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風味,全在陽臺


人間風味,全在陽臺

最好人人都有一個陽臺,冬天看雪,春天種花。寂靜時站在那裡,低頭看向街上,不與人言語,也覺得熱鬧。如果那一時刻是天晴氣爽,再仰頭看天時,會覺得好日子當下就是,又或者不遠了。

不管屋子多陰暗狹小,有了陽臺,就與世界聯繫上了。在屋子裡時,你蜷縮孤寂,無暇關注其他,你出來時,站在若即若離的高處,旁觀人間煙火。陽臺不像門,推開後就要匯入芸芸眾生,它是一個過渡帶,給你猶疑和準備的機會。街上香菸嫋嫋,婆婆佝僂身子出來傾倒煤渣,她再緩緩的,一節一節支起脊椎骨,直起身,要盡力摸摸那些衣服幹了沒,還沒,又佝僂回去,退回屋子裡了。早餐鋪門口架著油鍋,大師傅用大筷子,估摸著時間,翻個個兒,另一面已經油黃了,看見油餅油條將要好了的毛茸茸的小腦袋們,忍不住又往前湊了湊。如果你喜歡這種人間,沒有了遲疑,就會搓搓手,哈口氣,進房間穿好大衣,下樓,開門,毅然決然地走進當中去,是小陽臺給你了打量的窗口和判斷的時間。

人間風味,全在陽臺

冬去春來,春天的花應該開起來了,沒有院子的人家,就把陽臺當做花園,種點賞心悅目的東西,這不光是為了他自己工作疲勞,一眼放出去就能稍作靈魂上的歇息,也是為了讓過路人看到點什麼,看到他自己擅長且引以為豪的東西,我們應該將這種自信命名為“風景”,一座城市的基調,都是由這些小風景拼組的。

我在廣東時,經常見到有人家在陽臺上栽種三葉梅,開得好的,會像從天上垂掛下來的瀑布似的,夕陽的餘暉打照在玫紅色花瓣和碧綠色葉子上,使得它們都泛起了金色的漣漪,弄堂裡吹來一陣風,瀑布傾瀉,漣漪變成大波紋,老房子變成了一棵樹、一片森林,總之有了生命的韻動。

人間風味,全在陽臺

老城裡的陽臺除了用來侍養花花草草,還用來展現單純生活裡的鮮活滋味。晾曬魚乾臘肉還有內褲。它們分門別類連成串,在陽臺上蕩著。有人會在上面擇韭菜,有人會跌進椅子裡,一會兒翻書,一會兒看人,搖晃腦袋,嘆一嘆氣,體味他的人間風情。

我姥姥也有一個小陽臺,她坐在上面織毛衣,從那兒還能看見底下的她的小菜園,誰家的小雞來啄菜葉了,她吼一聲嗓子就能把它們趕走。飄落的絨線,解不開的疙瘩,抖摟抖身子,統統落到下面來,下面沒人,它們飛得像春天的柳絮。

在陽臺上能看得很遠很遠,老頭兒蹬著車正往這邊趕來,後車座上捆綁著用棉被包裹著的白色泡沫箱子,他並不是每天都來,因此這一天將是好日子。我要把這消息告訴左右鄰居,於是咚咚蹦下樓:冰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