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是誰先發現了電呢

1、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最先發現電。

2、1732年,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為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3、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富蘭克林的這一說法,在當時確實能夠比較圓滿地解釋一些電的現象,但對於電的本質的認識與我們的"兩個物體互相磨擦時,容易移動的恰恰是帶負電的電子"的看法卻是相反。


在很久以前是誰先發現了電呢


4、1752年,他提出了風箏實驗(據傳,沒有實際證據證明富蘭克林做過此類實驗。)。其他科學家在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溼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後來他根據這個原理,發明了避雷針。

5、富蘭克林讓別人做了多次實驗,進一步揭示了電的性質,並提出了電流這一術語。富蘭克林對電學的另一重大貢獻,就是通過設計1752年著名的風箏實驗,"捕捉天電",證明天空的閃電和地面上的電是一回事。

6、科學家用金屬絲把一個很大的風箏放到雲層裡去。金屬絲的下端接了一段繩子,另在金屬絲上還掛了一串鑰匙。當時富蘭克林一手拉住繩子,用另一手輕輕觸及鑰匙。於是科學家立即感到一陣猛烈的衝擊(電擊),同時還看到手指和鑰匙之間產生了小火花。而且科學家的手被彈開了,這個實驗表明:被雨水溼透了的風箏的金屬線變成了導體,把空中閃電的電荷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一年後富蘭克林總結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避雷針。


在很久以前是誰先發現了電呢


擴展資料:

1、物質中的電效應是電學與其他物理學科(甚至非物理的學科)之間聯繫的紐帶。物質中的電效應種類繁多,有許多已成為或正逐漸發展為專門的研究領域。比如:

2、電致伸縮、壓電效應(機械壓力在電介質晶體上產生的電性和電極性)和逆壓電效應、塞貝克效應、珀耳帖效應(兩種不同金屬或半導體接頭處,當電流沿某個方向通過時放出熱量,而電流反向時則吸收熱量)、湯姆孫效應(一金屬導體或半導體中維持溫度梯度,當電流沿某方向通過時放出熱量,而電流反向時則吸收熱量)、熱敏電阻(半導體材料中電阻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等等。


在很久以前是誰先發現了電呢


3、對於各種電效應的研究有助於瞭解物質的結構以及物質中發生的基本過程,此外在技術上,它們也是實現能量轉換和非電量電測法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