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現象,城裡月薪8000+招不到人,竟是忙著回農村賣農貨

要說起一年一度的雙11,全國商家和消費者都忙著備戰,買家忙著囤清單,賣家卻在忙著招人。

不僅是商家,像快遞公司、外賣企業、甚至是工廠車間,月薪近萬的崗位一人難求的場景比比皆是。

怪現象,城裡月薪8000+招不到人,竟是忙著回農村賣農貨


記得前幾年流行都市白領逃離北上廣,如今換成農民工逃離大都市,其實不是城市不好混了,而是如今的農村真的變了。

泥土路鋪上了水泥地,土坯房砌上了青石磚,路邊的垃圾雜物消失了,前屋後院家家都能連上WiFi。


怪現象,城裡月薪8000+招不到人,竟是忙著回農村賣農貨


不僅如此,感受最深的還是回老家的路上,街邊的攤販少了,多了新建的快遞站點,農民種地不再為銷路發愁,因為每次豐收都是增收。

看著地裡的雪蓮果,叉腰站在田埂上,拿著手機只用看看拼多多上銷量如何,消費者的評價怎麼樣,想好怎麼更好的提高產量,這樣場景正在農村接連上演。

雲南保山的咖農言秀鄧,家裡20多畝地的咖啡通過拼多多賣到全國各地,成為新農人的他不僅擺脫了貧困,更為自己定下每年增收的小目標。

怪現象,城裡月薪8000+招不到人,竟是忙著回農村賣農貨


還有從廣州打工回來的大學生賴志福,回老家承包了200畝百香果園,隨著百香果在拼多多的走俏,他一年至少都有40萬左右的收入。

新農人的他不僅自己成功發家,還帶著鄉鄰一起致富。在他的帶領下小夫妻黃春燕自家承包的十幾畝百香果地,一年能有1萬塊的純收入,不僅湊齊了老公的醫藥費,連小兒子上大學的錢也有了著落。


怪現象,城裡月薪8000+招不到人,竟是忙著回農村賣農貨


城市用工荒的背後,其實還有著農民工“在外打工不如返鄉就業”的新社會變革。而今農民工脫貧致富的方式無需再用骨肉分離的代價換取,而是通過農村電商,用農貨出山替代背井離鄉。

8月,全國20多萬款代表地域特色的土味農貨,與拼多多上近2萬名農民商家,一起聯合舉辦了農貨節,為的就是讓大山的農貨能代替農民們,走出大山。

像四川大涼山11.9元5斤的會理甜石榴,5小時萬單搶光;貴州六盤水19.9元30個的紅心獼猴桃,9小時30萬顆售罄補貨;廣西北海13.1元10枚的鹹鴨蛋,上線剛過中午16000萬件還供不應求......


怪現象,城裡月薪8000+招不到人,竟是忙著回農村賣農貨


怪現象,城裡月薪8000+招不到人,竟是忙著回農村賣農貨


據悉在2019年,拼多多農貨上行的規模還將突破1200億元,其中來國家級貧困縣的比例還要再升,“一起拼農貨”的扶貧方式還將更深的滲透到中國的每一句大山深處。


如今農村生活越來越好,城市打拼的日夜奔波也成了茶飯回憶,老婆孩子熱炕頭,在家就能過好日子,也難怪農民工兄弟不願回城市,估計他們正忙著今年的雙11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