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里,皇帝身為九五之尊,號稱有三宮六院。哪怕悽慘如光緒帝也有一後二妃,一夫一妻似乎永遠和皇帝們無關。可歷史上的明孝宗朱祐樘,一生卻只娶了一個,讓後宮虛置。可,朱祐樘為什麼會這麼做呢?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第一,朱佑樘出生時就飽經滄桑

原來,朱祐樘從小就生活在後宮中,他的生母紀氏是被俘虜過來的,在宮中做著幫皇帝管小金庫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被明憲宗寵幸了,卻意外懷孕。而當時宮中是萬貴妃掌權,萬貴妃自己生不了孩子,也不讓別人生,一直時刻關注著各宮的狀況,而懷孕的紀氏,很害怕會惹上萬貴妃,一屍兩命,也不敢說出去,就偷偷的把孩子生了下來。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但是,紀氏除了紀氏是個膽小的人。孩子一生下來,她怕暴露了出去,自己和孩子都得死,就讓太監張敏把朱祐樘抱出去淹死。而張敏知道明憲宗一直都沒有兒子,為了主子著想,就沒有抱去淹死,反而偷偷的養了起來,被萬貴妃排擠廢掉的也幫助哺養嬰兒,每日用米粉哺養。萬貴妃曾數次搜查,都未找到。就這樣朱祐樘一直吃百家飯長到六歲。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可是,即便朱佑樘活了下來,他也活得艱辛,沒有了皇子身份的庇佑,他的童年過得非常的辛苦,東躲西藏的生活,讓他過得非常的不快樂。後來有一天,在明憲宗感嘆著自己沒兒子時,張敏告訴了他朱祐樘的存在,於是朱祐樘被接回宮中,取名朱佑樘,並被冊封為太子。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可是,朱佑樘被冊封為太子後,太監張敏吞金自殺,生母紀氏也突然死在宮中。所以,太子的身份並沒有給他過多的庇佑,反而更加讓他成為了萬貴妃的眼中釘肉中刺,他仍舊過著心驚膽戰的生活,一直到萬貴妃去世後,他父親也去世,朱佑樘才過得舒心了一些。

從小東躲西藏,回宮不久就面臨著生母和恩人的去世,朱佑樘的童年經歷讓他對後宮為了爭寵導致後宮一片烏煙瘴氣很是厭煩,因為從小遭到寵妃迫害,所以讓他不想要太多女人的重要原因。僅僅因為此,他就放棄了三宮六院嗎?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第二,朱佑樘和張皇后很恩愛

當然不是,朱佑樘跟張皇后是少年夫妻,也是患難之交。張皇后在嫁給他以後,知道了他童年的遭遇,對他十分照顧體貼。加上張皇后十分溫柔賢惠,活潑可愛,知書達理,非常對孝宗的胃口。兩人結婚後十分甜蜜,宮裡的人經常看到兩個人如影相隨,出雙入對的。還有就是孝宗仁厚,被立為太子後,一直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受到儒家節慾修身之思想的薰陶,他才獨寵張皇后一人,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第三,大臣曾建議選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朱佑樘的一生並非完全沒有臣子向他進諫擴充後宮。比如,公元1488年,御馬監最少監郭鏞就曾上書提議朱佑樘選妃。但是,當時明憲宗去世還不到三年,而古代父親去世,兒子需要守喪三年。朱佑樘自己也說要:"三年不鳴鐘鼓,不受朝賀,朔望宮中素服。"為父親守喪。所以,選妃的建議一出,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謝遷就立馬反對,說雖然六宮的確是該完備,可陛下尚在服喪,先帝的陵墓都尚未完工,皇帝居喪的草廬還是新的呢,此時選妃不是置陛下於大不孝嗎?於是,選妃的事情就擱置下來了。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第四,總結

幼年失母,對於孝宗影響深遠,成就了他的善良、溫和和寬容,即便對他的"殺母仇人"萬貴妃,他也沒有過多的責問,因為他知道他父親真心愛護萬貴妃,比如,他即位後一位官員上疏要求懲辦已死的萬貴妃及其族人的時候,孝宗認為這樣的做法是違背先帝的意願,不願接受。作為一個皇帝,他這一輩子沒有享過什麼福,卻遭了很多罪,受過無數惡毒的傷害,但最終卻成為了一個仁君。

中國歷史上絕有的帝后佳話,真正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他在位期間,實施了一些發展經濟、挽救危機的治國措施,緩和了社會矛盾,使明王朝出現了少有的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的和平時期,他挽救了江河日下的明王朝,開創史稱"弘治中興"的太平時代。同時,他也用心愛護自己的妻子,這就是明君的胸懷與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