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癌晚期已經無藥可救?不要著急,一切都還來得及

每個人都會有惰性,當我們無法克服懶惰的時候,它也就變成了一種病。

這兩天一直想寫一篇文章來記錄新來的城市,可是每當我提起筆,我就開始畏懼。我為自己找著藉口,我總是把這件事情無限的向後拖延,歸根結底這樣的情況不就是我懶嗎。懶不僅是一種惡習,在我看來更像是一種病,在不知不覺間腐蝕著我們的肉體與靈魂,當我們察覺的時候,早已病至晚期。

那我們應該怎樣去克服自己的惰性呢?

懶癌晚期已經無藥可救?不要著急,一切都還來得及

一,設置短期目標

為什麼我們會一直拖延下去,一件事情一直做不完,這跟我們的目標設定有關。比如當你需要做一件事情,但是當你看不到它進度條的時候,你就會變得懈怠,並且身上的惰性也會隨之出現,看到這件事情時就會變得心煩意亂,總覺得遙遙無期。這樣的情況出現是很正常的,每個人都會有,而當我們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這一切也就不攻自破。

比如寫一篇文章,你需要分為幾個部分來寫,但是讓你一次性寫完,你肯定是有困難的,那為什麼不可以花幾次來寫完呢?今天先寫好開頭,明天再寫核心內容,最後再把結尾和總體的連貫性解決。一個讓你頭大的問題,就可以輕鬆解決,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的解決我們的惰性,我們切割目標,分步完成,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懶癌晚期已經無藥可救?不要著急,一切都還來得及

有的人會問,那我們一直這樣切割,那做事情的效率不就降低了嗎?其實不然,這是我們前期不熟悉的時候,需要設定的目標,當我們習慣以後,可以這樣的目標適當放大。比如同樣還是寫一篇文章,這次我們依然分為三個部分來寫,但是我們把一開始的時間設定變得更短,定為一天的工作量,再重複同樣的步驟,你會發現我們也是可以完成目標的。而且我們的工作量是不變的,步驟也是不變的,只是我們改變了以前的設定。

通過切割目標,可以有效的緩解我們的惰性,當我們可以看到進度條的時候,我們也就多了些動力,也就有了去完成的慾望。

懶癌晚期已經無藥可救?不要著急,一切都還來得及

二,尋找自我督促對象

很多時候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還是很難克服這個問題的,就像上面說的,我們切割了目標,但是我們連這個小的目標都懶得去做,這種情況又該怎麼做呢?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外界的力量,舉個例子,我們以前上學的時候,當我們在學校的時候作業能夠按時完成,但是當我們回家以後作業往往不能按時完成這是為何?因為在學校我們有老師的強制性要求,有時間的規定,這些外力就是我們的助力,我們的惰性也可以在外力的幫助下得到解決。

這些道理我們都是懂的,但是為什麼至今都沒有克服自己的自己的惰性呢?當我們步入社會,我們不可能像孩子一樣需要別人的監督,需要老師來逼著做。

懶癌晚期已經無藥可救?不要著急,一切都還來得及

成年人有自己的想法,那我們可以自己設定一個虛擬的督促對象,這個人可以是你的競爭的對手,可以是你暗戀的對象,同時也可以是你的學習榜樣。他們有一個共同點能夠讓你產生動力,而你的動力就是解決的惰性的根本所在。

當這兩者兼備的時候,我們就一定可以戒除自己的惰性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這些方法的前提都是要運用於實踐當中。我們知道了怎麼做,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去堅持做,我們的習慣與我們長期的生活方式有關,為什麼會越來越懶,拖沓成性,這就是根本原因。

本文所介紹的這些方法,也是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辦法,通過長期的堅持,讓好的習慣替代掉之前無所事事懶惰的壞習慣。當我們有一天,可以不用在外界的督促下,實現自我管理,能夠獨立完成自己在這個社會的責任,那我們的惰性其實也就不復存在。

懶癌晚期已經無藥可救?不要著急,一切都還來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