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旦为人父母, 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说过最多的话,往往不是正面的关心和主动表达的爱意,而是

每时每刻都要强调的规矩,换句话说就是“拒绝”。

对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宝宝来说,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显得那么不寻常,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想要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可家长们知道,有些事最好不要做, 有些事一定不能做。于是,在最平常不过的日子里,爸爸妈妈近乎每天都要和宝宝说“不”。

可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要拒绝孩子;想要说“不”,运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语气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已经跟孩子讲明,可却得不到孩子的回应又该怎么办。种种难题不可小视,毕竟,拒绝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孩子面前更是如此。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不”字很难说出口,面对孩子却不然?要注意,孩子也别轻易拒绝

同事小郑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妈妈,平日里照顾女儿非常细心,生怕一个不小心让孩子受到什么伤害。可即便是再小心的妈妈,也不可能全天看护宝宝,偶尔的疏忽在所难免。

几周前的一天,小郑休息在家,一边收拾家一边照顾宝宝。本想剪块抹布擦擦家具,听到水开的声音便赶去关火,回来却发现女儿正拿着剪刀,学着妈妈的样子在一大块抹布上比划。

看到这一幕,宝妈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下意识冲到孩子面前,一把抢过剪刀,不知怎么,责备的话紧接着脱口而出。

随后,还是听到女儿哇哇的哭声,才让妈妈恢复理智,显然,孩子也被刚刚发生的一切吓到了

。此时的宝妈突感后悔,虽然当时非常担心,生怕再多一秒孩子就伤到自己,可当时的反应也的确有些过激。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分析:“严酷”的拒绝,负面影响可不小,家长最好另辟蹊径

在很多家长看来,想要和孩子说“不”,“严酷”的拒绝往往是最简单的选择,瞪瞪眼睛,发发脾气,听话些的宝宝多半就会乖乖听话,但以这样的方式拒绝孩子,负面影响着实不小。

曾有研究表明,很多小时候经常受到“严酷”拒绝的孩子,长大后都会形成内在匮乏型人格,因为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开始对拒绝产生敏感,进而对自我产生怀疑,甚至倾向于自卑和胆怯。久而久之,当他再遇到喜欢的东西,第一个念头不是如何才能得到,而是默认自己不配拥有。

这个时候家长们可能会心存疑惑,如果真的遇到孩子接近危险物品,身处危险环境,宝爸宝妈难道要视而不见吗?当然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爸爸妈妈的担心实属正常,也是相当有必要的,但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冷静处理。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家长可以另辟蹊径,利用孩子对这些“危险物品”的好奇,教会其更多的东西。比如,当孩子拿着剪刀摆弄时,爸爸妈妈就可以借此机会,向宝宝介绍这种物件,让其重新认识它的存在。事后也可以买来儿童专用剪刀,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剪纸、做手工都可以,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面对孩子虽不轻易拒绝,但必要时刻坚决说“不”

1)破坏规则时要说“不”

不管是家里还是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则,打破规则就要担负责任。

很多时候,对于年纪尚小的宝宝来说,他们是容易犯错的群体,同样也是对规则不熟悉的群体,如果孩子真的做出不合规矩的事,爸爸妈妈要第一时间予以制止,然后耐心讲解,比如,在公共场合,家长就要告知孩子保持安静、与人为善。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2)波及他人时要说“不”

小孩子生气、发脾气,很多时候都会采用动手的方式,那是因为对于他来说,脑海中并没有采用其他方式的概念,如果真的影响到别人,甚至伤害到他人,爸爸妈妈就要及时说“不”。

在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后,紧接着,家长可以向孩子展现自己的同理心,对他说“我知道你很生气”、“我理解你的想法”等等,利用这样的话语先让宝宝冷静下来,然后再和他讨论对错是非,告诉他这样做已经影响到了其他人,受到伤害的人也会感到疼痛、感到委屈。

最后,爸爸妈妈还要尽可能引导孩子,学会更多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比如遇事说出来。

3)欲望泛滥时要说“不”

看到什么要什么是很多孩子共有的情况,如果不在一开始加以制止,等到一切变成习惯,想改也只有后悔的份。

在拒绝孩子的欲望时,爸爸妈妈可以采用“延迟满足”的方法策略,比如告诉孩子买可以,但要等到下个月,因为这个月已经买过玩具了,或者也可以跟孩子说,他每个月都可以得到一定的零花钱,买什么、何时买,都可以自己做主,可固定多少就是多少,绝不可以超出固定的花销。

选择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抑制孩子对物品的欲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一箭双雕,亲可有效。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1)事前预防

  • 三岁左右就该立规矩了

不想要宝宝动不动就提“无理要求”,提前预防还是比较关键的。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其实已经到了该立规矩的年纪,爸爸妈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给宝宝制定一些简单且可行的规矩。

  • 日常灌输作用不小

家里的规矩可以反复练习,反复记忆,可出了家门,身处公共场所,孩子的规则意识可能就没那么强了。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反复为其灌输多方面的要求,时间长了,宝宝自然会留有印象,毕竟

教育正是体现在潜移默化之间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2)事后解决

  • 用建议代替拒绝

虽然很多事情不拒绝是不行的,可没有哪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否定,孩子也不例外,所以,当需要拒绝孩子时,家长可以

利用“建议”替代“拒绝”,起码在言语上不要过多以否定词和孩子交流。

比如,当孩子想要吃巧克力时,妈妈可以说:“中午睡醒觉再吃巧克力,如果现在想吃点东西,可以吃些水果。”

娃的“无理要求”层出不穷,简单拒绝又哭又闹?花式方法值得一看

  • 提供选项,将选择权交于孩子

如果直接拒绝效果不好,那么提供选项,将选择权交于孩子,一定是个不错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挑食不愿意吃蔬菜时,聪明的妈妈就会反问孩子:“胡萝卜和西蓝花你要吃哪一个?”

换做大人可能真的哪个都不选,但对于年纪尚小的宝宝来说,在接到发问后,坐拥选择权的他们往往会顺势做出选择。

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多宝育儿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