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IT 身邊事 | 世界科技事

2016年一月,微軟宣佈全面停止對 IE 8/9/10三個版本的技術支持和安全更新,這意味著傳統的“IE網“已被微軟終結。

這之後的 IE11 和 Edge 瀏覽器跟從前的“老IE“關係已不是很大,彼此間兼容性也很差,微軟此舉的目的,無非就是讓從前的 IE 徹底成為歷史的棄兒、從而全面過渡到 Microsoft Edge 時代。

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這堵牆壁,現在連微軟都已無力推翻

可是,微軟的一廂情願卻未必能湊效,因為在世界範圍內、尤其是我國境內,基於 IE 技術的網站還佔據著半壁江山。如果說資訊網站是基於 IE 的,我大不了不去訪問;如果是公關服務類型的網站,許多時候就由不得你不去使用了。為此,微軟公司也曾多次與我國的有關部門接洽、期待能加速“去IE化“進程,因為在移動網絡為王的時代,過去的”老IE“已成了茅廁裡臭板磚般的存在。

那麼,進入2020年後,這個進程又進行得如何呢?不得不說,這確實非常令人失望!

商業類及門戶網站的集體“去IE化”行動

自從谷歌的Chrome瀏覽器、蘋果Safari瀏覽器異軍突起後,基於Webkit的開源代碼獲得了廣大編程人員的擁護。使用相關技術的網站可以整體縮放外觀且不會導致排版混亂,徹底擺脫了對系統插件的捆綁依賴,瀏覽器自身就成為了獨立、輕盈的產品。

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在從前,由於IE自身存在相當臃腫的系統插件,如果開發者在更新基於IE的軟件時無法跟系統插件的更新步調一致,這樣的更新就帶來了極大安全隱患;奈何微軟是老大,開發商無法要求人家去配合呀,那麼徹底擺脫對它的依賴才是終極之舉。

這場革命最早源自蘋果iPhone的崛起,當時喬布斯一句“永遠不會兼容Flash“引起了人們熱論,它讓編程人員看到了基於Webkit和Html5的一切可行性、真的可以無需再“傍著系統插件”。隨後,Safari、Chrome瀏覽器蓬勃發展,由於移動操作系統都是基於蘋果及谷歌的技術,讓桌面網站與移動網站實現高度的兼容性和一致性、成了網站開發效益最大化的必要考量。

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以Safari瀏覽器為例,它是蘋果Mac OS及iOS上的指定瀏覽器,由於現實中幾乎所有銀行網站都是基於IE開發的,這就讓Safari用戶們在網銀面前“集體望洋興嘆”。

iOS操作系統佔據半壁移動網絡江山後,銀行業運營者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商機,於是iOS與銀行之間的各種互動操作迅速被打通了、果然是“利益面前沒什麼磨是推不動的”!有了這樣的前提,各大銀行再在桌面網站上打通這一掣肘時就容易得多了,喬布斯其實是通過“圍魏救趙”的方式、變相強迫銀行業主動去兼容Safari瀏覽器。

Chrome與Safari都是Webkit技術的倡導者,安卓系統自然也是這輪技術變革的受益者,它們共同推動了瀏覽器上的“去IE化“革命。

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谷歌與蘋果,在網絡技術革命上曾並肩過

在這”革新大潮“中,越來越多人發現,他們無論是在手機或在電腦上使用Safari和Chrome瀏覽器,瀏覽體驗都越來越好了,跟昔日的“IE時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事實上,率先跟進這輪革新大潮的多是一些商業性網站和門戶網站,因為它們都有著強大的利益驅動。相比之下,各大公共服務類網站就懶得去挪一下屁股了,電腦上沒有個IE瀏覽器、人家壓根就不歡迎你到訪!

我國公共網絡服務體系裡頑固的“IE江山“

有人在使用Chrome或Safari瀏覽器登錄相關政府公共服務網站時遇到了各種不兼容,於是就奮而跑去工信部網站“投訴、建議”,最後還是止步於工信部網站的“IE障礙“面前,他們連在表格上提交個意見建議都無法成功!

為了解決這問題,Windows用戶只好被迫去下載 IE 瀏覽器、Mac用戶則被迫去安裝虛擬機系統,通過虛擬的Windows系統來解決這問題,確實是尷尬與悲催併存。

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在商業網站開發人員眼中,從事政府公共網絡開發的都是些啥人?有人說,他們多是在某些培訓班上獲得過某些資格證的人罷,這年頭的“許可證”是最沒技術含量的。也正是因為這些人,我國的所有移動類公共服務APP清一色都是“運行緩慢、效率低下、界面醜陋”的類型,這幾乎已成了這類型APP的共性。

當年一個“12306售票“官網及APP,就曾經引發了網站開發人員的集體嗤之以鼻,當中具體真相就真不是我這裡方便討論的了!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相關開發根本不是因為“開發成本”的問題,而是開發思維的理念轉變。基於那些“資格證”和老舊的“IE思維“,永遠都無法做出與時俱進的東西來,這種”頑固“真的和現在的開發技術無關。

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多少人曾為此類抓狂砸掉過電腦呢?

我曾到訪我們的”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這同樣應是面向全國所有操作系統、所有電腦用戶的一種公共服務,現實上呢,它就是個巨大的”IE網“。今日微軟都已摒棄了 Windows 7、老舊的IE早已失去了生存土壤,那麼我們的這些公共服務網絡還能基於什麼生存呢?總不能要求新買電腦的人都要刷回 Windows 7 吧?總不能在上面寫上“Mac用戶禁入“吧?

因為這樣的”IE基石“,我國的車管所服務網絡也是備受詬病的,許多參加駕照考試的人們都有過”系統故障“取消考試的經歷。有熟悉電腦技術的考試者到車管所大廳裡的屏幕上一看,原來又是”IE崩潰了“!

人們在登錄許多政務服務網站時也經常會遇到各類兼容情況,所幸現在許多政務服務都有配套的微信小程序,人們最後多是通過這些小程序來解決相關需求的。由此可見,這樣的“IE江山“早就應與時俱進、及早剷除才是!

21世紀都走過五分之一了,我國公共網站的“去IE化“進行得如何?

“國家數字圖書館”裡的IE錯誤提示

IE瀏覽器無疑曾是象徵一個時代的“高科技產物”,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它為我國帶來過巨大的網絡化革命。任何事物都有起始、任何技術都有終結的時候,今日已是二十一世紀了,抱著這樣的老舊事物不放,這是我們包容、開放的應有態度麼?

這不,今日各地的“網課”就讓家長們受盡了苦頭。由於各人家中的設備不一樣,有基於Windows的電腦、有基於Mac的電腦、有iOS平板、也有安卓平板,不同的設備接入這類網課時就遇到了非常明顯的兼容性問題……在公共服務類網絡技術上實施統一化協議和技術,其必要性已不言而喻。

這就好比我們使用任何方式去打開一張照片、打開一段文本都能獲得一樣結果一樣,缺乏必要的統一的技術性協議,這世界不得亂套了呀!

注:“IT 身邊事”所有文章均來自基於世界科技圈的個人原創、絕不涉不當言論及映射範疇,若有圖文上的雷同或爭議之處,請私信聯繫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