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期—民国时期,在那个时期新旧思想碰撞,很多进步青年用笔杆子写出自己的内心,帮助大众解放思想,所以这一时期有很多的大家出现。

我们今天介绍的郭沫若就是一位妥妥的才子,这位才子也应了那句:"成大事者 不拘小节"在文学上的成就自然是没有话说,可是感情方面也是民国时期的代表渣男。这大概是那个时期很多女性的悲哀,她们无可奈何的抱残守缺,遵循着老一辈的东西,到最后丈夫不爱自己,她们同样也是可怜人。

一代才子,动人情肠

说起郭沫若你一定不陌生,即使没有细致的看过他的作品也一定听说过他的名字。对于郭沫若来说他的经历和鲁迅先生很像,二人早年都在日本学医,后来都弃医从文,投身于祖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成就也是相当,都是文学大家。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郭沫若先生的作品涉及领域很多,在国内爆发爱国运动时期,他发表了《凤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亲》、《炉中煤》等诗篇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时代,解放思想,进行维权。后来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发表新诗《女神》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诗集,因此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除了创作文学作品,他也在创作歌剧,用大众更容易接受的形式,传播新思想。

后来,国内形式不容乐观,郭沫若转阵,学习考察历史,因为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从而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后来也发表过众多关于甲骨学的文章,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郭沫若也是一位翻译家,他的文学功底加上对外语的熟练掌握,使得翻译的作品,十分充满文艺气息。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时代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上文我们提到了很多郭沫若先生的成就,不难看到还是十分突出的,那么争议的地方就是情感方面了这一点也和鲁迅先生一样,原因都是二人都有一段父母包办,自己没有感情的婚姻,这一点两人可谓同命相怜,后来也都遇到了新的良人,不同的是,郭沫若一生有三位妻子。

其实不单单是鲁迅和郭沫若民国时期这种家中有妻子照顾家庭,男人在外边又有佳人的情况真的不少,有人会说是时代的问题,有人会说是个人的问题,作者认为都有道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思想问题。

民国时期之所以是一个特别的时期,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新旧思想碰撞的时期,两个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就像我们说的思想不同,眼界不同,并排而走,你走的快我走的慢,最后当然就分开了,这和咱们现在的婚姻一样,频率不同,最后渐行渐远

,何况一开始的起点就不一样,一个旧社会的女人和一个新思想的作家,真的很难有结果。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一生三位妻子,婚姻结束是谁的错

郭沫若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张琼华,一个典型的旧社会女人。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郭沫若,事先两人都不知情,婚后两人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自然感情也就一般 郭沫若在婚后五天就离开了老家,可是张琼华既已入郭家就是郭家的儿媳妇,她的余生都在孝敬长辈,照顾家庭里渡过,

这一等就是六十八年

后来郭沫若在日本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佐藤富子,两人一见如故,不久便同居一处,两人国籍不同,在一起的难度在当时是非常大的,为此佐藤富子和家人断绝了关系,与郭沫若一起生活,郭沫若称呼她为"安娜"。随着国家危机的不停加深,郭沫若和安娜的感情也就到了末尾,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候郭沫若离开了日本,回国建设祖国,与安娜断绝了联系,这个女人就来到了大连化名为郭安娜,带着他们的儿子郭河夫,一起生活。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第三个妻子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于立群。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才女,书法家,长相也是十分漂亮甜美,二人的相识是因为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早前郭沫若因为工作原因认识了于立忱,动了心,可是这份心动并没有维持多久,郭沫若得到她后并不珍惜,没多久就抛下于立忱消失不见了。而于立忱不久就在家中自绞。于立群帮姐姐把书信转交给郭沫若的时,二人第一次相见。

当时的于立群对待郭沫若还只是尊敬,并没有什么心思,对于郭沫若可就不一样了,他把对待姐姐的心思转到了于立群身上。他说:"我有责任保护立群,但愿我能把爱她姐姐的心转移到她的身上!"这种想法也是常人难以接受的。

最后才发现丈夫是间接杀害姐姐的凶手

郭沫若曾经和五个女子有过婚恋关系,正式婚姻三次。于立群是五个人的最后一位,也是三次婚姻的最后一场,她和郭沫若相差二十四岁

,这些问题都没有制止她倾心于他。在两人第一次见面后就有了联系,那个战乱的时代,有个人陪伴你是温暖的,就这样两人同居了,婚礼后来才补办。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任何才女碰上婚姻都是可惜的,尤其是两个人都非常优秀时,于立群不想为了婚姻放弃事业,但她也要做好妻子的本职,两者兼顾使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解放后于立群的身体就已经出现病痛。

她担任郭沫若妻子和秘书的工作,她替郭沫若抄写文章、查找资料、起草文件、招待客人,整日都有忙不完的事,这个女人真的是一位优秀的妻子。

后来遇到了悲伤的十年,在此期间,于立群六个孩子离世两人,不久后郭沫若也离开,这种种打击将这个女人压垮,可是最后压垮的是自己对丈夫的不了解,在整理遗物时,她发现了几封书信,是郭沫若和姐姐的,曾经她认为姐姐的离开是意外,在信中却发现,两人的关系不仅仅是爱慕,姐姐怀了孩子,面对这个郭沫若认为孩子不能留下来,导致姐姐伤心离世。

在了解这些后于立群的心情十分沉重,自己多年陪伴爱护的丈夫,间接造成了亲姐姐的离世,种种让人崩溃的事情,加上常年负荷的工作身体不如从前,不久后于立群也在家中自绞离世。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她便自尽而亡

这种才子的情感故事也是十分令人惊讶,仔细看故事中的女人哪一个都十分的可怜,所以在当今社会,女性一定要努力奋斗,经济独立,进行有选择的婚姻。民国时期已经远去,我们品读郭沫若先生的著作,我们不认同他的婚姻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