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記者開禹州小呂鄉風情玩笑:

呂不韋的家鄉河南陽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禹州市。河南話對於我們來說要聽懂應該不是難事。可是,進入河南境內我們才發現聽不懂當地人純正地道的河南方言竟然成了我們最大的難題。不過,也正因如此,才使得我們的河南之行在辛苦之餘多了許多笑料。

按照路標的指示,我們來到了河南禹州市,說是市,其實是一個縣級市,所以路標不是很明顯,加之我們都沒有去過那裡,人生地不熟,每走一步都要問路。自認為河南話還行的阿甘自告奮勇去問路。問的第一位是個修自行車的老師傅,我們在車上只看到阿甘很費勁的又是說又是比劃,可是那位師傅只是埋頭幹活,完了衝阿甘搖搖頭。阿甘很無奈的回到車上,說老師傅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於是我們繼續往前走,在市中心的交警崗看到了幾位警察,急忙停車問路,這次我們全部下車,想領教一下純正的河南方言。我們問去小呂鄉的路怎麼走,人民警察就是不一樣,他看我們用普通話問,也用河南版的普通話回答。告訴我們沿現在的路直走,到了“大餘鄉”(音)那裡右拐就可以看到路標了。總算是問明白了。四人趕緊上車,按照他的指示前進。沒有幾分鐘我們又遇到了新問題。我們被一個轉盤擋住了去路,因為轉盤那裡有四條往不同方向的路,可是四條路的路標上並沒有我們要找的小呂鄉。於是我們圍著轉盤轉了兩圈也沒有找到他告訴我們的“大餘鄉”的路標,實在沒辦法,我們只好再次問路,人家告訴我們,這裡沒有“大餘鄉”,不過小呂鄉確實是從這裡拐的。上車後,我們還納悶交警怎麼也會說錯呢。突然,坐在副駕位置的小井大笑起來,我們都莫名其妙的看著他,他笑得說不出話來,只好用手指,順著他的手指我們看到在轉盤中央的草地上高高立著一座大禹的雕像。我們馬上反應過來,一車人笑得前翻後仰,個個笑的直喊肚子疼。車子沿路走了十幾公里,又碰到了一個岔路口,又得有人去問路,大家互相看看,最終目光又定在了阿甘身上,因為之前阿甘曾吹噓自己的河南話可以達到六級水平。我們目送阿甘下車問路,他攔住了一個騎自行車的中年人,聽不見他們說什麼。阿甘和那個人指手畫腳費勁的說了一會兒就道謝回車上來了。一上車,阿甘很氣憤的說,我問他小呂鄉怎麼走,可是他一個勁的說“過來甘嗎”,我說我就是問問路,他還是那句“過來甘嗎”,實在沒有辦法溝通,這時。路邊又有人過來,我們讓阿甘再去問,可是他說什麼也不問了。於是,我們決定繼續沿路往前走看看,大家都留意看路標,就在阿甘問路之後五公里的地方,我們看到了一個路標——崗馬。阿甘突然醒悟,剛才哪個人肯定是告訴我“過了崗馬”,往前走肯定沒錯,繼續前進五公里果然看到了小呂鄉的路標。我們三個都質疑起阿甘自稱六級的河南話來,阿甘連忙說,收回自己的話,從此不再說什麼河南話過六級的大話了。

正好小呂鄉政府就在路邊,我們開車進去看到院子裡人挺多,看到我們下車,一個鎮長模樣的人上來問我們幹什麼,我們說明來意。他轉身叫來一個正在說話的中年人,原來他們剛剛開完一個會議,叫過來的那個人就是呂不韋故里小呂鄉大呂村的村委會主任。於是,我們在那位主任的帶領下來到了大呂村。我們想在村裡找一戶呂姓人家,可是他告訴我們,這個村沒有一戶姓呂。

據史書記載當年始皇帝贏政在自己羽翼豐滿之後給他的仲父呂不韋寫了一封信,信中寫到:“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居然受封河南十萬戶!你與秦國有什麼親緣?居然號稱仲父!帶上你的家屬遷到蜀地去住吧。”蜀地當時是秦國流放罪犯的邊遠之地。這顯然是一封索命書。兩天之後,呂不韋喝毒酒自盡了,時年65歲。時為公元前235年。

幾個記者開禹州小呂鄉風情玩笑:
幾個記者開禹州小呂鄉風情玩笑:
幾個記者開禹州小呂鄉風情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