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離過節還有幾天了,大多數在外上班的孩子們基本都回歸到了農村,開始享愛父母雙親給的高逼格親情服務了,什麼好吃好喝的都準備好了,臘魚臘肉都給備好以備來年出去了,但還有一部分父母開始準備一道遠行了,大包小包打包好拎著往外走,也就是小編今天想說的農村興起的這種怪現象“逆春運”,如果在平常孩子們叫他們一起去玩一下,他們說什麼都不會願意的,但是過年是個大團圓的日子,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第一、回家的票不好買,春運期間,大家都集中同一時間回來,要是老家距離比較遠的,開車太累,搶票太頭疼,即使搶到票了,下了火車可能還要輾轉好多個小時才能到,在路上就花掉很多時間了,回家的票又不好買,每年回去的人要遠遠大於出去的人,而 “反向”的票要好買的多,而且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交通方便,不只是春節,平時也可以經常回家看看。春節只要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在哪過年都一樣。

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第二、公司假期短,很多的工廠公司放假的時間不長,一般都會到臘月二十五六才放假,正月初七八就要上班,普遍只有7天到15天假期,甚至有些工廠都沒有春節假期,除去來回車途中的時間,回家也玩不了幾天,又要急急忙忙的往回趕,回家鄉過年,回老家過年也只能呆家裡最多半個月,對於老人孩子的陪伴,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換成老人過去孩子上班的地方過年,那樣要好得多。因為農村老人沒有固定工作,可以陪伴孩子們更長一點的時間再走,上班者哪怕一天假不放,下了班也可以陪陪老人孩子,這樣子就不會那樣子累。

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第三、在外有安家,很多上班族在外面工作多年,有不少人都已經買了房子在工作的附近,老人孩子有很多都隨著搬遷出來了。只偶爾回農村一段時間。也有沒有買房子的,因為多年在外生活,早已經習慣外面的環境,回到家鄉去飲食,居住,娛樂,會感覺已經不適應了,加上現在農村老家已經沒多少人住了,回去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冷冷清清的,過年也沒太多親戚要走,老家平時都不住,為了過年那幾天還要特地還要收拾一翻,太麻煩。現在的年輕人也沒有太多的親戚往來,以前的年味濃,春節走親戚還會在對方家住一晚,現在年味淡了,有些甚至連飯都沒吃就想走了,坐在那裡渾身不舒服,所以還不如把爸媽接出去一起過年,老人家可能也可能沒怎麼去大點的城市玩過,平時自己也沒時間,那趁春節休息帶父母們到處逛逛。

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其實,每個家庭對同一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原因的, “逆春運”這種怪現象隨著這幾年城市農村的變化也越來越普變,不是因為時代變了,而是大家的思想更進步了,更懂得生活了。如果你家裡的父母年紀不大,也不暈車的話,在春節期是可以考慮這樣子做的 ,因為春運期間的“反向”票都是輕鬆的,還可以讓父母體味一下各種交通的樂趣,比如坐打折飛機等……

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春節近,農村興起一種“怪現象”,老人拎起包包往外走,躲年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