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我的老家在渭南渭北南師鄉(現劃歸固市鎮)那一塊,那兒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交通相當便利,不大的村莊自然散落在一處處田間之中,自古以來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這兒能得到充分體現,也是八百里秦川的一個濃縮。

自打八九年上中專離開農村後直到參加工作至今,說起來離開農村也有近30年啦,平時僅是逢年過節回老家看看父母、兄嫂。其實離開農村的這些年頭,農村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尤其是回到家裡,村裡的一群群小孩在嬉耍,但是誰家的小孩基本都不認識啦,讓我回味起唐賀知章“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詩句來。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人民公社生產隊時的倉庫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當年生產隊時的倉庫


我們村子不大,有五十來戶,共四排,中間兩排為老宅子,前後各一排基本為八、九十年代後家裡孩子分戶後重蓋的。我家老宅子寬有10米、長約70~80米,在農村也屬標準的三間住宅地。現在老宅子共建有兩棟“gong gong”(農村叫法,諧音“拱拱”)房,關中渭南一帶所謂中間為中堂(前後貫通,設有前後門)、兩側為兩個大房子的基本戶型。前邊一棟大概在1992年建的,前邊伸出一部分為平房,在收季時候可以在上面晾曬糧食等,這種房型農村有時也叫“東風帶拖掛”。後面一棟房子是2000年翻建的,把廚房建到主房子裡面,建有農村那種燒柴燒碳的爐灶,後面再盤(意“建”)個土坑(也叫火炕),冬天火坑一天都是暖和,農村老人都比較喜歡這種火坑。不過,以前農村盤的土坑基本是土和(音huo)泥做成土胚(農村也叫“泥底子“)搭成的,上面鋪一層草蓆(農村用“芋子”編成),再鋪褥子、被子等。我記得上小學的時候,一到冬季,每天晚上,母親就讓我到外邊抱一捆包穀杆燒火坑,基本上一晚上都暖和和的,現在回想起來總感覺原來的農村冬天總是那麼冷。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老宅子前門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圖1:東風帶拖掛(1992年)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圖2:2000年建房,竹子處為原老棗樹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圖3:2000年建北面


城裡人好羨慕的老家.老宅

圖4:老宅子後門


我們家是“一頭沉”(農村稱法,即一個人在外邊工作,家裡人在農村)。父親今年七十三啦,以前從事教育工作,退休後回老家。父親當時工資也不高,現在退休工資也就是二千多吧,而且還要養活我媽和我們兄弟姊妹四個,他最樂津的事情是這一輩子蓋了五回房,現在回想起來確實不容易,不要說城裡買房,就是農村現在蓋房一般人也弄一兩套房都累得不行。除過前邊所說現有老宅子兩棟房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最早的房子是(也是我爸蓋的第一棟房)關中所謂十大怪之一房子半邊蓋的“廈子房”,裡面劃分很簡單,一半是灶房,一半是土炕,不知道我們小時四個小孩擠到一個土炕是怎麼過來的。到了1982年左右吧,可能家裡的小孩也長大啦,原來的“廈子房”確實不夠用,我老父親把“廈子房”拆了,又蓋了一棟大房子,這個大房子其實相當於兩棟房,一棟為“gonggong”(農村叫法,諧音“拱拱”)房,再蓋了一個相當於兩邊蓋的“廈子房”,中間用“天庭”連接起來,這種房型還真不好形象表述出來,不過在關中農村生活過的人肯定多多少少知道些。這就是我父親蓋的第二棟房子。

家裡小孩多,我大哥上到初中就不再上啦,早早回到農村參加勞動啦。大哥1986年成的家,在農村小孩成家後一般都是要分家的,也所謂獨立生活啦,村子給我大哥劃分了一院住宅地,父親又給大哥蓋了一棟房子。這應該是第三棟的房子啦。加上前面那兩棟,父親一輩子蓋了五回房,這在農村也是相當不簡單的。

在現有房子的旁邊,我家老宅子以前有一棵大棗樹,樹徑粗的需要一個成年人雙臂才能合攏上,枝葉繁茂,大樹枝都伸到房頂上面去啦,小的時候我經常和小朋友上到棗樹上玩,通過棗樹爬到房頂上。每年收的棗有幾老籠呢。棗剛搖下來,放到鍋裡一蒸,吃起來又甜又脆,比現在所謂的冬棗強多啦。每年還要曬一些幹棗,送給親戚朋友一些可以春節做甜飯,有時還帶到附近固市、交斜集會上賣一些。前兩天回去,我問父親,家裡原來的棗樹是哪一年載的,父親說他也不清楚,肯定是解放前吧,也所謂“前人栽樹,造福後人”吧。這棵老棗樹很可惜在2000年那次蓋房的時候挖掉啦。

看著老宅子,又讓想想起賀知章另一首詩,“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雖然農村也變化挺大的,但看著老宅子和通過老宅子的演變過程,又讓我不斷回想起兒少時在農村的一幕幕情景,也讓我想起父母養育孩兒的酸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