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年:中国的一些做法,让美国人受不了

在历经近40年的对外开放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与世界深度互融互通。然而,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背景下,中国开始被一些心怀叵测的美国人置于放大镜下审视,有的人认为中国持续的高速发展,正在逐步削弱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美国青年:中国的一些做法,让美国人受不了

“中国的一些做法,让美国人受不了”,美国青年维诺德.夏尔马(Vinod Sharma)抱怨说。夏尔马居住在美国纽约(New York),目前就职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从事市场开发(market development)工作。

夏尔马说,在中国进行经济开放之初,美国主动与中国合作,在中国进行了大量投资,并引入了新的管理概念,这对于改变中国的经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在中国的投资以及贸易来往,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助推剂。

然而,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一些做法,让美国人受不了。

中国人民币实行钉住美元汇率政策,而不是开放外汇市场,利用宽松的美元人为制造了一个贸易优势,因此,中国的商品价值总是比美国的商品便宜。换言之,就是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增加时,中国就形成了巨大市场需求空间,这种需求会不断提升中国对外出口规模,贸易顺差将不断扩大。

美国青年:中国的一些做法,让美国人受不了

此外,中国为从事制造行业的企业提供大量资金扶持,从而使得美国的制造企业无法与中国的制造企业自由竞争,这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对其制造业产品的补贴远远超过美国,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更加具备价格竞争优势,使得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比不断提升。

中国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他们根本不尊重专利、商标或版权规定,很多人刻意复制美国创意的产品,并在市场公开出售,谋取利益,这进一步导致美国商品失去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在华的美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麻烦。例如,某美国品牌的汽车公司要在中国销售汽车,前提是,必须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厂,并与中国汽车销售企业合作,它不可以直接介入销售环节,也就是说,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权益将很容易遭到不合理的对待。

美国青年:中国的一些做法,让美国人受不了

对于夏尔马的抱怨,偏见颇多,小编无意去费口舌。但是,小编还是想说几句。中国人一向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不会不平等、不公正的对待与之贸易的各个国家。如果美国企业仍然需要依靠中国经济开放之初时给的优惠政策才能在中国生存,那么它们必须得找找自身的原因。

中国历来重视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合作,我们从未想过制造两国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反观美国的一贯做法,其霸道的行为令中国人失望。中国人一贯主张和平发展,致力于世界多极化平衡,并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原则行事。然而,美国却一直不愿面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事实,并在媒体上大肆渲染中国的做法不合理,这真是验证了一句中国老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