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這輛進口奧迪e-tron的底盤用料什麼樣,與之前拆過的那些奧迪車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底盤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對於一款德系車來說,底盤平整是最基礎的事情,所以在沒有了排氣系統之後,這輛車的底盤平整更是易如反掌。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這輛車搭載了一塊95千瓦時的電池組,電芯來自於LG的軟包三元鋰電池技術。電池管理系統BMS是在得到了LG和三星的技術支持之後,自行研發的。不過從官方給出的數據看,雖然電池組是95千瓦時,但實際上只保守的提供給用戶83.6千瓦時的使用範圍。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在出廠前直接“隱藏”掉剩餘的8%和充滿電量的4%,也就是說,放電放到8%就算是0了,充電只能充到96%就算滿電了。主要目的是為了避免電池的過充過放,保護電池壽命和避免充電自燃。和其他電動車相比,奧迪的管理策略是相當的保守,電池組直接減掉12%,難怪續航里程短。即便如此安全的設定,這輛e-tron依舊在過去半年多的時間內不斷召回,原因是電氣系統和電池組可能會有水分侵入,可能造成短路或自燃。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我們發現這輛車前後驅動軸上的金屬部分,已經出現了鏽斑。顯然這些部件的防鏽處理做得並不到位。在我們拆過的其他奧迪車中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作為豪華品牌的奧迪實在是不應該。

前懸架

雙叉臂鋁合金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前副車架雖然看上去有一大塊衝壓鋼板覆蓋,但實際上前副車架是一個全鋁合金材質的全框式結構,和我們之前拆過的其他奧迪車結構上大體相似,不過用料卻要好得多。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前懸採用上下“雙球”的雙插臂結構,這種設計可以將車輪轉向的中心點,虛擬到車輪中線上。最大的好處是車輛操控更精準。鋁合金材質降低了簧下質量,讓懸架的彈跳反應速度更快,性能更出色。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前輪轉向節也是鋁合金材質,並且前輪還提供了一套6活塞剎車卡鉗,比一般車要好。

後懸架

五連桿鋁合金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後副車架是鋼質的全框式結構,通過懸置系統安裝了後驅電機。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後懸結構是奧迪車常見的五連桿懸架,只不過與之前我們拆過的奧迪不同,將原先的鋼材,全部換成了鋁合金材質。為了降低風阻係數,後懸下襬臂被套上了塑料擾流罩。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後電橋匹配了一臺三相異步電機,功率要稍高於前橋電機。這種“前輕後重”的動力負荷比例,除了日常以後驅為主外,還比較利於提升操控性和脫困能力。根據官方解釋,電動Quattro四驅系統能隨時介入並進行前後驅動橋間的扭矩分配。在低負荷日常工況下,以後驅狀態行駛,在加速或其它預設路況下,前後電機處於“全時”運行狀態。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後部的電動機上有一個纖維棉材質的隔音罩,規規矩矩的使用了卡扣進行固定。正規的德系造車企業不會像造車新勢力那樣,連粘扣、膠帶、訂書釘都敢用。

總結

不服不行

從這輛奧迪e-tron的底盤基本上延續了以往奧迪的結構,是奧迪MLB平臺電動化的產物。不得不服的是MLB平臺多樣化的適應能力,並沒有將一輛成熟的汽油車直接“魔改”成電動車。其實早在MLB平臺的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後期改純電動車的情況。因此我們並沒有在這輛車上看到奧迪汽油車標配的後排大鼓包,也沒有看到過於下沉的電池組。因此就整體結構設計的先進性來說,非常值得自主品牌學習和借鑑。


所以說,看看人家這“油改電”的水平,再看看國內的“油改電”的水平,不服不行啊!

關於這輛車的內飾用料如何?車內甲醛釋放量又如何?請繼續關注後續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

2019奧迪e-tron底盤評分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瞅瞅人家,這才叫高水平的“油改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