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與苦地丁的藥效一樣嗎?

用戶6930652762277


紫花地丁與苦地丁各有用所不同,

苦地丁,苦,溼無毒,下閉血瘀血疼痛,女人血崩,大便出血,血痢。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歸心,肝經,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中藥臨床經驗,熱毒瘡癰,消散癰腫,亦鮮品可搗汁服,如毒蛇咬傷,亦鮮品取汁服,另加雄黃少許搗勻外敖。

單方,治療化膿性感染,有明顯的抗菌作用,對結核桿菌痢疾桿菌,肺炎球菌及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順世隨緣383093579


紫花地丁和苦地丁雖然名稱裡都有地丁二字,但是卻來自不同的科,當然基原也就不同了。因為古代苦地丁的別名有地丁、地丁草、紫花地丁等,紫花地丁的別名也有:地丁、地丁草,寶劍草,犁頭草,紫地丁等等,雖然2005年之前藥典只收載了紫花地丁,但在應用上卻常有把兩者混淆使用的現象。直到2005年,將苦地丁正式收入藥典,兩者在基原、性狀、以及性味歸經、功能主治上都有了區分。


來源

苦地丁:為罌粟科植物紫堇的乾燥全草。

紫花地丁: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乾燥全草。


藥性

苦地丁:苦、寒,歸心、肝、大腸經。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用於時疫感冒,咽喉腫痛,疔瘡腫痛,癰疽發背,痄腮丹毒。日推薦用量9-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患處。

紫花地丁:

苦、辛、寒,歸心、肝經。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日推薦用量15-30g。


兩者均有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只是在應用上各有偏重。

苦地丁:多用於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肝炎、腸炎、腮腺炎、腎炎等症。

紫花地丁:清熱涼血解毒,常用於血熱壅滯、紅腫焮痛的瘡癰、丹毒等症,清解瘡毒之力較強,宜治各種腫毒,惡瘡,毒蛇咬傷等。


以上是我對這兩種中藥的認識,如有不當之處歡迎留言討論!

宋藥師


紫花地丁與苦地丁來不同科的植物,肯定藥效不一樣。在華東地區,習慣用堇菜屬多種植物(如紫花地丁、犁頭草)的全草作地丁藥用,內蒙古、河北等地區,習慣用罌粟科植物布氏紫堇的全草當地丁藥用,稱為苦地丁。


dai春華


其實沒有什麼大區別,皆可入藥。其性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的功效。入肝經、心經、脾經、肺經。對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有奇效



鑫麗宸


紫花地丁和苦地丁沒有多大的區別,兩種藥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


秀英159711651


不一樣的。各有千秋。


用戶6384429363200


大至上差不多的


萬防成


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