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面前的,管你什么虎豹豺狼,立刻变身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凶猛的草原猴子-狒狒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说的是山里面老虎走了,这样猴子就能变成山里的老大。也许你会觉得这不过是戏谑之言,没了老虎,还有花豹等大型猫科动物坐镇。哪里轮得到猴子呢?但我要说的猴子,其实是狒狒,如果是它们,那称王一点都不为过。你不信,我可以分析一下。

在食物面前的,管你什么虎豹豺狼,立刻变身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狒狒的百科全书

狒狒,是猴子的一种,一共分为5种:阿拉伯狒狒、几内亚狒狒、东非狒狒、草原狒狒和豚尾狒狒。是除了黑猩猩外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普遍身长在50-120厘米之间,尾部长约40-70厘米不等,体重最大可达到60千克(正常成年人的体重)外形与其他猴子不同,它头部呈长条状,吻部突出,耳朵较小,眉弓突出。两颗牙齿犹如犬牙一般尖而长,最长达到5厘米。臀部有色彩鲜艳的胼胝,一般尾部毛色较深;毛粗糙,颜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颜面周围、颈部、肩部有长毛,雌性则较短。

狒狒区别于其他猴子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们主要生活在地面上。当然,它们也会在树上休息和觅食,但主要活动集中在地面。它们对栖息环境要求不严格。在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高原山地、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踪影。主要以各种植物或者一些小型动物为主要食物,偶尔会攻击其他中型肉食动物。

在食物面前的,管你什么虎豹豺狼,立刻变身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 典型的群居社会性动物

说起群居动物,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想起狮子,但是从科学研究表明,狒狒才是非洲大草原上群居最严密的动物,或者说是猴类动物中最严密的、唯一大型群居营地的栖生高等种群。

它们生活严密,有着森严的等级秩序和严明的内部纪律。类似于古代人类社会中的封建王朝。在野生狒狒种群中,它们会默认一个周期进行种群分离,新老国王交替,用最直接的武力解决一切。它们由一个雄性来统治整个种群,每个种群小的有30-60只,大的有200-300只。以雌性数量居多。最显著的等级特点来源于东非狒狒种群。它们内部雄性通过彼此间的打架来决定各自在种群中的地位,有且只有最勇猛、武力最强的那只才有权利与其他雌性进行交配,繁衍后代。

它们在国王的率领下进行日常活动。它们内部分工明确。既有专门负责放哨的、也有专门负责保护其他群民的。彼此之间合作无间。值得一提的是,新国王和群民之间也会互相安抚,互相剔除虱子(其实国王只不过象征性地给群民剔除,拉拢民心,这点很心机boy)。群民为了得到国王青睐和赏识,也会为国王理顺它们的毛发,如果你发现哪只毛发最顺,最漂亮,那一定就是这个种群的国王。

它们的天敌主要是花豹。当它们遇到花豹时,会采用战术且战且退。由雄性在后面保护雌性和幼崽。先是用吼叫声试图吓退天敌,接着就会反击,用犬牙来撕咬,直到天敌落荒而逃。

在食物面前的,管你什么虎豹豺狼,立刻变身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 食物面前,就算天敌也不怕

非洲大草原上流行这样一句话:非洲草原三剑客,狮子 鬣狗和花豹。花豹作为草原上的三哥,怎么算也是有牌面的主,可就是这个所谓的三哥,在狒狒面前也有出尽洋相的时候。上面我们说过,花豹是狒狒的主要天敌,但不意味着狒狒那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准确说是一种互相攻击的关系(互相看着不爽,时不时就能打起来)。

科学家通过野生狒狒上绑定的项圈传输的影像显示:狒狒虽然单个体型上不如花豹,但他们依靠的是集体作战,经常能获胜。

在食物面前的,管你什么虎豹豺狼,立刻变身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有一组资料显示:花豹在成功抓获羚羊后,准备将食物放置树上。这时候,两只狒狒向花豹走来,摆明了想抢食物。此刻的花豹,在经历完捕猎后,早已筋疲力尽。实在无力抗击,准备放弃食物。但两只狒狒似乎不肯善罢甘休。一只狒狒从正面走来,吸引花豹注意力,另一只则从背后迂回包抄。这架势感觉要吃了花豹,令人大跌眼镜!花豹预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拔腿就跑。后面包抄的狒狒穷追不舍,要不是花豹速度惊人加上狒狒数量有限,估计难逃一死。在追击未果后,狒狒只能将羚羊带回去跟种群其他狒狒一起享用。要知道,这花豹可是草原的"三哥",狒狒急了一样不放过。

在食物面前的,管你什么虎豹豺狼,立刻变身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狒狒敢主动攻击花豹?其实这与它们本身的性格和食物有关。狒狒饿急了也会攻击其他肉食性动物(体型不大都会是目标)。狒狒天生暴躁,好勇斗狠(上诉提到过它们时不时就会在种群里决斗,选举新国王),这种好斗的性格,一些中型的猛兽也未必百分百招架得住,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三哥"的花豹,在面对两只狒狒时,都选择放弃的原因。它们懂得运用战术,团队作战。如果发怒,就会伸出那又尖又长的獠牙吓退敌人,这种獠牙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越来越长。试想一下,面对这种恐怖的獠牙,哪怕再强大的敌人,也要忌惮三分。

我可不仅仅只会发脾气,智商一样在线

有这样一则趣闻:在南非进行研究的生物学家开车进行科考,途径狒狒的领地休息时,生物学家就将几个苹果投放给一只落单的成年狒狒,狒狒吃完后,十分高兴。兴高采烈地与生物学家玩了起来。这时候令人意外的事发生了,那只狒狒走到了车轮旁边,探头探脑地似乎在找些什么,生物学家们一脸茫然。突然发现狒狒居然将手伸进了车胎里,找到了气门芯,将其拔出。车胎渐渐没了气,此时狒狒手舞足蹈地一边喊叫一边拿着苹果离开。

在食物面前的,管你什么虎豹豺狼,立刻变身为“齐天大圣孙悟空”

不知从哪里学来的这本事,居然懂得给汽车放气,然后示威离去,真是改不了猴子顽皮的天性。就好像在跟我们玩耍,我打了你,你倒是过来追我啊。其中一名生物学家无奈地说。

狒狒作为最大的群居性猴类,看似凶猛,实际上他们跟人类非常相似,社会等级森严和严格的社会秩序,始终贯穿于他们的一生。而狒狒的智商其实一直都是在线的,不仅仅是顽皮这么简单。它们懂得模仿人类行为,和人类一样地讲究团体,摸清规律后再探索,这实属难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