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全方位精準幫扶有溫度 復工復產早“回春”

同安區全方位精準幫扶有溫度 復工復產早“回春”

同安區發改局工作人員深入重點項目一線,幫助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同安區發改局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羅子泓通訊員黃靜怡)精準施策有力度,主動服務有溫度。連日來,同安區各部門主動深入轄區重點企業、項目現場,排查破解復工復產難點;同時,建立落實“五個一”機制,幫助企業卸下顧慮,讓項目順利走進全面復工復產的春天。本期“提速提效攻堅戰同安一線微故事”欄目,記者帶您走訪同安區重點企業和項目,瞭解同安區為企業項目有序復工、提速提效做出的努力。

故事1

打出惠企組合拳 政銀聯手破解融資難題

熱風壓條機是防護服生產的必用設備,廈門梟龍工貿有限公司則是福建省內唯一生產熱風壓條機的廠商。作為本次新冠疫情防控重點扶持醫療企業,企業加班加點生產,但受疫情影響,資金週轉成了難題。

“如果沒有貸款下來的資金,可能就沒法正常運轉。”企業總經理葉金春表示,同安區財政局金融辦主動上門服務,協調轄區銀行針對資金需求問題開展精準金融幫扶,興業銀行同安支行積極響應並快速跟進,“兩天就辦下來300萬的貸款,既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又讓企業生產有了堅強後盾。”

目前,企業正馬力全開提速增產,一天可產近30臺熱風壓條機。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還貸的實際困難,同安區財政局金融辦快速反應,堅決落實區委“六穩”工作金融服務和扶持措施,主動為轄區企業減輕融資負擔,通過“政銀聯手”,打出惠企“組合拳”。

不抽貸、不壓貸、不減貸;成立金融服務小組,實行“一對一”、“滴滴化”精準上門服務;重新修訂區級應急還貸資金政策,大力破解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開通“綠色通道”協助企業辦理事務……“用貼心的做法讓企業放心、安心、全心生產,提速提效。”同安區財政局四級調研員蘇澤強說。

截至目前,同安區金融機構信貸餘額(企業貸款)累計202億元,比2019年同期高出約3億元,同比增加1.5%;累計為轄區銀祥集團、梟龍工貿等13家企業新增政策性貸款5億元,新增流動性貸款10億元,累計為企業降低財務成本2111萬元。

故事2

成立專門工作組 點對點解決復工用人難題

“2月19日,我們的到崗工人只有79名。2月底,項目返崗員工就增長到了近千名。”談及項目復工復產情況,祥平保障房地鐵社區二期項目現場負責人、聯發集團有限公司肖品強如是說。無獨有偶,在廈門信和達供應鏈有限公司的項目施工現場,建設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據企業項目總幹事黃駿驊介紹,工地工人已從最開始的五六十名恢復到300多名,項目建設也迴歸正常軌道。

保障重點項目復工復產、提速提效,人是關鍵因素。工人從哪裡來,怎麼來?返崗後,他們住在哪裡?這一系列問題,不僅需要項目各參建方想方設法解決,也需要同安區發改局重點關注和協調。

“我們依照項目片區劃分,成立了7支專門工作小組。由工作人員深入項目現場,全面摸排開工復工情況、工人到崗率、項目建材物資需求和企業疫情防控等情況。”區發改局工作人員介紹說。與此同時,區發改局還組織人員“點對點”服務省市級重點項目,每日對接項目現場,一方面將惠企扶持政策“帶下去”,一方面把項目企業問題“收上來”,幫助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很快,在區發改局與項目業主單位、市區兩級總工會等聯繫協調下,務工人員順利返崗,人的問題得以解決。

據瞭解,截至2月21日,同安區作為責任單位的15個在建省市重點項目、1個計劃開工市重點項目以及20個在建區級重點項目均已全部開復工,開復工率達到100%。

亮點

“五個一”對症下藥

全方位助力企業項目提速提效

企業、項目有難題,同安區快速對症下藥——通過建立落實“五個一”機制,全方位保障企業和項目復工有序、發展有力。

成立一個復工服務專班。利用這個復工復產“急先鋒”示範帶動,同時從全區機關單位抽調幹部深入一線,幫助企業指導復工流程,解讀惠企政策。

制訂一套辦理指南。針對企業面臨的復工申請、員工留觀等共性問題,同安區先後制訂發佈相關指南,有效化解全區數千家企業的難題,讓解決共性難題有章可循。

開通一套服務熱線。工信局和8個鎮街的企業復工服務熱線24小時不停歇,在企業復工復產高峰期的一週內就接收到了5217個諮詢電話。

設置一個受理端口。同安區專設企業業務受理電子郵箱,滿足不見面辦理業務的需求,提高了企業業務辦理效率。郵箱開通以來,已為全區628家規上工業企業和數千家規下企業辦理了復工備案。

組織一批申報兌現。在貫徹落實同安區“六穩”工作十五條措施的基礎上,同安區財政、工信、人社、農林等部門迅速制訂發佈相應領域扶持措施的詳細申報指南,為企業快速兌現政策打通全流程。

展開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