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老嚴夫婦買房卻住不了?現實更“極致”!離婚兩年後,她的前夫帶著現任妻子住進她家

在熱播劇《安家》最近的劇情裡,#心疼老嚴夫婦#又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原來,老嚴夫婦花了一輩子賣包子攢下來的積蓄,全款買了套一室一廳的房子。最後,這房子自己卻住不進去。

心疼老嚴夫婦!自己買的房子卻被親家母住著

歸其原因,還是老嚴夫婦不孝順的兒子和兒媳,早在房子成交的時候,就嗅到了不靠譜的味道——當老嚴買房簽字的時候,兒子提出,在房產證上加上兒媳婦倩倩的名字。

兒子的勸說,加上得知兒媳懷孕的消息,老嚴夫婦最終同意了在房本上加上兒媳的名字。

結果,當老嚴夫婦退掉了租的房子,打包好所有行李,興沖沖搬著家準備住進新房子,打開門卻發現自己全款買的房子,被兒子、兒媳和親家母住著,連家門都不讓進……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安家》劇集截圖

忠厚老實的老嚴夫妻倆只能默默離開,只能住在擁擠狹小的包子店。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安家》劇集截圖

看著老嚴夫婦推著載有所有家當的三輪車,暗自嘆息,偷偷抹淚,周到君也是又心疼這老兩口,又對小嚴兩口子無比生氣!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尤其是兒媳婦倩倩,一分錢都沒花,帶著媽媽住進了新房。當老嚴夫婦站在門口,她一言不發,全程黑臉,完全沒了勸說房產證上加上自己名字時候的乖順。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如果你和周到君同樣,覺得生氣,彆著急,正如本劇的編劇六六所說,她的戲,不算極致。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六六微博截圖

現實生活中,總還有更加讓人氣到無奈的事情。例如……

離婚兩年後,她的前夫帶著現任妻子住進她家

周到君從中華遺囑庫江蘇登記中心主任黃海波處瞭解到他曾見證一件令人咋舌的事情——曾經的客戶王女士,在離婚兩年後,前夫帶著懷孕的現任妻子,住進了她家,霸佔了房子……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事情還得從頭講起,2017年,王女士帶著父母到中華遺囑庫上海第一登記中心諮詢。

因為她看到電視宣傳說,如果在婚內,繼承父母的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當時王女士和丈夫的關係不是很好,她父母有一處宅基地,上面有兩棟老宅子,所以她希望父母把自家的老宅子提前做個安排。

但等到了預約的日子,王女士卻並沒有前去辦理。原來王女士的父親比較忌諱,覺得辦遺囑不吉利;

另一個父母覺得自己還年輕,身體棒棒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她自己問了很多人,都說就一個女兒不用立遺囑了。

王女士的事情就這樣擱置下來。

然而,就在上個月,上海中心對過去預約的客戶進行電話回訪,接到回訪電話的王女士,一聽是中華遺囑庫的電話,頓時哭了起來。

怎麼回事?兩年多時間裡發生了什麼?

原來,2018年,王女士的母親突發腦溢血離世了,同年,王女士和丈夫李先生協議離婚,當時夫妻倆對共同財產做了分割,事情就這樣過去了。

2019年,正在上班的王女士突然接到父親的電話,讓她趕緊回家。

發生了什麼事情了?

原來,李先生帶著大包小包和挺著大肚子現任太太要搬進自己家裡住,父親想攔也不敢攔。

李先生不知道在哪裡瞭解到,王女士母親離世時他和王女士還在婚內,這個老宅子他也繼承了,但離婚時並沒有這部分財產進行分割,所以他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心疼老严夫妇买房却住不了?现实更“极致”!离婚两年后,她的前夫带着现任妻子住进她家

王女士趕緊諮詢律師,律師表示已經無能為力。

王女士也嘗試和李先生溝通,想把他繼承的部分花錢買回去,可是李先生就是不同意。

王女士還找了村委會、派出所、法院……至今都無法解決,目前的情況就是——原本想要安排的兩棟房子,前夫和現任太太住一棟,自己和父親住另一棟,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人曾想過通過立遺囑來防止財產外流,這時候就別猶豫了。

Just do it!

立遺囑的老人中,99.89%把遺產作為子女個人財產

周到君從中華遺囑庫瞭解到,滬上不少老人通過訂立遺囑的方式,把房產留給子女,防範女婿或兒媳分走其中一部分。

根據《婚姻法》,遺囑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因此,面對老人的上述要求,中華遺囑庫的工作人員會給出建議:在遺囑中註明,財產只屬於某某個人所有,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而據中華遺囑庫的數據統計,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所有,不屬於夫妻共同所有的比例高達99.89%

只有0.11%的老人,願意將自己的遺產作為子女的夫妻共同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