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何谓“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辐,即辐条,古代车轮的辐条一般是木质的。

毂,即轮毂,用一较粗大的圆木做成。

制作车轮时,辐条成散射状,一头插到轮毂上,另一头插到轮圈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车轮。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何谓“当其无”?这里的“无”有两种解释:

一说是指轮毂的中空部位,认为轮毂的中间只有掏空了,车轴才能够插入,整个车轮才能够转起来,只有车轮转起来了,车子才能够动起来,所以,没有车毂这个中空的部分,就不能做成车子。

一说是指车厢的中空部分,意思是说做车子既有辐条,又有轮毂等,这些实实在在的部件最终是为了组成一个车子的的空间,这个空间才是真正的有用的地方,无轮是人和货物都要放在这个空间里。

本人倾向于第一种解释

老子其实在这里强调的是,车子为什么会转起来?就是因为轮毂被掏空了,没有轮毂的这个空间,车轴就无法插入。车轴和轮毂之间实际上也是有空隙的,正是因为这个空隙,才保障的了车轮的运转,如果没有这个空隙,将车轴和轮毂之间完全塞死,轮子便无法转动,车子就不可能行走了。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这个“无”,其本质是指车轴与轮毂之间的那个缝隙,老子认为这个缝隙对车子的运转非常重要。为了车子更好地运转,我们后人还专门发明了粘油和机油,以增强车轴与轮毂之间的润滑,以提升运转的效率和车轮的使用寿命。事实上,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轴与毂之间的这个空隙都是必须保留的。

老子通过这个生活中的例子得到启发,轮毂与轴之间的这个空隙看似空无一物,但是,车子之所以成为车子,其功能的发挥全靠这个缝隙。所以,无轮做什么事,留一点空间还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空间就没有回旋余地,事物就容易僵死,这便老子关于“用无”的第一个比喻。

何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埏,指揉、搓。

埴,指粘土。

埏埴以为器,

就是用粘土制作器具,比如杯子、碗、碟等。

老子说,这些器具之所以具有某种使用功能,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空间,有了这个空间就可盛装饭食酒水等物品,如果是实心的,这些功能就不具备了。所以,我们看得见的是粘土,看不见的是空间,但是,这空间才是我们需要的。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何谓“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户,指门。

牗,指窗户。

老子这里实际上指的是建筑房子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指的建造窑洞的过程,我们在土坡上开凿出门窗,然后,再造出足够大的空间,就可以居住了,没有门窗,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不可能成为房子。今天也一样,我们买房子,其实就是买得是空间,房子也是按照空间大小来计价的。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老子讲了上述三个生活中的例子,其实都说明一件事:万事万物其功能所在之处就是因为创造了空间,拥有空间才拥有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有形”和所谓的“有利”的一面,更要看到“无形”和所谓“无利”的一面。这个结论其实具有某种普遍的价值。

我们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

过度追求有用,而忽视其无用;

过度追求占有,而不懂得放下;

过度追求物质,往往忽视精神;

过度追求眼前,往往忽视长远。

所以最后,老子得出一个结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明白了老子上面三个实际案例的主旨思想,这句好就好理想了,世界上的万物,我们所看得见、摸得着的,就可以称之为“有”,有给我们带来的感觉就是拥有、占有,这就是常讲的“利”,比如拥有了金钱,拥有了官位,拥有了荣誉等等,都叫“利”。

但是,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所构成的空间,或者说“能量场”,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一个真正高明的人,不会只抓眼前这些物质的东西,而是能够很好地利用他可操纵地广博的“能量场”。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由此引申开来,老子关于“无用之用”的法则,也是道家的一个重要的用人法则。

任何人性格皆有长短,能力皆有侧重,既要知长之短,又要知短之长,一个人的长处越长,往往短处就越短,所以,长短都是一个相对概念,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

因此,一个真正高明的领导者,不要只是盯着人人都知道的长处,而是能够用好的人的短处,短和长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关键是用在什么岗位上。岗位用错了,长处可能变为短处,岗位用对了,短处可能变为长处。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战国时代的著名的大商人范蠡在齐国定居期间,二儿子到楚国做生意犯了事,要被杀头。

范蠡非常着急,于是和夫人商量派个人去救二儿子,范蠡希望派小儿子去,但是,夫人不同意,理由很简单,小儿子从小娇生惯养,游手好闲,同时没有什么社会阅历,人命关天的事怎么能够派他去呢?夫人认为派大儿子去比较合适,大儿子做事沉着,社会经验丰富,创业多年,应该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范蠡说服不了夫人,于是就派大儿子去了。

大儿子到楚国后,打通关系见到楚国的令尹,楚相与范蠡曾经有过一面之交,听完范蠡大儿子的叙述后,就决定想办法把范蠡的二儿子救出来,范蠡的大儿子很是感动,决意为给楚相送上二百两金子,楚相是一个清官,本不想要钱,但是,范蠡的大儿子死活都要把钱留下,没有办法,楚相留下了钱,并且打算将事情办成后再把钱还回来。

第二日,楚相见到了楚君,并与楚君说,自己观天相,发现楚国的上空有吉相,按照古代的习惯,天生吉相,国君应该大赦天下。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楚君听后,就按照楚相的要求办了,于是颁发告示,决定把全国在压的死刑犯全部赦免,当然,这其中就有范蠡的二儿子。

结果,范蠡的大儿子在等消息期间,上街看到了君王大赦天下的告示,非常兴奋,感到二弟真是运气好,遇上这种好事,一定是死不了了,但是,他并不知道这是楚相一手策划的。

范蠡的大儿子高兴了没有几分钟,他突然想到了给楚相送二百两金子的事情,感到非常懊恼,觉得这两百两金子花得好冤枉,想来想去,没有控制住自己,决定找楚相把金子要回来。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楚相听了范蠡大儿子的来意后,二话没说便将金子还了回来,但是,内心却非常生气,因为自己这么良苦的用心没有换来认同,他本来想事情办完后把金子还给范蠡的大儿子,并把事情再讲清楚,没有想到范蠡的儿子这么小家子气,想来想去咽不下这口气。

于是,第二天,楚相见到楚君说,听说这次赦免的死刑犯中有齐国大商人范蠡的儿子,并且听说范蠡派人来行贿了咱们的大臣,如果把范蠡的儿子也赦免了,岂不违背天意,有殉私情之嫌?

楚君讲,那不好办嘛,就把他儿子杀了,别人正常赦免不就可以了吗?

结果,全国的死刑犯都得以赦免,唯有范蠡的儿子被杀。

范蠡的大儿子听到消息非常震惊,拉着二弟的遗体回到了齐国,范蠡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非常生气,但是,后悔莫及。

范蠡把大儿子严厉地批评了一番,并且和夫人说,当初我希望派小儿子去,你非得派大儿子,大儿子虽然做事老练,生活经验丰富,但是,大儿子知道创业不易,把钱看得很重,人命关天的大事,再乎钱怎么能行呢?小儿子虽然阅历浅薄,但是,他为人仗义,从来不算计钱,如果是他办这件事,怎么可能为了钱而得罪人呢?

范蠡的老婆听后,觉得有道理,但是后悔莫及。

《道德经》:人到中年总要明白,多做“无用”的事,才能活得快乐

我们今天理性地看待这件事,如果我们用一般的眼光来评价,范蠡的大儿子一定符合人才的标准,有能力、有工作经验、有吃苦精神,但是,小儿子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

老子认为,这未必,长与短,是与非,优与劣都是相对的,天生万物自有其“有用之处”,也有其“无用之处”。

但是,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往往会对人和事形成自己固有的看法,优和劣、长与短越来越绝对化,慢慢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越来越偏执,越来越“有用化”。

殊不知,世间的美都是“无用”的,而恰恰是这“无用”,才最震撼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