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忽視的中華武學核心—筋骨論


被人忽視的中華武學核心—筋骨論


(一)功夫核心—筋骨

冷兵器統制時代,長兵作為戰場上必不可少的一種裝備,一直佔據著主要地位!敵我雙方衝殺時,手握重兵敵我廝殺。功夫就產生於那個時代,是由大槍演變過來的!那時候的大槍長,且重量大,所以必須用手臂貼著槍,夾著兩肋,藉助身體的力量,才可以將大槍發揮自如,兩肘貼肋,不但可以省力,而且勁大,這就是我們現在拳術要求中提倡的沉肩墜肘。

有了兩肘的夾,能夠藉助胯肩的擰轉發勁,在往前扎槍時,不僅有轉胯的力,而且還把背勁加了進來,兩肩夾緊,背部拔起,形成一張弓,利用背部的彈勁向前扎槍,這就是含胸拔背。

長時間的持續戰鬥,使得肌肉的力量不能滿足戰場的需要,因為肌肉容易因繼續用力而充血彭脹,不管你願不願意,到了一定時候,肌肉的暴發力是很難派上用場的。

就像有些人,可以持繼做一兩千個俯臥撐。兩三百個,可以是肌肉力,但持繼不斷做一兩千個,依靠的就不是肌肉的力量了!

人體除了肌肉以後,還有一種被大家所忽視的發力組織,稱之為肌腱,肌腱是一種非常緊密的彈性物質,存在於肌肉跟關節的連結處。以前我們小時候喜歡玩彈弓,上面的牛皮筋,是牛筋做的,大家都知道這東西彈性很大,很有韌勁,且有句老話說,牛越老,牛筋的力量就越大,稱之為“老牛筋”。我們人身上,同樣存在著這樣的物質,就是肌腱。

在醫學解剖學和生理學中,俗話中說得筋,就是韌帶肌腱等,是一種張力感受器,筋的存在,現代醫學中稱韌帶和肌腱的組織,是這東西爆發出的力量,在拳學和搏鬥狀態中,普通的肌組織只是一種儲能的軟組織而已,根本不是力量的源泉。


(二)筋骨發力

搞運動的人都知道,小腿部的跟腱越長,彈跳力就越好,所以選運動員時,往往會選跟腱長的,特別是短跑,跳高等,需要暴發力的項目!但現代運動中,不推崇大筋的訓練,依然採用了肌肉鬆緊暴發力的訓練,所以對肌腱的強化不夠。薛顛用“放箭、抽絲、撕棉”來形容拳勁,揭示用的是筋力,而不是肌肉纖維叢之力

我們知道,不管任何的功夫,離開了勁力,就等於魚兒離開了水。現代搏擊,以訓練人的肌肉暴發力為主要訓練手段,傳統功夫不同的是,以訓練大筋為主要的發力環節。

我們都知道,現代搏擊的運動年限相對會短一些,因為到了一定年齡,隨著肌肉骨骼的衰退,各方面的機能會越來越難應付高強度的訓練。

而傳統武術,因為訓練大筋,且大筋的特點是越老勁力越大,所以可以練習的年代更長一些,甚至伴隨著人的一生。這就是為什麼傳統的老拳師,到了晚年,依然具有很強的攻擊力的原因所在。

當然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的是,現在絕大部分的傳統練習者,已經放棄了大筋的訓練,取而代之的是肌肉的極度放鬆跟關節的扭轉。

俗話說:四兩撥千斤,但現實都是以大吃小,以強勝弱的,大人玩小孩可以“四兩撥千斤”,但前題是,自身具備千斤力。

可以這樣打比方,如果骨架是“弓把子”,那麼大筋就是弓的“弦”,大筋遍佈人的四肢,軀幹,與骨架同行!

要想訓練你的大筋,你得找到那張弓,然後配上這個弦,才可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筋骨勁。只有真正明白了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你才可以駕馭它,使您的功夫突飛猛進,到達另外一個層次。骨架等於是弓架,筋等於是弓弦,弓弦韌性大,射出的箭才遠。

練拳時,先盤“硬”勢,再逐漸過渡到“軟勢”,是標準的“筋骨”訓練模式,或者稱之為“易筋經”也一點不為過,這樣的訓練,在不斷改變連接關節的“肌腱”,使其越來越富有彈性,賦予關節最大的勁力,最快的速度。“易筋經”多為慢練,是慢撐拔,為古代“正骨”之法寶,可以使習煉之人“力大無窮”,但其不追求速度,皆是慢練慢用,對養生的有著巨大的作用,所謂“筋長一寸,延壽十年”。“筋長”也就意味著骨縫開,人體經絡更加通透,故爾人體循環系統更加到位,充滿生機。我們的筋骨訓練,兼顧速度勁力的同步,與“易筋”是一個動練,一個靜練,一個文練,一個武練,亦可兼容!

cation/�3�X\u0012\u000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