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我的拳頭很硬,但從不隨便打人,冠軍才是夢想;我打別人是要錢的,你給錢了嗎?你還想捱打,想多了。

觀社會百態,聊人間喜樂,關注我,一起解讀人性。

2020年3月8日,國際勞動婦女節,有一位女子,轟動全世界,用自己的成績獻禮這個特別的節日。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賽場上,這位90後中國女孩張偉麗,再次轟動了全世界體育圈,在UFC女子草量級冠軍賽中,成功衛冕。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也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對於她,對於中國,對於整個UFC女子草量級比賽來說,都如此。

張偉麗,一米六多的個頭,臉蛋看起來圓圓的,單眼皮、小眼睛,笑起來眯成一條縫,朋友們都喜歡叫她"小胖"。

可是,你絕對想象不到,看起來這樣"小塊頭"又有點可愛的姑娘,身體裡蘊藏著怎樣強大的能量。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看起來塊頭不大,可是大小夥子一般都打不過她。

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她,代表中國人第一次戰勝了UFC的世界前十,僅用三場比賽就創造了中國選手的最高排名。如今她衛冕成功,再度創造了中國UFC的歷史。

01我們是冠軍,不是暴君


還記得當時比賽前,對手喬安娜對張偉麗當眾飆髒話:

"別惹波蘭,永遠別這麼做,我會完爆你,我保證你從來沒碰到過我這麼強的對手,你會輸的,你不知道做冠軍意味著什麼,我會用拳頭讓你閉嘴,你會輸的,你就像個小女孩,我會證明給你。對女王尊重點,我會在週六讓你向我屈服,我會讓你放棄。"

張偉麗並沒有理會喬安娜的公然挑釁和飆髒話,只是淡淡地回覆了兩個字:Shut up!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有人為張偉麗抱不平,覺得喬安娜素質實在低劣,沒有體育友好的競爭精神。

可是她的中傷,對內心強大的人而言,就如同放了個屁一樣。

尊嚴從來都是自己掙回來的,而尊嚴的掙得,需要靠的是實力。

實力,從來都是一個人立足的安身立命的資本。最終張偉麗血拼喬安娜,通過五個回合的激戰和拼搏,最終艱難的拿下了冠軍,用拳頭說話!

贏得比賽後,張偉麗第一時間是為祖國疫情祈福,祝願全國全世界的疫情早日結束,說著說著還說哭了。

這樣一個真性情的女子,在回應喬安娜垃圾言語時說的一番話令人肅然起敬:

"在這個八角籠裡,我覺得所有人都值得尊重,我不希望在八角籠裡說垃圾話,在這個平臺上我們都是武者,都需要互相尊重,我們需要給孩子們做一個好的榜樣,所以我覺得我們是冠軍,不是暴君。"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深以為然。

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即便是互為對手,也不應該心存敵意。

雖然在格鬥場上,她們都是一名武者,但拳頭和攻擊並不應該成為人與人交際的主流,禮貌待人、文明和諧才應該是主旋律。

對比張偉麗和喬安娜的一番話,高下立見。

張偉麗奪得的,不僅僅只是冠軍,還有國人的尊嚴。

02 當過保鏢,做過前臺,冠軍才是夢想


你絕對想不到,在那八角籠裡招招制敵的張偉麗,在成為世界冠軍之前,17歲就開啟了北漂生涯,做過保潔、幼師、保安、健身房前臺小妹

從小就喜歡武俠的她,早早就暴露出了和普通女孩子不一樣的情節。

大家看金庸的武俠劇,都讚歎令狐沖的帥氣,而他關注的是自己有一天能否也成為那樣厲害的人。

當別的小姑娘學畫畫、彈琴的時候,張偉麗就一刻也坐不住。她也曾才嘗試學過舞蹈、書法、畫畫,可一節課也學不下去。

興許是天意使然,張偉麗註定要與格鬥結緣。

"你看她,就跟個男孩似的!"這是旁人對她最大的評價。

後來成為北漂後,雖然做過許多職業,但她骨子裡還是喜歡和武相關的東西。

即便是在健身房打工,她也不忘練習。

當時,剛接觸MMA的張偉麗,一開始是一名健身房前臺小妹,後來,慢慢地從前臺轉為銷售,一做就做成了銷售冠軍。

但她志不在此。

站上頂級賽事的舞臺,身披金腰帶,衛冕冠軍才是她的追求與情懷。

為了達成夢想和目標,張偉麗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剛開始,她只能是一邊上班一邊訓練,上夜班的時候,她就上午睡覺,下午去公園跑步、訓練,然後跑去上班,每天都會給自己定一個訓練量。

那段日子裡,她每天早上六點就起床開始訓練,下午上班到晚上10點,然後趕地鐵回家睡覺。如果沒趕上末班車,她就跑兩個多小時的步回家,「權當給自己加了節訓練課」。甚至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她仍然雷打不動的訓練。就是這樣的日子,她堅持了兩年。那一年,她才22歲,便有了如此魄力和決心。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正是憑藉著自己的一股子努力的勁,她給自己殺出了一條血路,終於遇到了她生命中的伯樂——綜合格鬥運動員吳昊天,在他的舉薦下,散打出身的張偉麗接觸到了綜合格鬥。

她習慣了在賽場上和訓練時的流血,直言不敢看自己比賽。

如果說這世上一定存在著一個貴人,在你人生低谷時拉你出泥潭,那麼,你,才是自己的貴人。

俗話說:開路靠前人,引路靠貴人,走路靠個人。

張偉麗的努力和刻苦,讓她在機會來臨時狠狠滴抓住了機會,並且逆風翻盤、逆天改命,將自己活成了一個傳奇,改寫了北漂打工妹的人生。

03我們打別人是要錢的,沒給錢就別想捱打

為了訓練,張偉麗一直和80公斤以上的男選手進行訓練。膝擊、肘擊、摔打……每一個動作都足以讓人看了嚇破膽,而流血像是流淚一樣平常,更是讓人心有慼慼。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雖為女兒身,可是很多男的陪練,都打不過她。

由此,網上許多關於她惡討論,都冠上了直男癌的名義,此次成功衛冕冠軍後更是掀起了新一輪的討論。

"如果這是我媳婦,我肯定只能乖乖聽話,你們覺得呢?"

"誰是她老公,是不是在家得乖乖的,老婆說是什麼就是什麼,不乖乖的容易被揍啊?"

"這樣的女的我一拳都挨不了。"

"就問誰敢娶?"

……

這樣的聲音還有很多,有人甚至擔憂她會家暴老公。

令張偉麗費解的是,她不明白這種誤解,究竟是來源於搏擊這項運動,還是源於女性這個性別。

或許社會對某種職業的汙名化現象早已經不是個案,同時對於女性的物化也不是第一次,刻板偏見永遠存在於各行各業以及各種性別之間。

在張偉麗看來,搏擊運動員也是一個職業,就像醫生會有男醫生也有女醫生,老師有男老師也有女老師,並不應該以職業來定性什麼是女人不能做的。

張偉麗認為,網友會有那些顧慮和想法,其實還是源於一種偏見,認為女人就應該是溫柔的,男人就應該是陽剛的。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可其實,女人也有剛強的一面,男人也可以偶爾脆弱流淚,並沒有人去定義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只是自己給自己貼上了標籤作繭自縛罷了。

美麗有很多種,纖細柔美是一種美,健康運動也是一種美。不論是哪一種美,自信的你才最美。正如張偉麗自己所說:

"女人如水,可以做柔和的事,也可以做剛猛的事"。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對於那些認為和她結婚怕被打的男人,張偉麗直言:

"這種怕被捱打的男人,我也看不上,這種心態我覺得特別可笑,因為他們太不自信了。"

"我們打別人是要錢的,你給錢了嗎?你還想捱打,你想太多了。"

這一句莫名戳中笑點,也說出了許多人忽視的大實話,令人直呼:"很剛。"

17歲當保鏢、做前臺,因傷不敢看比賽,今30歲再奪冠

當然,最剛的一句話,大概是張偉麗說的這句話:

"過的那麼苦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嗎?你一回頭,你的家人為你落淚,你的朋友為你欣喜,甚至你的對手為你鼓掌。那一刻,你就擁有全世界。"

願此次擁有全世界的張偉麗,被歲月溫柔以待,有人愛有人懂。

作者原創文章,抄襲必究。圖源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