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恂在江都的歲月(揚州江都邵伯鎮)

董恂祖籍蘇州,先世在明洪武年間遷來邵伯。其父名萬元(字善長),母丁氏,於嘉慶十二年(1807)八月初四生下董恂。其時,祖父董錫五為其取名“椿”,小字“長春”,又字“壽卿”,是希冀其長命富貴也。

在董恂出生時,其家庭已經相當貧寒。董家原先居住在邵伯運河之西、惠政橋東南的舊宅(昔稱“小河西”,宅旁有名剎梵行寺,今為複線船閘)。嘉慶十八(1813)、十九(1814)兩年,祖父和父親相繼病故。由於“連年兩遭大故,家人五內摧傷,茫無所措”,再加上“是年湖水秋漲,老宅半圮於水”,舊宅已經是破不可居,只得於嘉慶二十年(1815)典賃運河之東、廟巷之南、倉巷之北(也叫“南花巷”)、大街之東都天廟對門的宅第,一遷於此。

董恂在江都的歲月(揚州江都邵伯鎮)

中為董恂

僅隔一年,又不得不從都天廟對門二遷至紅橋西、李家巷西口(即潘七房巷)面臨運河的一處宅第居住。在這裡董恂總算過上了一段相對平穩的日子,一住就是25年之久。著名的《篝燈課讀圖》即繪於此。道光十七年(1837)又三遷至東街,即史家巷以西、三官殿斜對面的房屋居住,該房對面是育嬰堂(今邵伯中心幼兒園)。後來,董恂於咸豐三年(1853)自湖南奉諱歸裡時,則又僦居劉家巷(即今長春巷,齊氏故居)。董恂可謂是一生五易其居了。

由於家境貧困,一家人都把振興的希望寄託在董恂身上。4歲時,其祖父便剪紙為字,對他逐字指授。董恂也天資聰慧,喜愛讀書,不久即能將中堂上的朱子柏廬治家格言勉強成誦了。7歲,董恂入設於潘氏宗祠的私塾,就學於龔民懷塾師。8歲,家中雖“睘睘無依”,但母親依然“脫簪珥,力針黹”,讓其繼續從師餘嘯溟,並習八股文。道光五年(1825)18歲的董恂感到自己應該擔當起養家餬口的責任,便開始舌耕生涯,先是“僦屋於外,設塾訓蒙”,後為節省開支,則“移訓蒙於家”。

董恂在江都的歲月(揚州江都邵伯鎮)

此時,董恂一面教書,一面應試,可惜未售。直至道光十一年(1831)才取入縣學第六名,受業於學使白小山師。道光十三年(1833)因其名“椿”與前鹽政同,遂更名為“醇”(後為避同治帝名諱,又改名為“恂”)。

道光十七年(1837)中鄉試二十二名,二十年(1840)中會試六十七名,保和殿複試一等十六名,殿試二甲十八名,朝考入選第三十四名,賜進士出身,完成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蛻變。

自此,董恂便入宦海,遠離了家鄉。期間,他曾兩次還鄉。

第一次,是咸豐二年(1852)八月。董恂授湖南糧儲道,他奏請從水路南下赴任,在察看運河運道的同時,乞假返鄉修墓。十二月底抵達邵伯擇吉拜埽後,聞太平軍攻奪武昌,赴任道路受阻,他便於歲底“僦居郡城小玲瓏山館”。咸豐三年(1853)初,在他準備束裝赴任時,突又傳來太平軍順流而下,攻克南京並進而北上揚州的消息。太夫人聞訊,迅即差人送轎,命其避居東鄉大橋鎮親戚處。

董恂在江都的歲月(揚州江都邵伯鎮)

其時,大橋鎮鄉紳李寅清就地組織了一支鄉團,進行操練、巡邏,以防戰火殃及。李寅清的義舉得到避居大橋鎮的董恂的青睞與敬佩,兩人很快相識、相交。為了反擊與堅守的需要,李寅清經過實地考察,繪製了一幅《江都東鄉形勢圖》,董恂覺得很有價值,也就複製了一份以珍藏。

後因朝廷催促,而“長江又不能走”,董恂這才北上繞道履任。

第二次是咸豐三年(1853)八月十一日其母病逝,九月初二得到家信後,董恂神魂飛越,博膺慟絕,隨即動身歸裡。當十二月份到達江蘇境內時,得知揚州已於前日收復,便從三江營上岸抵達邵伯,僦居劉家巷。

董恂在江都的歲月(揚州江都邵伯鎮)

董恂讀書處(修建中)

丁憂期間,董恂感到自己一生歷任各地,不論于山於水,險隘扼塞,“凡所經歷,纖悉畢記”,唯“叩以故鄉一、二軼事”,則“茫無以應”,雖“目窮千里,而不能自見其睫”,於是決心動筆為家鄉撰志。他查資料,拜鄉賢,訪古寺,走遍家鄉河渠溝壩,從咸豐五年(1855)七月動筆到九月完稿,終於撰成四卷九篇的《甘棠小志》,為家鄉蒐集、保存了一份珍貴的史料。

咸豐六年(1856),太平軍二克揚州,仙女廟、邵伯一線成了交戰的前沿。董恂又撿出李寅清繪製的《江都東鄉形勢圖》,以該圖為主體,從府志中繪得揚鎮間江河圖,從縣誌採得儀徵濱江諸洲圖,從《北湖小志》仿得邵伯諸湖圖,整合成一幅較為完整詳盡的《揚鎮瓜儀形勢圖》(47cm×61cm),以作為地方之用。

董恂在江都的歲月(揚州江都邵伯鎮)

三江營風光

不僅如此,董恂還熱心於家鄉的公益與慈善事業。咸豐二年(1852)他見家鄉鎮水鐵牛保存完好,惜銘文漫漶不清,便補撰銘文“淮水北來河泱泱,長堤如虹固金湯。冶鐵作犀鎮甘棠,以坤制坎柔克剛。容民畜眾保無疆,億萬千年頌平康”。道光二十九年(1849),他為家鄉書寫了徐玉豐撰文的《重建萬壽宮記》。同治十一年(1872)又為揚州書寫了由蔣超伯撰文的《重建平山堂記》,留下了珍貴的墨寶。他還捐資博愛堂,創建恤嫠會,救助被洪水肆虐的流民與老弱病殘者,並捐資倡建河西大街,親書命名“參府街”。

董恂在江都的歲月(揚州江都邵伯鎮)

邵伯湖風光

董恂病故京師後,其棺柩並未返里。家鄉民眾出於對他的感念,在邵伯鎮南為他建有衣冠冢,並由其門生、光緒二年(1876)探花馮文蔚書寫了2085字的碑文。

朱毓麒(海流 漉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