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愛心接力,湧動全城

昨天,魯中晨報官微推送的

《視頻!週末,淄博街頭一幕幕,暖了這座城!》

(點擊看回顧)

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今天(3月9日),

不少愛心市民和商家、企業家紛紛致電本報,

表示想要加入到

這場由全市新聞媒體共同發起的“送你一份溫暖”大型公益活動中。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戰疫有你, 關愛有我。”

一名市民的話

代表了廣大愛心人士和單位的心聲。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疫情發生以來,以醫務人員為代表的群體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我們的健康築起防線;在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時,以出租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小哥、環衛工為代表的群體,開始幫助我們將生活轉入正軌。是他們,為特殊時期的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是他們,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和群眾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寄遞服務;是他們,為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默默付出著。

疫情期間,淄博中心城區每天出動3300餘名環衛工人上路作業,每天清運生活垃圾達940餘噸;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山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的業務一天未停,快遞員穿梭在大街小巷為市民服務。僅1月27日至3月8日,淄博的順豐速運就派發了近300萬票快件……

堅守崗位的他們,都是戰疫前線上的“逆行者”,他們在戰疫中不曾缺席,我們的關心關愛更不能缺席。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3月7日,附近的環衛工人來到愛心驛站領到了愛心物資。

3月7日下午,淄博中潤新瑪特購物廣場門前,溫情畫面溫暖了全城。3月8日,愛心接力仍在上演。在中潤新瑪特門前,一名外賣小哥領取了愛心物資後,對“愛心驛站”工作人員表達感謝:“平常工作中難得喝點熱乎水,真心感謝!”隨後,帶著滿滿溫情,他繼續投身到工作中……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3月8日,在新瑪特門前,一名外賣小哥領取了愛心物資。

連日來,

部分愛心商家和企業家們自發設立了“愛心驛站”,

以免費提供暖心物資的方式,

向特殊時刻奔波於城市每一個角落的

快遞員、環衛工、外賣小哥、出租車司機們致敬,

表達著對他們的關心、關愛。

他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又有哪些“小心願”呢?

今天,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

派出三路記者分頭採訪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3月9日下午,快遞員劉玉鐲在淄博高新區高科技創業園入口處等待顧客取件。

快遞員:想要免洗洗手液

3月9日下午,順豐速遞快遞員劉玉鐲在淄博高新區高科技創業園入口處挨個給顧客打著電話。劉玉鐲說,由於大部分園區、小區無法進入,她只能在勸返點或門崗處等候客戶來取。

提到日常需求,她表示,相關防護用品公司都有配發。“我平時接觸貨物較多,帶著手套使用電話又不方便,要是能有免洗洗手液就太好了。”劉玉鐲說,前兩天一位顧客給了她兩個口罩,這種關心成了她最感動的事。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3月9日下午,外賣員李勇文在送餐途中。

外賣小哥:希望能得到顧客的理解和包容

3月9日下午1點半,多名外賣小哥正在淄博高新區一家餐飲店鋪門外等候。天空下著小雨,他們在雨中等著叫號。

“疫情快點結束吧,我也想忙起來,多賺點錢。”外賣員李勇文告訴記者,近幾天隨著商家逐漸恢復營業,訂單也比2月份有所增加,但是和年前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口罩、酒精等防護用品公司都有配發,但還是有使用缺口。”外賣員羅進表示,在配送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頻繁,口罩的更換頻率很高。

這段時間,他每天奔波在送餐一線,特殊時期各小區採取封閉式管理,禁止外賣員進大門,最長的一次等了顧客半小時。提及此事,羅進只是笑著說,“沒辦法嘛,都不容易,互相體諒。”他希望能得到顧客的理解和包容。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環衛工人高蘭美正在撿拾垃圾。

環衛工人:需要一杯熱水暖身子

“今天上午,我們剛發了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如果說有什麼需要的話,就是希望能有一個讓我們接熱水的地方。”3月9日下午,環衛工人于慧冒著小雨在淄博中心城區的中潤大道上打掃衛生。

雖然在作業中防護工具有所保障,但于慧也有一個小心願:“近幾天,氣溫較低,為了暖和身子,我就用保溫杯裝熱水喝,但有時水杯裡的水喝光了,口渴的話就只能忍著了,如果可以的話,希望附近能有地方讓我們可以接杯熱水喝。”

環衛工人高蘭美也遇到類似的問題,64歲的高蘭美是高新區四寶山街道的一名環衛工人,疫情發生後,她用積攢的工資為自己所在社區的勸返點購買了方便麵、蘋果等物資。

當被問到有什麼需求時,她說:“我的保溫杯保溫效果不是很好,早上接的熱水沒過一會兒就涼了。希望能在口渴的時候喝上一杯熱水。”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3月9日下午,出租車司機邢師傅在柳泉路一商場附近等客。

出租車司機:想找個吃飯的場所

3月9日下午1時30分,出租車司機邢師傅在張店柳泉路一商場附近等客,“沒辦法啊,路上人少了,昨天才跑了一百一十來塊錢。”

早上7時,邢師傅出來拉客。中午在路邊小店買了一籠包子,不過老闆不讓進店吃,只能在車上吃。跑了一上午車,他就想找個地方,舒舒服服地吃個飯、喝點開水,休息一下。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3月9日中午,的哥孫慶把出租車停在路邊,用消毒液對車輛消毒。

來到同一地點靠活的孫慶把出租車停在路邊,用消毒液給車門把手、駕駛室消毒。每次客人下車後,他都會給車輛消毒。他說,最近一天跑下來也就一百來塊錢,而以前一天下來最少也能有兩三百塊錢。

“午飯從家帶的蛋炒飯,在車裡隨便扒拉兩口。” 孫慶說:“疫情期間午飯簡單應付一下也沒啥,就是口罩難買。”他年前買了一些口罩,一直節約著用,但是現在也快用完了,買到便宜的醫用口罩成了他最大的心願。

致敬奉獻者,淄博有溫度。

3月7日至8日,

淄博中潤新瑪特購物廣場

聯合部分愛心單位舉行了“愛心驛站”活動。

為平凡英雄送去了愛心與溫情,

也在培育著淄博的文明風尚,

彰顯著這座工業老城的文明程度。

在這個特別的時刻,

他們就像萬家燈火,溫暖著整座城。


淄博商廈中心城區所有店面

參與“送你一份溫暖”大型公益活動

總有一種溫暖讓人淚流滿面,總有一種力量令人昂揚向上。談起舉辦這次活動的初衷,淄博商廈集團董事長王亮方說,凡是對社會有益的事業,我們都要積極地義無反顧地去參與,尤其是在社會重大危機關頭,一個企業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來,盡最大的努力為社會服務,這是一個健康的企業必須做的基本要求和操守。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3月9日下午,淄博商廈集團董事長王亮方在向記者介紹愛心驛站的有關情況。

溫暖著你的溫暖,感動著你的感動,為了讓更多的“平凡英雄”獲得更多的保障,淄博商廈集團將繼續擴大愛心活動的規模和力度。3月9日下午,王亮方對外宣佈,3月11號、12號,淄博商廈將在淄博中心城區所有的6家店(淄博商廈總店、中潤新瑪特、淄博商廈鋁城購物中心、淄博商廈小田店、翡翠園店、東城華府店)同步推出“愛心驛站”活動。屆時,外賣小哥、快遞小哥、交警、城管、環衛工人等群體可就近領取愛心物品。同時,王亮方也呼籲更多的愛心企業和單位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讓這座城市的溫暖惠及更多的群體。

除了關愛特殊群體,在疫情期間,淄博商廈採取了很多硬核舉措,為平抑物價、保障供應做出了特別的貢獻。

淄博商廈在春節前足量備貨的基礎上,節日期間前瞻性地加大儲備,提出放大膽量備貨,對民生商品保證進貨質量,加大備貨數量,加快備貨節奏,本著不怕壓貨,不怕賠錢原則加大備貨量,要求各店根據貨品特性,預測消費走勢,做好精準定量分析,保證備貨量達到常規儲備的3-5倍以上。

同時,淄博商廈為平抑物價每天推出多款特惠蔬菜水果,超低價銷售。

疫情期間,小區已經封閉,顧客難以出入,淄博商廈推出了送貨上門的服務,解決市民購買新鮮蔬菜的難題。“一個月的時間大約送出了近萬單貨物”,3月9日,王亮方告訴記者。

眾所周知,對於零售企業來說,每個節日都是非常注重的機會。今年的婦女節和3·15,淄博商廈提前一週啟動促銷活動,大大延長了消費時間,有利於分散客流,緩解商場節日集中消費的巨大壓力,減少了消費者聚集的風險。

淄博商廈採取“戰時體制”,商場內部實行三級防護,全力保障工作人員和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在淄博商廈外面立柱上,非常鮮明地標示著“量體溫前,保持兩米以上距離,排隊進入”,提示地貼也遍佈商場內部,“消費者進入商廈,就是一次疫情防控知識的科普”,王亮方說。

疫情時期,不少商場都關門歇業,這樣可以減少一部分損失,但是淄博商廈的超市和百貨商場一直開門營業。王亮方說:“門都關了,老百姓有應急消費怎麼辦?”

他認為,這個特殊的時期就是寧肯賠錢,也要保安全,保供應,穩市場,控價格。“雖然有人會說我們傻”,但王亮方更看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口罩、洗手液、一杯熱水……請您送他們一份溫暖

他們,讓淄博溫暖;我們,讓淄博更暖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

首席評論員 高金國

印度一家博物館內,刻著“聖雄”甘地的一段話:

“我們所做的,和我們能做的,有所不同。這個差別,足以解決世界上的大多數問題。”

我們“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一次微笑、一個援手、一份愛心。這些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誰都能做,然而,我們“所做的”不多。就是這一點點差異,竟然被甘地理解為“足以解決世界上的大多數問題”。

對抗疫情,復產復工,也是如此。“能做的”多,“所做的”少,就會越來越難;“能做的”多,“所做的”也多,局面就越來越簡單、越來越明朗。

這兩天,淄博人的朋友圈,被一些單位、個人的愛心行動所溫暖,志願者走上街頭,為那些最需要的人,獻上愛心。不在於物品多少、價值高低,關鍵在於——他們做了自己能做的。

他們的愛心,傳遞給了清潔工、外賣小哥、保安……都是復產復工最早甚至根本就沒停工的崗位。

愛心不會到此為止,一定會傳遞下去:外賣小哥心裡暖暖的,會給顧客一個微笑;顧客心裡暖暖的,給家人一個擁抱……

有位球員曾經回憶起他小時候的故事。那時他經常和哥哥一起,外出比賽。家裡窮,哥倆到外地後幾乎沒有任何消費。有一次,客車在中途停下,以便球隊用餐。他們沒錢,謊稱不餓,留在了車上。

過了一會兒,一名隊友的父親回到車上問他:“可以幫我一個忙嗎?”哥倆很奇怪:“什麼忙?”

“我喜歡很多人一塊吃飯,顯得熱鬧。你們能賞光一起吃飯嗎?我請客。”

就這樣,哥倆既不失面子又心存感激地吃了一頓免費午餐。表示感謝時,隊友的父親只說了一句話:“不用感謝我,以後記得把這份愛心傳遞給他人,就足夠了。”

愛心是一種很獨特的東西,它會傳遞,傳遞越多,世界就越美好;愛心是一種付出,其他東西會因為付出而減少,愛心卻會因為付出而增多。

有位小女孩,媽媽懷了二胎,她很擔心,害怕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一個晚上,媽媽拿出一隻蠟燭點燃,對女兒說:“這根蠟燭,是爸爸,燭光代表愛。”

她拿出另一根蠟燭,說:“這根代表媽媽。”她用“爸爸蠟燭”點燃了“媽媽蠟燭”,“你看,爸爸把愛給了媽媽,爸爸的愛減少了嗎?並沒有。”

然後拿出一根短蠟燭,並點燃:“這根代表你,‘爸爸蠟燭’和‘媽媽蠟燭’把‘女兒蠟燭’點燃,爸爸媽媽的愛減少了嗎?並沒有。”

最後拿出一根更短的:“這根代表你未來的弟弟或妹妹。”然後,用“爸爸媽媽蠟燭”將其點燃。“看到了嗎?爸爸媽媽付出了很多愛,愛沒有減少,反倒增加了。”

如果哪位想要二孩,可以用這個辦法,給老大演示一番。道理是相通的:愛心在傳遞的過程中,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如果你想變得更好,那就貢獻更多;奉獻越多,你會越好。”這樣的話,不是唱高調,而是實實在在的真理。關愛他人、奉獻愛心,沒有什麼難度,每個人都可以做。他們已經行動,已經溫暖了淄博,我們也可以!

有位哲學家說,生活其實很簡單:如果你說要做某件事,那就去做吧;如果你開始了一件事,那就做完吧。

是的——

愛心,讓淄博更暖;

行動,讓淄博更暖;

堅持,讓淄博更暖!

愛心傳遞仍在延續

希望看到消息的你

將這份愛傳遞下去

也期待更多的愛心商家參與進來

愛心商家徵集熱線:

0533—3585000

留言或發送消息

把您的姓名、聯繫方式告訴我們

還可以在魯中晨報官方微博

給我們發送私信消息

一個倡議,一種關愛,一份責任。

在此,本報倡議:

愛心市民和商家、企業家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把關愛化作行動,把行動匯成力量,用愛溫暖“逆行”的他們!讓我們共同為文明淄博貢獻一份力量,把淄博建設得更加美麗,更加美好!

疫情當前,我們並肩作戰!有愛,必勝!

記者 於魁 王莉莉 蒲泫奇 高陽 曹連東 宮瑞瑞 張釗瑞 孫銳 蒲忠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