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國外發展緩慢,特別是發達國家市場佔有率很低,是何原因?

我們的統一戰線


微信在國內已經不是一個社交軟件了,是一個生活平臺。

在外國你要電話短信可以WhatsApp

要社交有Facebook

發照片有ins

我還以為是個歐洲的app

哦,當年微信的英文名字還不是叫Weixin

而是叫WeChat


史塔蓋


微信在海外的發展的確不盡人意,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很正常,沒必要大驚小怪,綜合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導致。

1、海外不具有先發優勢:

微信在國內雖然起步不晚,2010年的時候就已經在研發了,但是進軍海外的時間節點就要晚得多了,直到2012年才開始進軍國際市場,推出英語版。

而這個階段,海外各個地區其實已經有了各自的手機社交軟件,比如日本有Line,韓國有Kakao Talk,歐美有Facebook messenger和whatapp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APP基本都在自己的地盤上取得了優勢地位,這種情況下wechat作為後來者就很難取得競爭優勢。

2、社交軟件特性阻礙發展:

社交軟件的特點在於一旦大家都使用某款社交軟件,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其中的用戶就很難徹底擺脫,因為你的人際關係全在上面!

這種特性幫助微信在國內取得了優勢地位(通過QQ的社交壟斷優勢遷移用戶資源),但同樣也阻礙了微信無法順利打開海外市場。

前面提到了海外本身已經有了line、facebook、whatapp等社交工具,這些工具一旦度過了前期市場競爭,同樣也是趨於社交壟斷地位。因此,很多地區的本土社交軟件都有很強的優勢,比如line在日本,Kakao Talk的基本盤是韓國,而美國本土則是Facebook。

微信由於沒在第一時間參與前期競爭,基本上錯過了高速發展的窗口期,後續就不可能有效突破原有的社交壟斷。即便是在發展的窗口期,說實在的也很難在國外打敗本土對手,因為還有我們後面要聊的第三點影響因素。

3、東西文化的差異和海外偏見:

微信在一些設計上是非常符合國人特點的,比如紅包,微信支付等,同時其創新出來公眾號、小程序等產品也非常不錯,但是由於文化的差異,這些內容在海外就不一定能得到認可了。

拿最簡單的紅包功能來說,很多老外是理解不了的,即便是拿日本地區來說,人家也有發紅包的習俗,但人家的習慣是拿白紙包的,這就是典型的差異。

而文化差異這東西是根深蒂固的,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得到改變。因此,你要讓老外能短期內接受微信還是比較困難的。

最後再提一點,微信海外發展受阻一定程度也受到政治因素和長久偏見的影響,比如部分地區的人和政府會認為微信受到監控或審查等。

Lscssh科技官觀點:

以上這三方面相互結合後發揮出巨大的負能量,有效阻止了微信在海外的大力擴張。目前Wechat在海外基本上還是以華人為主,用戶群體基本上仍舊未脫離來中國文化這個圈子。



Lscssh科技官


    國外的社交軟件風靡100多個國家,而微信只有中國人在用。微信在國外為什麼會“水土不服”呢?下文具體說一說。

    通常來說,佔據市場,先入為主。西方的社交媒體發展更早,他們的社交產品相對來說有較高的技術水平,產品起步早,也跟符合用戶使用習慣。


    以同類產品為例,微軟的MSN在1995年推出,98年才有了QQ的原型,WhatsApp早在2009年就出品了,微信直到2011年才推出。

    文化體系的差異

    歐美澳新是一個文化系統的國家,價值觀彼此有親近感,不太容易認同來自東方國家的應用。意識形態上,不太容易推廣。


    微信的功能大而全,可以聊天、有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等,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相比來說,海外最流行的社交工具instagram,以“簡潔”著稱,要做的事情就是發圖、點贊。

    英語語言體系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以英語為母語的歐美國家更容易接收採用了相同語言體系開發的應用,以漢語為應用語言的微信則不同,即便微信推出了wechat,但是漢語翻譯的應用和國際用戶的使用習慣仍然有差異,況且國外版的微信,在功能上限制比較多。


    總之,微信在國內有10億的用戶,但是在國外很難發展起來,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微信的發展很符合國內的人際關係,但是並不適用於國外的具體國情。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以多多點贊哦,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哦,謝謝。

Geek視界


感謝您的閱讀!

微信,實際上屬於比較嚴重的“發育不良”!

所以,微信怎麼跳都跳不出個國際化,這讓馬化騰估計也很困擾。可是,想想也沒有什麼困擾的,微信的月活躍量已經超過了10億+,對於微信來說,它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是也有著天然的劣勢。

天然的優勢

微信的優勢在哪裡?我覺得可以囊括在三個方面:

  1. 微信的用戶。我們知道微信的用戶大多數是通過QQ轉換而來,對於微信來說,前期如果沒有QQ的轉換,那麼,微信的發展可能會受到很大的阻礙。我還記得2011年,我使用微信最早期的時候,並不是使用手機號碼登錄和註冊,而是使用QQ進行一鍵登錄。所以,微信的用戶實際上有大部分是QQ的用戶,這種轉換就是微信的優勢。

  2. 微信的特色。微信的主要特色和QQ是有很大區別。微信主要是以社交為主,所以它的界面簡約性很高,我們也能發現,它基本上沒有像QQ那樣比較臃腫的功能性。
  3. 國內市場。微信是從國內發展起來的社交平臺,它有著天然的國內市場,而國外的Facebook以及whatsapp等等,缺乏國內市場的根基。

天然的劣勢

雖然說微信在國內發展迅速,但是在國外卻有著很大的限制,第1種限制是因為Facebook等社交平臺的發展相對比較活躍,而且,它們的根基已經比較穩,用戶更能夠接受Facebook等APP的存在。

另外,從形式方面,Facebook等APP會更適合外國消費者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是微信並不具備的。

國外的APP難以進入中國市場,這種屏障也影響了它們在國內的發展,但同樣在國外市場,微信沒有廣泛的用戶基礎。

這種天然的優勢和天然的劣勢的結合,其實是微信不能夠在國際市場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LeoGo科技


微信是國民級應用,但稱不上是國際化應用。可以說微信擯除國內市場來說,在國際上的佔有率是極低的,特別是發達國家更是如此。究其原因,或國情、或時間優勢、或使用習慣、又或隱私保護性等等…

以WhatsApp來說,最早成立於2009年,經過多輪融資之後於2014年被社交網絡Facebook收購。很多時候,通訊社交應用要講一個先來後到,因為用戶基數是關鍵。就好比現在的微信在國內沒有任何一款社交軟件能夠取代其地位一般。

用戶習慣使然。

從區域劃分而言,國內主用微信,國外有WhasApp、Facebook Messenger、iMessage,還有日韓的Line和Kakao Talk等等。

每款軟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就如我們可能用不慣WhatsApp一般,國外用戶一樣可能覺得微信並不好用。可能是頁面風格、應用操作方式等等…當然了,這是一個長期的習慣而致使的。

如果說微信是功能繁多,國外應用顯得就“專注”不少了。

顯然的,國外通訊社交類的應用太多了,這也是微信國際化難以實現的一方面阻滯因素。然而論它們的特點,可能還要數其功能“專注”這一點了。

微信就好像是一個大雜燴的應用桶一般,聊天、朋友圈、小程序…各種內容應有盡有。而國內的應用就顯得專注和純粹不少了,這或也是它們所少有選擇微信的部分原因吧。

仍以WhatsApp而言,WhatsApp的目標就只是取代付費的手機短信而已。除了基本的通話、對話功能外,WhatsApp在通訊之外的延伸就只有類似於微信朋友圈的“動態”功能。

又或者Facebook和旗下的Messenger,這顯然也是社交與同通訊分割的一種表現形式。這種簡單而純粹的通訊功能自然也更加便於用戶接受。

國外用戶更注重於個人隱私保護,微信或也並非是最佳選擇。

聊天加密是許多人所關注的另一話題,在國外而言其實用戶們還有更高的要求。就如Telegram(TG)而言,它採取的是一對一端到端聊天加密。加密模式是基於 256 位對稱 AES 加密,RSA 2048 的加密和 Diffie-Hellman 的安全密鑰交換協議。簡單的理解就是,一端發出的信息只能被特定的另一端收信人解密,整個過程中不允許第三方介入。只有信息終端才持有密鑰,負責傳遞信息的服務器僅作為媒介。

但微信並沒有採用端到端的加密方式,它採用的是傳輸加密法。於國外用戶看來,他們更注重於個人隱私保護,微信也並非是最佳選擇了。


總而言之,每個區域可能都有著其適應的一些社交通訊工具。其實多數情況下它們都有這類似的功能,只是因各種可能的原因就一直被延續使用了。而微信顯然是咱們不可或缺的一款國民級應用,但在國際化“擴張”的路線上,也沒有人們所想象的那麼順暢呢!


IT小眾


微信基本上是中國用戶,西方國家基本Facebook,Twitter ,Instagram ,微信只是在你明友圈的人可以看到信息,Facebook 平臺功能更強大,認識不認識的全能找到看到,旅行每到一個地方,FB就鎖定你跟你說你在哪兒,食物,景點什麼的。方便但就是FB掌握了你的行蹤,有人覺得沒隱私,不過我覺得挺好,萬一我給壞人綁架了,FB 能救出我😀。


Sally62005


問題:微信在國外發展緩慢,特別是發達國家市場佔有率很低,是何原因?

回答:其實原因有很多的。

先發優勢的問題

微信進軍海外,已經是2012年了,但是WhatsApp在2009年已經開始做了,Facebook 在海外已經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了。雖然微信在2012年的時候有英文版,但是那時候剛好是國內移動互聯網起步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所以微信聚焦了大部分的精力在國內。

你要知道,對於外國人來說,微信是作為外來者的。要進入到國外的市場,除了要花費更多的推廣的力度,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花更多的力氣。

而且社交軟件問題在於,只有有一定規模的人在上面使用,那麼就會形成社交的護城河,很多人都難以擺脫的,如果想要打破別人的護城河,需要的成本相當巨大。

文化的差異

微信是根據中國人的使用習慣來定製的社交軟件,想要進攻海外的話,必須要對不同國家的人進行深度的定製,這就給微信帶來了很大很大的工作量了。

要推動不同的文化的產品,這樣帶來的阻力是相當巨大的。老外很難理解我們的很多功能,例如為什麼還要設定一個紅包,還有一個轉賬的功能。

如果微信進行巨大的改變,根據當地人的使用習慣進行改造,那麼就難免跟WhatsApp很像,那就會出現更多的問題,不僅僅沒有自己的特色,還有法律上問題。

還有國家的問題

中國的企業出海,因為外國人對中國的偏見問題,或者是西方社會對中國的偏見的問題,所以會遇到很大的阻力。

微信已經沒有了先發優勢,還有如此大的阻力,想要在海外發展出色,這是相當困難的。


太平洋電腦網


為何國外發展緩慢,因為沒有佔據天時人和。

天時(先發優勢)

智能手機開啟了移動聊天軟件的興起,騰訊最早於2011年推出了第一版的微信,而在歐美市場,whatsapp早在2009年五月就推出了第一個版本,比騰訊早了兩年。

臉書的facebook messenger也於2012初發布,日韓的line則幾乎與微信同時發佈。

軟件早期,各大聊天軟件都聚焦於普及各國本土市場,無暇他顧;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這依靠英語的語言優勢,佔據了歐美澳非的市場。

等到微信在國內普及完畢,放眼全球,市場已被分割完畢,天下已三分,微信如之奈何。


地利(語言、文化、民族認同)

正如前文所述,歐美澳新以及非洲,甚至印度,英語是通用語言,大部分是基督教文化圈,都是撒克遜-日耳曼的後人,所以更認同本圈子的人開發出來的社交聊天軟件,因為同屬一個文化圈,設計的各類功能更貼心。

所以微信的紅包功能就在歐美沒有市場,而whatsapp的閱後即焚功能,在中華圈這備受爭議。日韓的line則融入了更多動漫因素。

截止到2018年,微信在全球聊天軟件排行榜中位列第三,擁有10億用戶,以大陸居民和海外華僑為主。而whatsapp(facebook控股)位列第一,擁有歐洲、非洲以及中東絕大部分市場,用戶數量15億,facebook messenger則以北美用戶為主,用戶數量13億。

人和(意識形態和國家安全)

由於社交聊天軟件設計國民信息和支付金融安全,所以,一般情況下,大國都不會使用有意識形態對抗國家的軟件,作為社會主義的微信,東風壓不倒西風呀。


第十經濟觀察室


說白了微信在歐美國家根本不買賬,被認為不安全的通訊軟件,相比很多社交通訊軟件,人家是單純的聊天軟件,沒有嵌入各種五花八樣的功能,甚至於禁止發送圖片及視頻,而微信做的花裡花哨,各種遊戲,新聞等等都融為一體,越發讓人感覺在像QQ的風格在走下去,越來越多東西會留下足跡,讓人越發沒有隱私可言,如現在的看一看功能來說,每天推送那些亂七八糟的新聞及各種自媒體的東西,讓人有點厭煩!微信公眾號,原本看似很有權威的名詞,卻連騙子也進駐公眾號,總之而言在很多國家眼裡,微信是個極為不安全,很容易洩露個人隱私的聊天軟件!


天驕梟雄


微信發展不如意,其實就像華為一樣,你相信西方公平競爭,那你就幼稚了,你留意西方市場一般被美國左右,就看歐洲一般購物地點,老牌大商場購物中心,你一中國品牌,在打壓不認可的情況,要入商場是比較難的,另外媒體使勁,你根本就難上加難,再加句國家安全,一般人就嚇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