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貨“最先一公里”難在哪?京東易果一畝田這樣看

農產品上行“最先一公里”到底難在哪?京東易果一畝田這樣看

“影響整個中國貧困地區貧窮的很重要根源是物流,因為物流,導致貧困和落後地區消費者為工業品付出價格比北京上海等富裕地區高出很多。同時,因為物流成本高,大量優質農產品出不了村,出不了山區,出來以後到了北京、上海價格也高到消費者無法消費的地步。”

4日上午,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企業之一,京東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的“共享紅利:互聯網精準扶貧”論壇上分享網絡扶貧經驗時發表了上述觀點,他認為農村物流高的問題未來只能靠無人機解決。

眾所周知,農村電商包含“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兩方面。時至今日,“工業品下行”在農村有了一定基礎,但“農產品上行”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作為典型B2C電商代表的京東,一度將工業品下鄉作為重點業務,近年來意識到“農產品上行”對於提升農村購買力的重要性,佈局上行市場。受益於在城鎮自建物流上獲得的成功,京東希望將這種優勢帶到農村,通過加大在農村物流的投入,幫助農產品以更低物流成本走出鄉村。“我們花了十年建立了覆蓋全國的龐大物流網絡,到今年年底有在國內將有500個物流中心,整個中國有60萬個行政村,現在已經進到52萬個行政村,每個村都有京東快遞員。”劉強東承諾60萬個行政村到今年年底村村都有京東快遞員。

农货“最先一公里”难在哪?京东易果一亩田这样看

圖為京東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參加“共享紅利:互聯網精準扶貧”論壇。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配送部負責人王輝日前也對《紐約時報》表示:“打造農村物流網絡是我們最重要的戰略之一。隨著農村地區消費的發展,我們希望能抓住這個機會擴大我們的業務。”

即便如此,京東物流基本覆蓋了全中國,劉強東仍認為,農村物流費用高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完全解決,“未來只能靠無人機解決。”

“我們投入大量資金研發最新物流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無人機。無人機是用來幹什麼的?不是為了給終端消費者送貨的,無人機在中國有巨大用途,就是用來幫助解決農村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高問題。”劉強東堅信在無人機技術在幾年後突破之後,整個中國的農村物流將實現質的飛躍。“我堅信那時候這張物流網絡可以為全體農民特別是農村人口帶來巨大價值。”劉強東說。

同樣有自建物流佈局經驗的中國最大生鮮企業易果也參加了該場論壇,對於農產品上行的物流問題,除突破物流瓶頸外,易果認為,上下游合力搭建農產品上行通道,幫扶產業升級,是更持續的解決方案。

易果集團成立於2005年,是中國最早的生鮮電商,如今易果已不只是生鮮電商,轉型成為中國最大的全鏈條生鮮運營平臺。生鮮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安鮮達”是易果著力打造的三大核心業務板塊之一。業內人士認為,易果在2016年完成生鮮史上最大融資,與“安鮮達”這個重資產故事不無關聯。而今年易果新融資3億美元,也將主要投入到旗下“安鮮達”建設。

儘管已搭建起相對完善和穩固的倉儲物流冷鏈基礎,同時成功摸索出以訂單農業的紅河模式以解決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易果仍表達了對上游的重視和對上下游合作的期待。

农货“最先一公里”难在哪?京东易果一亩田这样看

圖為易果集團董事長兼CEO張曄參加“共享紅利:互聯網精準扶貧”論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易果集團董事長兼CEO張曄認為。只有將上游的農業產業經營好,下游的生鮮產業才能健康有序地發展。互聯網企業要幫助貧困地區農民增強‘內生動力’,這也是‘互聯網+精準扶貧’的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立足於產地端推動農產品上行的一畝田農產品電商平臺也參加了世界互聯網大會“共享紅利:互聯網精準扶貧”論壇,並在論壇上與國家深度貧困縣江西省尋烏縣簽署電商扶貧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對於制約農產品上行的物流問題,一畝田創始合夥人、副總裁高海燕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物流對農產品上行的約束性程度與電商業態選擇所產生的業務強度有關係。比如B2C,客單價小,單一業務很難形成交易規模,難以覆蓋物流成本,所以物流是個大問題。而B2B,客單價高,單一業務規模相對大,往往能形成整車制的物流形態,這樣,大多數農村的通路條件和運力設施是能基本滿足的。基於這個分析,高海燕認為,農產品產地端的供應鏈服務體系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同時,相對於B2C而言,B2B在目前的農村物流條件下較能突破農產品上行物流障礙。

記者注意到,成立於2011年的一畝田是中國B2B農產品電商代表性企業,也是我國互聯網+農業的創新典型之一,採取B2B電商業態,主要為具備一定規模的農產品經營主體提供交易撮合服務,推動農產品上行。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初,其平臺用戶總數已超過730萬,是截至目前移動端 APP 用戶數量最多的農業電商平臺。

农货“最先一公里”难在哪?京东易果一亩田这样看

圖為一畝田與江西省尋烏縣人民政府簽訂電商扶貧戰略框架合作協議。

高海燕認為,農村物流當前存在兩個概念需要分開理解。對於“工業品下鄉”的物流問題,是“最後一公里問題”。這個目前到縣到鎮的能力強,到村到戶的能力弱。對於“農產品上行”的物流問題,是“最先一公里”的問題,這個要分B2C和B2B兩種電商業態來理解。目前B2C的業務比較不能帶動農村的物流設施,並不完全是因為農村沒有物流條件,而B2B的業務規模在覆蓋交易成本和拉動農村物流設施上困難會相對小一些。儘管他也認為,從均衡發展的角度看,農村物流條件也存在地區差異。

有業內人士分析,農產品上行中的物流問題,不僅存在物流這一環節。農產品屬於典型的非標品,互聯網推動了交易結構的扁平化後,在產地端還存在對品控、分類分揀等方面的要求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