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四川乐山,民建古村。

“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这个古村落私藏在乐山的井研县千佛镇,少为人知,却格外古朴美好。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民建村位于千佛镇北部,传统村落历史悠久,自唐代起就已经有开造痕迹,因盐业而成型。

村中至今保留着古码头,位于古街中部,通往福泉古街的青石梯步右侧。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就已存在,是当时茫溪河上一个重要的盐业水运站点。以前的盐马古道就是从码头那过来,途经这儿的老街下坡,过这以前的小桥,原来这儿是小码头。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古街处沿河而建的青瓦川西民居呈带状排列,临河面为吊脚楼民居,从河对面看去,因势成景,别有一番风味。民建村最有名的莫过于雷畅故居。它是川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古街沿河而建的青瓦民居,呈带状排列,因势成景。从当地人那里我们了解到,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雷畅故居,俗称“雷家大院”,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朝内阁侍读学士雷畅住宅。雷畅为清乾隆年间内阁侍读学士,是官居四品的“天子近臣”。雷家为书香门第,“九子十翰林”,显赫一时。该住宅大约建于明末清初,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雷畅故居居高临下,层层梯升,融南方之隽秀、幽雅、古朴和北方之雄伟、厚重、粗犷为一体,形成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故居建筑,结构牢固,堂、庭、院左右对称,横梁、门窗等雕刻精美。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走进两进或三进不同风格的四合院内,让你感到既宽敞博大,又曲径通幽,尤其是登上最高楼层后回眸顾盼,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使人舒展清心。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相距雷畅故居50米之外,是雷氏宗祠。大门由青砖层叠,保存着古韵原貌,是川西不可多得的民间宗祠“活标本”。据说,雷氏宗祠,是明洪武年间一支雷姓移民从湖广迁徙入川,定居井研并建造的宗族祠堂,整个建筑包括天井、大厅、戏台等。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民建村内,有千佛古寺,福泉古街的东砂岩石壁上,有佛龛若干,其中有大佛1尊,小佛1000尊。传说,千佛寺和乐山大佛是两师徒修建的,说是师父修建的是乐山大佛,徒弟修建的是这儿的千佛寺,千佛寺说是还要差一个的时候,还没有完成的时候,师父看着不行了,鸡公就叫了,就还差一个,就只做了999个,取名就叫千佛岩,一千个菩萨。

探村四川乐山 | 民建古村,一街一码千佛岩,两水一祠翰林宅

民建村,川西极具特色的一处传统村落。

走在民建村的小路上,会有种“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感觉。

或许,抽空值得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