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漢文帝劉恆之母薄姬是個怎樣的人?

一個人的歷史


薄姬,是漢高祖劉邦的嬪妃、漢文帝劉恆的母親。在秦朝時期,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與關郡的薄氏私通,生下薄姬。歷史上對於薄姬並沒有具體姓名的記載,在秦朝,私通畢竟是大罪,更何況還生下孩子,這可能是薄姬沒有留下具體姓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薄姬長大之後,其母魏媼將她送入魏王的宮殿,想要奪取寵愛。但當時魏王魏豹的宮殿里美女如雲,薄姬又如何讓魏王一眼相中呢?於是薄姬的親戚們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買通相士,說薄姬生的孩子一定是未來的帝王。薄姬順利進入魏宮之後,果然憑這一傳言獲得了魏豹的恩寵。

當時漢高祖劉邦與西楚霸王項羽正處於對峙時期,老實說,那時候,誰也不知道這天下是屬於誰的。那時魏豹原本是站在劉邦陣營,但魏豹聽說薄姬生的兒子將來將會成為帝王,於是心裡一想:自己的兒子是帝王,那自己以後不就也是帝王嗎?那還幫劉邦幹嘛?於是,魏豹腦袋一抽,手一拍,就說:老子要單幹!當然,後果可想而知,魏豹單幹之後,首先就惹怒了劉邦,劉邦一發火,馬上就讓曹參等人滅了魏豹。可憐的魏豹就這樣當了炮灰。


不過這也是魏豹咎由自取,相士確實說薄姬的兒子能當皇上,可沒說是你魏豹的兒子呀。在魏豹被殺之後,魏宮好看的嬪妃都被劉邦拉去充了後宮,其中就包括薄姬。 薄姬入宮之後,並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事情的轉機在一年之後,薄姬的好朋友管夫人和趙子兒被劉邦寵幸的時候,二人談起薄姬,想起以前三人許下有福同享的誓言,二人都嘲笑薄姬從前獨得魏王恩寵,現在卻落得如此境地,但劉邦並沒有嘲笑,反而有點同情這個女子。

不久,劉邦便去寵幸了薄姬,也就是那一晚,薄姬懷上了孩子,那孩子即後來的漢文帝劉恆。在那之後,劉邦便將薄姬忘的一乾二淨,留下薄姬母子艱難度日。後來劉邦死後,呂雉大權在握,將曾經得到劉邦喜愛的嬪妃都趕盡殺絕,例如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手段及其殘忍,幸好薄姬極少被劉邦召見,才逃過此劫。之後,薄姬便帶劉恆前往封地代國,在那安慰度日。


代國的條件雖然艱苦,但好在母子同心。在劉恆很小的時候,薄姬便教導他要節儉,勤勞,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劉恆勤於政事,關心百姓,代國的實力也越來越強。當時,呂雉專政,為了讓呂家的人得到皇權,肆意亂殺劉氏子弟,不僅如此,還將呂家的女兒們嫁給劉氏子弟,表面聯姻,實為監視。當年跟隨劉邦打天下的漢朝老臣們,例如陳平、周勃等,也被呂雉弄的驚心膽顫,生怕一不小心人頭落地。

在劉氏子弟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時,傳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呂雉病死了!隨後,陳平周勃等人平定呂后家族之後,權衡利弊,便決定將劉恆迎回宮中為王。就這樣,原本與皇位基本沒有關係的劉恆,卻陰差陽錯的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而薄姬也被封為了太后。


薄姬這一生,最有成就的事情,便是培育出了一位極其出色的兒子,劉恆在位期間,勤於朝政,大力發展生產,百姓們安居樂業,與兒子劉啟,一起創造了著名的“文景之治”。不僅如此,漢文帝劉恆還是著名的孝子,薄姬生病時,劉恆親自嘗藥,然後餵給母親喝。不得不說,薄姬從小小的嬪妃一路成為尊貴的太后,也是擁有常人難以擁有的意志的。


夏目歷史君


薄姬:江蘇蘇州人,漢高祖劉邦的妃子。縱觀薄姬的一生,幸運一直伴隨著她。

薄姬本是本市秦國人博生與魏國宗室之女魏韞的女兒。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衛韞希望自己的女兒在戰亂時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將薄姬送入魏國宮中,嫁給跟隨項羽起義的魏國宗室魏豹為妾。

魏豹被劉邦消滅後,後宮中的佳麗全部被抓入漢宮做奴婢,薄姬也在其中。就這樣薄姬就成了劉邦的後宮中的一員。

劉邦一向好色,因此他的後宮從來不缺美人。薄姬在其中就非常尷尬了,她既沒有戚夫人的美貌,也沒有皇后呂雉的聰明智慧。因此她在後宮中的日子過得非常淒涼。



有一天,劉邦偶然聽到自己的兩個女子在嘲笑薄姬,說她當年在魏國中非常受寵,現在在漢宮中卻連劉邦的面也見不到。劉邦很是感慨,俠義心腸大起,很同情這個姑娘。當天晚上就點了薄姬侍寢。任誰也沒有想到,僅僅這一夜,薄姬就懷上了劉邦的骨肉,生下了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取名劉恆。

薄姬的一生總是始終充滿幸運,劉邦去世後,劉恆被封為代王,薄姬被封為王太后。跟著自己的兒子遷到封地生活去了,過了一段時間幸福的日子。

呂后病逝以後,朝中的大臣們打擊外戚另選天子,性格寬厚的劉恆幸運中選,於是薄姬又成為了皇太后,達到了自己人生的巔峰。

她的晚年過得非常幸福,劉恆對她非常孝順。後宮的妃子們對她也十分尊敬孝順。

薄姬的人生大致可以分為進漢宮之前和進漢宮之後。進漢宮之前,她的人生基本平淡無奇。進漢宮後,她就開始了幸運的人生。

但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幸運,如果一個人的一生都很幸運,那她一定有著別人所沒有的能力。薄姬也是如此,劉邦去世後,呂雉對劉邦的後宮幾乎進行了一場血洗。劉邦身上最寵愛的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都被殺死。薄姬和他的兒子劉恆卻得以全身而退,這說明薄姬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子!


沉香輕語


能在心狠手辣的呂雉眼下安然生活,是該說薄姬真的就如歷史上所描述的那樣,與世無爭?還是該說她深藏不露呢?



對薄姬最初的印象是在看《美人心計》的時候,歷史上記載,薄姬並不受劉邦的寵愛,有時候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至於能生下劉恆,也只是劉邦一時興起。可縱使這樣,呂后還是對有孩子的薄姬心生忌憚,所以便藉故召見薄姬,在談話的過程中呂后有意無意的試探薄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呂后設下的一個局,當然薄姬不是傻子自然也明白她的意思。於是當即從自己頭上拔下一個簪子刺向自己的臉,原本劉邦就不喜歡薄姬,這容貌毀了之後不就更沒有得到寵愛的希望了嗎?然後薄姬又向呂后保證會向劉邦請求帶著自己的兒子離開宮中,如此,薄姬也算是消散了呂后對自己的殺心,躲過了一劫。


不過,歷史上薄姬的是在劉邦駕崩後,跟隨兒子去代國的,並被呂雉授予代國太后的稱號,可見電視劇中的情節並非屬實。儘管這樣,但電視劇中的形象還是歷史上的薄姬有著性格上的相似之處。在劉邦死後,他的很多妃子非死即傷,一個個都被呂雉整的不死不活,但偏偏薄姬卻是個例外。

  • 薄姬是一個能伸能屈之人。

嫁給劉邦之前,薄姬曾做過威豹的妾室,身世不好的她本就沒有太多選擇的權利,不過她也沒有因此而自怨自艾,相反,在後來威豹因背叛劉邦被殺害之時,她也因此受累被送進宮中織布的工坊,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那裡做著奴婢之事。對於一個享受過榮華富貴的人來說,再次吃苦往往很難讓人接受,但薄姬卻安靜的做著自己份內的事。甚至直到後來,薄姬為劉邦生下劉恆之時再度被冷落也沒有絲毫怨言,不爭不鬧,安安靜靜的過著自己的日子,亦或者是韜光養晦……



  • 薄姬是一個寵辱不驚之人。

據史料記載,薄姬的母親將薄姬送進魏王宮中之時,還曾到當時著名的女神相許負那裡算過薄姬的命。許負雖然是一介女子,但是精通相術,也多次為王公貴族算命且預言很靈驗,凡事她開口算出的十有八九都會成為事實,所以在古代很有名氣。據說,許負預測到薄姬將生下天子。這句話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僅薄姬第一任丈夫威豹對其深信不疑,就連劉邦也很好奇她的存在。不過,薄姬本人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卻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還是一如既往的過著自己的生活,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


  • 薄姬是一個既聰慧又幸運的人。

說她聰慧是因為她懂得什麼時候該爭什麼時候該忍。她身處劉邦後宮的那段時間,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境況:皇帝不喜歡,沒有戚夫人那般的寵愛,也沒有呂后那般的身份,更沒有朝中大臣的支持。沒有權利沒有地位的她若是真的去爭了什麼,才會是最大的錯,正是因為知道,所以她安靜的過著自己田園般的生活,縱使毫無存在感。後來,呂雉死後,各方面的事情都對她和她的兒子有利,這時候也正是她爭的時候,不論是血緣,才能,還是其他,她的兒子都有。


說她幸運一是因為劉邦的不喜歡,再一個就是呂雉的信任。劉邦的不喜歡其實很簡單,她不漂亮,甚至很普通,本身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地方。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她才得以活命因為她不會給呂雉帶來威脅,也因為她們都是同病相憐之人。呂雉選擇相信她,主要還是因為她事事表現得淡然,無慾無求,讓人看不到她的半點野心,這就讓凡事都很戒備的呂雉對她慢慢放棄了警備。以至於後來劉邦死後,呂雉不僅沒有殺害他們,還賞賜封地,而對於其他人就沒有那麼多好心。


其實,就單從薄姬能培養出劉恆這麼優秀的兒子來看,她就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女人。


小姐姐講史


正史中,薄姬是漢高祖只寵幸過一次的嬪妃,也是中國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開端的漢文帝之母。其實就這麼簡單,但是下面要說說這個女人其實不簡單。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韓信擊敗後,薄姬被輸入漢王后宮織室,魏豹被殺後,薄姬被漢王召入後宮,但入宮一年多,仍然每天做著奴婢的活,不知道她心裡怎麼想的,反正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的堅強,從沒有叫苦,她的信念就是要堅強的活下去。

薄姬年少時,曾與管夫人和趙子兒兩個人是閨蜜,她們說過如果其中誰富貴了,都不要忘了其他兩個人。結果劉邦分別寵幸了管夫人和趙子兒,然而薄姬還在那兒洗衣服,並收到她倆的譏諷,但她也沒有怨言。後來劉邦知道後就將薄姬招入後宮一夜,成了劉邦的嬪妃。後來薄姬就誕下文帝劉恆,貴為太后,但她好像也不計那兩個閨蜜的仇(這會兒要換了呂雉,早把她倆剁了)。

話說薄姬真爭氣,才一次就懷上龍種了。

在劉恆做代王17年,呂后去世,眾大臣由於飽受外戚的迫害,決定要找一個賢德的太后,這時候就看出來薄姬的人品了,他不僅自己修為高,也把兒子教育的這麼好(話說漢文帝其實城府很深,只是表面看起來文弱,這裡不多講了,以後有機會慢慢講),開創了文景之治。

根據薄姬為人看,我覺得漢朝信奉黃老也不是沒有道理,我想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休養生息,國泰民安之象吧!


國內外簡史概述


歷史上的薄姬,可以說她不幸,也可以說她幸運。

先說不幸吧

薄姬在年少時,便被父親送給了“魏豹”,結果魏豹早忘,薄姬又被劉邦給看中了,把她納入了後宮後卻置之不理,知道薄姬的兩個姐妹提起薄姬才被漢高祖劉邦想起來,感情是被劉邦給忘了個一乾二淨。

受到劉邦的一次寵幸後又重新被冷落,直到劉邦病死去世也再未見過劉邦,稱得上是一個可憐的女子。

再說說幸運吧

劉邦臨幸她的那一次就直接中標懷孕了,而且生的還是個男嬰,俗話說母憑子貴,不出意外的話薄姬的這一輩子算是穩當了。

但劉邦病死後出現了“呂后亂政”的事件,很多劉邦的寵妃都被折磨的沒個人樣, 好比被呂后折磨致死的“戚夫人”。

而薄姬因為不受寵,反而得以保全自己,可以出宮恢復自由身。

本來吧,故事到了這裡就應該結束了,但是呢,呂后亂政失敗後,薄姬的兒子“劉恆”又撿了個漏,被劉氏宗親給共同推舉成了代王,而後更是成了皇帝,也就是“漢文帝”,薄姬也就這樣又搖身一變,爬上了皇室後宮的巔峰,成了薄太后,得以安享晚年。


見史簡談


西漢百年間,如果把所有皇帝按照能力排個名的話,漢文帝絕對可以排進前三,漢文帝的權謀手段絲毫不比當初他的父親漢高祖劉邦遜色多少,在政治鬥爭的某些方面甚至比劉邦的手段還要高超,漢文帝作為劉邦的兒子,本來是沒有什麼繼承權的。

劉邦在世的時候也不是很看重這個小傢伙,至於漢文帝的母親薄姬,劉邦更是看得很淡,一點都不重視,劉邦所重視的無非是呂后一派和戚夫人一派,至於薄姬這一對母子,由於他們為人相當低調,不管是劉邦還是呂后,都對他們無感。

這一點很重要,薄姬由於存在感低下,與兒子早早前往代地就藩,在漢初那極為激烈的政治鬥爭當中方能夠躲開呂氏一族的反攻倒算,以及朝中波雲詭譎的黨同伐異,這都是得益於薄姬實在太不引人注目了,否則按照呂氏一族在漢初的跋扈程度以及漢初複雜的政治鬥爭,恐怕漢文帝就要早早成為刀下亡魂了。

那麼薄姬究竟靠的是什麼才能讓所有人基本上都不能注意到自己呢?原來,是因為薄姬的出身非常低下。薄姬在漢帝國存在的時候僅僅是劉邦從戰俘當中挑選出來臨時侍奉自己的一個姬妾,這種地位的姬妾,劉邦有很多,如果薄姬不能一發入魂,誕下龍子,說不定被劉邦轉手送人乃至百年之後進行陪葬那都是很有可能的。

薄姬一開始作為六國貴族後裔,在秦末天下大亂之際被同為六國貴族後裔的魏王豹得到,魏王豹聽聞關於薄姬的民間術士的傳說——此女日後必然成為天子的母親。魏王豹感到很開心“如果我自己做了日後天子母親的丈夫,那以後生下的孩子又是一個天子,豈不意味著我以後可以做天子”。

於是魏王豹非常開心的納了薄姬,不過讓魏王豹很難過的是,他魏王豹不但沒有因為這個傳說而成為天子,反而連自己的腦袋都被劉邦給砍掉了,按照戰爭時期的慣例,勝利者可以分配失敗者的一切財產,於是劉邦從魏王豹的後宮裡挑選了一些能看得下去的美女進行寵幸,就這樣,薄姬迎來了劉邦的寵幸。

日後劉邦也就忘記了薄姬這茬事兒,至於薄姬,雖然得到的寵幸的次數屈指可數,可薄姬還是懷孕了,按日子推算,確實是劉邦的種,既然如此,薄姬就獲得了一個稍微與那些普通的侍妾身份不一樣的身份了,畢竟有了皇帝的孩子嘛。

至於曾經的術士胡扯的那個傳說,由於魏王豹的墳頭草已經那麼高了,包括薄姬自己都沒有當真,所以在劉邦晚年後宮爭奪繼承權殺得人頭滾滾時候,薄姬老老實實的不爭不搶,後來更是老老實實的陪兒子跑到代地去享福了。

然而代地卻不是什麼可以享福的好地方,那地兒很不太平,匈奴人經常入侵,每次入侵都要大掠四方,不過好在代地確實也窮,匈奴人往往都是路過順便再搶點東西,有些時候有些地方窮的連匈奴人都不忍心搶的太過火。

總之,在代地,薄姬依舊老老實實的和老老實實的八歲兒子代王一起過著老老實實的日子,至少比以前在漢宮之內天天提心吊膽要舒服得多。代王在代地發展了十五年,這十五年,薄姬的教育很厲害,在母親薄姬的言傳身教下慢慢養成了很多處理政務的好習慣,性格也越發成熟孝順。

有些時候命運是很奇妙的,薄姬不爭不搶,莫名其妙的太后的名頭就掉在她頭上、皇帝的稱號就掉到了兒子代王頭上,隨著呂后逝世,大臣們起來誅殺諸呂,由於代王名聲在劉邦還活著的兒子們,是那些諸王當中最好的,所以大臣們迎代王入主天下,成為了著名的漢文帝。


無筆


正史上漢文帝劉恆之母薄姬不是個簡單的人,她原本是魏王豹的妻子,後來魏王豹被劉邦攻滅,她因為貌美被劉邦納入了後宮。

可劉邦早已在亂花叢中迷了眼,根本沒記起還有薄姬這個人,因此一直沒有寵幸她。直到一年後薄姬才偶然得到了劉邦的寵幸,並且有了身孕,之後薄姬生下了以後的漢文帝劉恆。


薄姬是個懂得明哲保身之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從呂后手中逃生

劉邦死後,呂后執掌漢朝政權,那些曾和呂后爭寵的女人們全部都遭到了迫害,其中戚夫人的下場最慘。

而薄姬卻幸運的逃過了一劫,這其中一方面是因為她並不受寵,還有就是薄姬很識時務,她懂得利用手上的優勢,她明白以後是誰做主,因此她從不得罪呂后。

在呂后面前,薄姬把自己的態度放的很低,她既不去爭寵,也不為自己的兒子爭奪太子之位。而且在公開場合,薄姬一直對呂后十分尊敬。

如此一來,呂后也沒有把薄姬看成是一個威脅。因此在劉邦死後,薄姬很幸運的躲過了一次清洗,之後順利的和兒子代王劉恆前往封國。

在呂后去世之後,以陳平為首的大臣們一舉剷除了呂氏家族,之後又擁立代王劉恆為帝,而薄姬自然被尊為太后。


信奉道教,清心寡慾

在正史上,薄姬能從魏王豹的夫人,轉變成劉邦的姬妾,再到漢朝的薄太后,這一切只能說漢文帝劉恆之母薄姬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在漢朝剛剛建立時期,呂后和戚夫人之間的鬥爭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切薄姬都看在眼中。

薄姬信奉道教,喜歡一切都順其自然,從不與人強爭。當時劉邦為他的兒子們分封領地,沒人願意前往地處荒涼,而且隨時會面對匈奴入侵的代地,可是薄姬卻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受封代王。

她看似清心寡慾,實際上她比任何人看的都清楚,呂后的兒子肯定會登上皇位,而且呂后也肯定不會放過那些勢力龐大的諸侯王。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薄姬和他的兒子漢文帝劉恆才能逃過呂后的第二輪清洗。

漢文帝劉恆之所以能被擁立為皇帝,這也與當時劉邦的子嗣只剩下他一人有關,漢文帝的其他兄弟要麼已經病死,要麼被呂后殺害。



看到了這裡想必大家都能知道正史上的漢文帝劉恆之母薄姬是個怎樣的人了吧。


東方大史


薄姬是私生女,她的父親薄氏在秦朝時與以前魏國宗室之女魏媼私通後生下了她。秦末,天下大亂,魏豹自立為魏王,魏媼就將女兒薄姬送進了魏王宮中。魏媼曾帶薄姬到著名相士許負那裡看過相,許負說薄姬將來要生下天子。魏豹聽了心花怒放,當時他正跟隨劉邦,聽到許負的話後,想到自己將來貴為天子之父,是能做一番宏圖偉業的主。因而背叛了漢高祖,與項羽講和,以保存實力,希望在中立狀態中坐大,將來搞一番驚天動地事業。劉邦迅速派曹參等人滅了魏豹,將薄姬帶回宮中織布的工房。

漢高祖偶到織布工房中,見薄姬有姿色,便納入後宮。但入宮一年多,也沒有得到高祖的臨幸。薄姬以前與管夫人、趙子兒是好朋友,曾約定說:"我們三人,先顯貴的人不要忘記同伴。",這時管夫人、趙子兒已先後受到劉邦的寵幸。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漢高祖與管夫人和趙子兒兩位美女一起談笑,說起了當年與薄姬的盟約。劉邦聽後,就當即召見薄姬。薄姬說:"昨夜,我夢見蒼龍盤於我肚子上。",高祖說:"我為你圓夢吧!",僅一次臨幸,薄姬就懷孕了,後來生下兒子劉恆,以後劉邦很少召幸她了。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劉邦生前寵溺過的愛姬們,都被呂后幽禁了起來。而薄姬因為很少被漢高祖御幸的緣故,呂后對她網開一面,允許她跟隨兒子劉恆前往封地代國去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做代王劉恆的太后。薄姬的弟弟薄昭也跟隨姐姐到了代地。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長安功勳集團們以陳平,周勃為首剷除了諸呂及呂氏勢力,廢了後少帝。大臣們商議擁立新皇帝繼位,由於大家都痛恨外戚呂氏勢力強盛,差點給大漢帶來了傾覆之災;而薄姫孃家勢力單薄,又認為薄氏仁慈、寬厚、善良,所以迎回了代王劉恆,並立他做了皇帝,是為漢文帝。

薄姬順理成章地由王太后上位為皇太后,她弟弟薄昭也被封為軹侯。同年三月,薄姬建議立太子劉啟的母親竇漪房為皇后,孝順的漢文帝就立竇漪房為皇后。漢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57年),文帝去世,漢景帝劉啟即位,尊薄姬為太皇太后。漢景帝前元二年(公無前155年),薄姬去世,葬於南陵。依漢朝禮制,薄姬是姬妾,無法追諡為皇后,被稱為文帝太后,史書上多稱為“薄姬”。


希望星晨58298869


許負是秦漢時期著名的女相士,漢高祖劉邦因其預言十分靈驗,因而封其為“鳴雌侯”,是我國曆史上少有的女列侯之一。

薄姬年少時,其父薄氏就曾帶她到許負處看相,卜算女兒薄姬一生的命運,許負一算大驚,表示薄姬以後將會生下天子!

簿氏十分開心,便將薄姬帶入魏王的宮中,獻給魏豹為妻。魏豹聽說許負為薄姬算命一事,認為自己有天子命,便背叛劉邦,結果被劉邦擊敗抓獲。

薄姬也被送進劉邦宮中的織布工房。

後來劉邦見薄姬姿色不凡,遂封其為夫人,臨辛了薄姬,但其實薄姬並不太受寵,也是她命好,一次侍寢,就懷上了劉恆。

當時劉邦的宮中,呂后正如日中天一家獨大,而戚夫人也恃寵若嬌,成為呂后以外,最受寵的女人。

而如薄姬這樣的,就只能在閨房中苦等,暗自神傷。話說母憑子貴,後宮中的女子,誰不想自己的兒子能夠登上大寶之位?

戚夫人就是因為太過於執著,於是被呂后做成人彘,失敗而告終,沒多得帝位,還丟了性命。

薄姬本就不受寵愛,自知不是呂后與戚夫人的對手,因此處處小心翼翼,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劉恆能夠早點長大,有了封地就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

不爭,這是薄姬一貫堅持的事情。

卻沒想到,在呂后死後,諸呂被誅,命運之神真的將領她的身上,許負的話靈驗了。

劉恆真的當了皇帝。


Mr農村大姚


薄姬就是一個普通可憐的女人。

要是自己兒子不當皇帝,即使這個女人吃再多的苦、再有多麼離奇,都會淪為歷史長河中一粒沙子,悄悄的消失的無影無蹤。



薄姬是與別的女人相比很離奇的女人。

薄姬的母親就是戰國時期的那個魏國宗室之女,歷史上稱呼為魏媼。其實說白了,魏媼就是姓魏的老女人而已。魏媼這個女人也不簡單,在秦滅六國之後,魏媼與吳郡姓薄的男人自由戀愛,史書上說是私通,也就是現在結婚沒有登記而已,最後生下了薄姬。其實薄姬也不是這個女人的真名,姬有兩層含義:一種是漂亮的女人,另外一種就是別人的侍妾。總之,姬就是一種稱呼,薄姬就是姓薄的漂亮女人,後來嫁人了也是別人的侍妾。這說明當初薄姬母女的地位很低的,畢竟落魄的鳳凰不如雞,何況只是皇族一弱女子呢。

薄姬的離奇就是嫁了兩個男人。薄姬的父親據說不久就撒下薄姬母女二人嗝屁了,為了生存魏媼這個女人選擇了再婚。後來秦末天下大亂,六國貴族也乘著陳勝吳廣起義打出了反秦的口號。魏國貴族也魏豹自立為魏王,魏媼就將自己的女兒薄姬送進魏王宮中。在此之前,魏媼就領著女兒薄姬找當時的算命大師許負算命,許負就說薄姬將來貴不可言,將來生的兒子能夠當上皇帝。總之,魏豹不知道是因為這個女人漂亮,還是因為聽到了許負的箴言,就對薄姬很重視。後來楚漢爭霸中,魏豹在楚漢陣營中搖擺不定,先投靠劉邦,後投靠項羽。漢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韓信攻破魏國,魏豹兵敗受俘,被漢將周苛所殺;薄姬作為戰俘被送進宮中織布的工房。直到有一次,漢高祖劉邦經過織布工房中,看見薄姬,一時心動就順便納入後宮,不久之後就被忘記了。



薄姬算是屬於幸運的女人。

作為亂世生存的女人,結果嫁給了一個當時軍閥、諸侯王,免去了顛沛流離之苦。作為戰俘,結果被當時最高統治者看中,收入後宮,繼續免去勞役之苦。再被皇帝遺忘之後,最終因為曾經戰友管夫人和趙子兒兩位美人的提攜,被漢高祖劉邦臨幸;更厲害的是,兩人春風雨露一相逢之後,馬上就有了未來的漢文帝劉恆。

不過此後,劉邦再次選擇性遺忘了這位女人,以至於劉邦掛了、呂雉掌權之後,在清理劉邦後宮中的女人時候,因為同情薄姬的遭遇,估計同病相憐,就將這位女人與被封為代王的劉恆同時發往封地。而其他劉邦的女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被呂后強行與兒子們分開、被幽禁起來,甚至戚夫人被砍斷手腳、剜掉眼珠、燻聾耳朵、喝下啞藥,被她扔在窟室裹,稱為“人彘”。

同樣因為遠離了權利爭鬥的圈子,薄姬母子與朝中任何勢力都沒有瓜葛。在呂后玩完後,朝中元老開始清除呂氏勢力,甚至呂后時期擁立的皇帝少帝劉弘都被廢除,然後迎立代王劉恆為漢文帝。薄姬由曾經代王太后改稱為皇太后,其弟薄昭被封為軹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