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亮目標”」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濱州之聲3月10日訊

「濱州市政府工作部門、單位“亮目標”」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濱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濱州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張謙(記者王健攝影)


2020年,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承諾做好以下7項重點工作:

一、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目標:實現年內新增貸款100億元。

措施:一是服務銀企精準對接,聚焦新舊動能重大項目、“5+5”十強產業、“政府增信”企業、“白名單”企業、重點工業企業,鼓勵銀行機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3月份舉辦金融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對接會,下半年召開第七屆資本對接大會。二是落實各項信貸支持政策,實現年內無還本續貸170億元,“銀稅互動”3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20億元,關稅保證保險13億元。三是主動配合市人民銀行、市銀保監分局開展“首貸培植”行動和“百行進萬企”活動,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二、深入推進3511工程

目標:紮實推進“政府增信”企業幫扶,確保信貸穩定,貸款增長10%以上;全面建成產融綜合服務中心,充分發揮“線上”“線下”支撐作用,實現一體化便捷服務。

措施:一是對“政府增信”幫扶企業,優先給予應急過橋轉貸、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增信、無還本續貸等政府增信支持,增強銀企互信,保障企業資金鍊穩定。二是強力發揮產融綜合服務平臺功效。優化“線上”平臺“軟信息”載體功能,全速推進企業註冊上線,年內達到3000家,解決融資需求50億元。三是加快推進“線下”平臺建設,5月份正式投入運營,全力打造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新模式,努力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三、突出抓好現代金融業“雙招雙引”

目標:牽頭完成現代金融專班5億元招商引資任務,積極引進各類金融人才。

措施:一是全力促成已簽約金融戰略合作協議、各類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及在談項目落地生效,確保光大銀行濱州分行、威海商行濱州分行開業運營。同時,對接京、滬、深金融資本核心區,開展好路演推介活動。二是搶抓資本市場活躍期,服務推動濱化股份、魯北化工、渤海汽車等上市公司再融資。三是組織開展金融智庫專家“進濱州”、金融機構“進高校”等活動,做好省市人才推薦選拔工作,增強金融活力。

四、堅決打贏金融風險防範攻堅戰

目標:實現全市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雙下降”。

措施:一是制定出臺《濱州市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實施方案》,明確存量不良貸款清單,逐戶研究不良貸款處置計劃,依法運用重組、轉讓、核銷、清收、打擊等手段,加大處置力度。二是開展“全市農商行金融風險化解攻堅年”活動,積極落實市政府與省農信聯社簽署的《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通過深化改革、資產置換、股權平移、不良盤活、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動全市農商行健康發展。三是在2019年風險有效穩控化解的基礎上,實行班子成員包保重點縣市區、重點企業責任制,加快推進省級風險企業降級銷號,實現金融風險化解攻堅戰圓滿收官。

五、積極擴大直接融資規模

目標:推進上市掛牌企業“種子計劃”,新增掛牌企業10家以上,完成直接融資超過100億元。

措施:一是完善企業上市掛牌制度,制定《關於支持企業上市掛牌的若干政策措施》,組織重點企業“走進上交所”,提高企業資本市場運作水平。二是完善50家企業上市掛牌“種子計劃”儲備庫,重點對5家“種子企業”跟蹤幫扶,推動企業做大做強。三是積極引進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指導服務企業利用股權和公司債、企業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直接融資工具,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

六、努力推進供應鏈金融拓展業務

目標:完成供應鏈融資120億元。

措施:一是會同相關部門研究支持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政策,鼓勵金融機構依託供應鏈核心企業,服務開發個性化、特色化供應鏈金融產品。二是重點支持鋁產業供應鏈融資,通過打造平臺、融資推薦、交易信息共享、協助存貨變現、強化供應鏈金融管理等方式,發揮供應鏈核心企業的關鍵支撐作用。三是以商業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及人民銀行開展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業務為依託,探索畜牧、板材等產業供應鏈融資,努力解決關聯企業的融資需求,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生態環境。

七、全面加強金融幹部隊伍建設

目標: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金融隊伍。

措施:在全局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機關工作效能、作風、紀律“三提升”活動,進一步激發全局幹部職工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的熱情和激情。一是加強幹部隊伍“三專”建設,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加強系統內業務培訓。二是做好企業金融輔導員工作,從銀行機構選派不少於180人,組成60支以上金融輔導隊,對我市1200餘家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對接服務。三是打造“黨建+金融”工作模式,堅持黨建引領,聯合市人民銀行、市銀保監分局引導金融機構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為“富強濱州”建設貢獻“金融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