个数据对比每年几千万辆的汽油机,完全是小巫见大巫。当然并不是说乘用车不适合使用柴油车,看看欧洲市场就知道了,即便2018年欧洲柴油汽车销量大幅下滑,是2001年以来最低水平,但柴油汽车依然占到了欧洲汽车市场的35%。

换一个角度看,2018年大众集团整体销量1083万台,43%是由柴油车贡献,比2017年还提升了5%,且整个柴油车销量中占比较高的是私家车。


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柴油车发展的土壤,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油品问题:中国的油品确实不太好,相比于汽油机,柴油机更吃油品。

2. 噪音问题:相比于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噪音控制要更难一些。这是因为柴油机的压缩比高,而且燃油在缸体内燃烧可能会发生在做功冲程的任意阶段,所以它产生的噪音和抖动都也很大。而中国市场对这方面又很是看中,所以不受各企业的青睐就不奇怪了。


3. 体积和重量:由于柴油机压缩比很高,导致需要很高的结构强度,所以一般柴油机的重量和体积会更大一些。

4. 政策导向:因为资源原因,大部分柴油都进了重卡、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的油箱。

5. 观念原因:常年以来,柴油机给人的印象是冒黑烟、污染环境、噪声大、震动大,只有笨重的商用车才会使用它。没有用户认可的土壤,柴油车想要发展就很难了。


东拉西车


大家好,欢迎来到远方观世界,种类关注买车、用车、保养和车评,我会每天不定时更新,喜欢的话别忘了关注我。


小汽车为什么都使用汽油机,而不是柴油机,不是柴油机更省油吗?柴油也更便宜?这个问题范围不够明确,前面应该加上我国。因为西方很多发达国家车辆柴油发动机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甚至像德国和英国这些地区柴油版车辆的拥有率已经超过了汽油版。但是在我国,柴油发动机的家用轿车还是寥寥无几,即便出现了柴油版的小汽车,销量也是少的可怜,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且听我慢慢分析。

基本国情决定

大家都知道,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数得着的军事大国,军方使用的汽车、卡车、坦克、轮船等机械都是以柴油为主要燃料,所以柴油可以说是战略物资。虽然柴油和汽油的产量基本相当,但是军方消耗的柴油占绝大多数,所以可供民用的柴油不如汽油充足。

柴油版车子噪音和震动较明显

柴油的燃烧点远远低于汽油,所以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不同,它是没有火花塞和点火线圈的。柴油通过缸体压缩产生热量自动燃烧做工,柴油燃烧时的爆震比汽油燃烧时的爆震更加明显,所以在柴油机发动的时候震动和噪音都比汽油机大。这让很多对柴油版发动机有所了解的消费者产生了柴油版是低端车的错觉,然而市场是普遍的柴油版车子比汽油版稍微贵一些,试问花更多的前谁愿意买低端车呢。


柴油版发动机成本更高,车企得不偿失

由于柴油是通过增加压强来点燃柴油,所以发动机气缸的做工行程普遍比汽油发动机长,所以发动机本省需要承载的压力就要加大。为了承受更大的压力,柴油版发动机在缸体材质和加工工艺上都要更胜一筹,那么其自身的制造成本相应的会加大。而如今我国汽车销量拼价格的市场氛围下,选择制造柴欧版汽车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各个车企的柴油版量产车少之又少。

柴油版汽车销量低

刚才已经说了,柴油版发汽车由于很多原因产量很少,车型更少,甚至车型比例不足10%,那么可供消费者选择的车型更是少之又少。一辆车无论是什么品牌、什么车型,只要是市场保有量少的可怜,那么其收购服务和维修保养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如果是我,我也不会选择车型单一、售后繁琐、保养麻烦的这么一款车,这就是柴油版汽车销量低的原因之一。试问有哪个车企会不顾大方向,选择很有可能销量非常低的车型生产呢。


柴油受环境影响较大

柴油与汽油不同,柴油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温度更为明显。汽油发动机只要工况良好,无论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还是闷热的南方地区都能顺利点火,但是发动机则不然,如果是在零下十几度的北方地区,很有可能进行多次点火都不成功,美其名曰“冻死了”。所以在北方地区很多加油站都有0#柴油、-10#柴油等,而且经常会有缺油的现象,对柴油汽车的车主影响比较大,没有油的汽车就相当于废铁。

环保问题

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我国的柴油里面含有蜡,在燃烧的时候容易产生颗粒状排放物,这在以环境保护为首位的大环境下是不可取的,所以面对我国日益严苛的环境保护要求,柴油发动机表示一个脑袋两个大。


油品问题导致后期维修保养成本加高

并不是说柴油发动机的质量差,而是说我国的柴油油品相对较差,会导致发动机后期故障率增高,尤其是电喷版柴油发动机故障率高的吓人,积碳问题、堵塞问题、无法启动问题等,很多购买柴油版车辆的消费者都已经后悔,不是因为柴油版开起来不行,而是维修频率太高。

其实柴油车的优点还有很多,比如说扭矩大、油耗低、瞬间提速能力高等,但是种种的原因使得柴油版汽车在我国一直没能得到发展,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希望通过后期的改进可以慢慢增加柴油版汽车的车型。好了,我是远方观世界,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留言讨论,喜欢的话别忘了点赞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