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现在大部分的家长把孩子看待的太金贵,真的像掌心宝贝

一样娇惯,尤其是有一些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百般宠爱。

还有“独二代”,父母也是独生子女,加上祖辈6口人共同溺爱一个孩子,这种无节制的溺爱,对孩子的成长真的好吗?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有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其实人的一生几乎不可能什么事都一帆风顺

从小就对孩子百依百顺,不管他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他有没有害处就统统会满足,对孩子将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影响。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娃,以后容易受到这3种“危害”

  • 觉得自己说的全对

孩子从小已经习惯了家人对自己的照顾,自己所有的要求都要满足,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形成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别人都必须要无任何条件的答应,否则你就是不对的。

孩子的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一个错误的是非观,对他以后的生活也是百害无一利。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 不知如何去尊重别人

从小被娇惯的孩子,不知该怎么尊重别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让自己感觉更好,他们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社交能力也是十分堪忧的,这样的孩子不会有好的人际关系,给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多了更多的障碍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 动手能力退化

孩子从小习惯别人动手来帮他做事情,他自己的动手能力会逐渐退化,很多自己可以自己做的事情,他们也会去要求别人来做,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缺乏自我生活能力,想要独立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了孩子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长,我们不仅仅要照顾到他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我们应该让他们全方面的发展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父母如何培养好孩子良好的是非观,以防溺爱过度?

1、不要特殊对待

我们要能够摆正孩子的位置,不要把他放在家庭里特殊的位置,认为我们应该照顾他们的一切,他和我们是一样的,在适当的年龄要让他们承担他适合的家庭义务。

满足他合理的需求,但是不能所有的都满足,这样孩子走出家门的时候,心里上才不会有过大的落差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2、孩子应该接受必要的挫折

他所有的一切不应该是我们来帮他们解决,没有底线的去帮助他们、满足他们,他们会习惯于用自己弱小的身份寻求我们帮助,他们就会失去勇敢向前的勇气,并不利于他们面对以后社会上的挑战。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3、有原则的满足孩子

对待孩子的要求,我们要有原则、有底线,不能所有的要求都满足,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接受

家里人一定要统一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一个人坚持原则,另外一个破坏原则,这样的话,孩子会认为自己有靠山,依然我行我素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抓起,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应该科学的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莎莎妈妈为大家推荐2套儿童培养好性格的书籍,一套是《阳光宝贝翻翻乐大卡》10册,里面很多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培养孩子乐观、勇气、分享、诚实、机智等美好品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另一套是《德国幼儿自我管理的图画书》共12册,提升宝宝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绘本故事对孩子进行情绪早教

父母的“过分溺爱”,长大后多半会受到“危害”,别再以为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