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為什麼每年三四月天鵝都要自南向北遷徙?

天鵝被稱為“飛高冠軍”,因為它們的最高飛行位置可達到9000米。也就是說,即便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都不及其最高飛行高度。簡單點說,天鵝本來就是一種將水生植物作為主要食物的冬候鳥,它們平時喜歡生活在沼澤和湖泊這樣的多水潮溼地帶。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但是,繁殖時期則除外,因為它們的產卵地點在遙遠的北部邊疆省份。每年的三四月都是大群天鵝自北往南遷徙的時間段,而它們的產卵時間則大約是每年的5月。當時間來到每年的9月中旬前後,這些成群的天鵝又會開始南遷之旅。也就是說,天鵝真正在北方棲息的時間只有6到8月這短暫的3個月左右時間。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一隻天鵝在北遷徙途中返回意味著什麼?

的確,在山東威海,一隻原本要向北遷徙的天鵝,並沒有跟隨自己的夥伴們一路前行,而是飛至中途又返回威海,這樣的現象無疑引起了專門保護該區域天鵝的工作人員注意。由於該現象是天鵝環志觀測中的第一次意外發現,所以,這則消息一經發表就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倘若這件稀有的事發生在往年的同時間段,大概也不會掀起如此大的風波,至少很難有人會將其關聯到,這是否是大自然在提前向人類預警。從2019年底到2020年初,世界各地發生多起災難性事件,從燃燒了4個月以上的澳大利叢林大火,到至今依然沒有結束的沙漠蝗蟲之災。

與此同時,北極凍土的加速融化,引發了科學家們對古老病毒可能復活,以及甲烷大爆發等一系列問題的擔憂。而南極冰層被大面積的血紅色的雪所覆蓋,更讓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無可迴避,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也引發了我們對海平面高度的擔憂。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但我們不應該為眼前存在的這些問題,以及可能會面對的未來而嚇住。因為,這次令大家意外的天鵝遷徙現象,雖然是第一次被公開披露,但並不是自然意義上的首次。而且,這次在向北遷移途中中途折返的天鵝並不是整個群體,而只是其中的一隻罷了。倘若真的是它們在遷徙途中觀察到了什麼異常情況,那返回的就不可能只是一隻天鵝,而是整個天鵝群的折返。

簡而言之,這樣相對比較少見的返遷現象不足為奇,我們更不用對其妄自揣測。如果一定要給這隻天鵝一箇中途返回的理由,那麼,一定是這片生活已有的土地讓它流連忘返。在人類社會科學技術已經越來越發達的當下,我們應該對這些野生動物的習性有基本認知,這不僅是對空白知識的填補,也是緩解焦慮和避免恐慌的重要基礎。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遵循“一夫一妻制”的天鵝是一種怎樣的野生動物?

禁食野生動物,一定是時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而天鵝不僅是“雁族”的鳥類,鴨科中體型最大的類群,更是我國第二級保護動物。天鵝的分佈範圍十分廣泛,只在南極洲和非洲的大陸上沒有它們的蹤跡,地球上的其它大陸上都分佈著數量不一的天鵝群。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美麗帥氣的雌性天鵝和雄性天鵝是真的“一夫一妻制”動物喲,它們之間不存在螳螂那樣的被獵食關係,而是真正意義上的終身配偶。天鵝們不僅有專門的求偶行動,還會為對方體貼的梳理毛髮。繁殖季的時候,天鵝們通常都會選擇湖面開闊的湖泊、沼澤、水塘,又或是水流緩慢的河流和苔原沼澤地棲息。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雖然天鵝每年都會繁殖一次,但大天鵝的卵很大,一般都有4000克左右。即便孵卵是雌性天鵝的任務,但雄性天鵝卻不會離開半步,總是寸步不離的守在雌性配偶的身旁,一起守護它們未成形的孩子。儘管天鵝在遷徙的時候總是成群結隊的朝著同一個方向飛行,但它們日常卻是小群體活動。

如果你也看到過天鵝,那你一定會發現它們總是成雙成對的出沒。遇到敵害的時候,雄性天鵝會義無反顧的上前與對方搏鬥,選擇首先保護好自己的配偶。而且,倘若天鵝配偶中的任意一方提早離開這個世界,那麼,剩下的另一隻異性天鵝也一定會為其“守節”,並一直單獨生活到直至死亡。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天鵝,竟在北遷途中返回,是向人類提前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