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和舅媽有很大的矛盾,可以說是老死不相往來!過年了我要不要去舅媽家走親戚?

Q我是喬小喬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孝道、悌情,珍惜血濃於水的親情,常說:親不親,打斷骨頭連著筋。

母親和舅媽,也就是姑嫂、姑弟媳關係,文學影視作品常演繹。

一是:孃家的賢惠嫂子,遇上一個禮多霸道小姑子。賢惠嫂子忍辱負重,即孝敬公婆,又關愛小姑子,使小姑子受感動。

二是:孃家嫂子很自私陰損,即欺負公婆,又管壓丈夫。小姑子賙濟家財都被她霸佔。

還有其它的演繹。

為什麼現在老人願與兒女分開住?因為傳統家族幾代同堂、老人至尊至上的環境已沒了。甭管與兒子住、與女兒住,時間長了都會產生不快。而老人隨著時間流走,也會漸漸糊塗、不辨清白,把身體難受當作受虐而發洩。伺候的人總不好,遠方的人一年看一次也誇好。

我小時候去看遠方的奶奶,老人總是攥著我的手嘮叨嬸嬸不好,說不給她吃飽,渾身難受也沒人管。現在想來,幾年臥床的奶奶,身上沒長一個褥瘡。被褥雖有拉尿痕跡,但拆洗的很乾淨。

多年後,當我們贍養已老的父母時,巴不得把天下所有的美食都搞來給二老吃。可二老剛吃完飯,隨便來一個串門兒的人問:您吃飯了嗎?回答是:沒有呢,都好幾天沒吃了,我們一起便哈哈大笑。來人又問:這不飯還沒收呢,再吃點兒?老人搖頭:不吃了。

最讓人煩心的是,一生為兒女著想,自己從不捨得吃喝的父母,老來競在被子裡、櫃子疊好的衣服裡、哪個大包裡藏香蕉、藏糕點、藏饅頭,藏得問時自己都不知道。

新時代,兒子、女兒贍養和繼承的義務和權力是一樣的。兄妹、姐弟在成長過程中相互照顧、給予是應當的。母親與舅媽有矛盾,要不要去舅媽家走親戚呢?

如果此時姥姥、姥爺在舅媽家生活,或者在託管部門親屬聯繫掛舅媽家名,亦或二老逝前如此。那就去走親威,而且要懷著一棵感恩心去走。

如果二老現住自己家生活,或掛自己父母名在託管部門生活,亦或二老逝前如此。那就應由舅媽家人首先來咱家走,後反禮。


五月景ldj


我家是母親和父親家裡的親戚有很大的矛盾,在我小時候,他們大打出手,更甚至母親讓父親和奶奶還有姑姑他們分別簽了斷親書,找人做的公證。


我這裡敢稱呼為姑姑,但是從小到大直到現在,母親都是讓我稱呼他們為仇人,每當坐公交路過姑姑家附近,她都會指著姑姑家所在的樓問我,那是誰家,我必須要回答:那是我家仇人。


事情的對錯,早已無從得知真相,從母親的口中,得到的只是一些辱罵的詞語,而父親回應我的,就是沉默。那時只知道,是因為一些財產糾紛,於是親情就這樣斷了。


小學時,奶奶去世前,我們一家三口去見了奶奶,父母也表示了和解,直到奶奶去世,辦完了白事,各回各家。如果不是母親依舊讓我稱呼姑姑為仇人,依舊不讓我們互相來往走動,我還真的以為一切都已經完美解決了。印象很深,母親和我說,有些事,面子上過得去就行,不能讓別人挑出我們理。


不能讓人挑理,不能沒有面子,不能讓人背後說閒話。這是母親為人處世的原則,為此,她能短暫放下成見,卻依舊恨著。


父母的恩怨,自有他們的處理方式,我們為人子女的,改變不了這些,讓人更為糾結的是,當你年齡變大,知曉是非因果後,明知道他們做的不對,依舊是什麼都改變不了。


三年前,我爸偷偷帶著三十多歲的我,去了大姑家,那是我從小學奶奶去世了之後,第一次再見她,癱瘓在床上,陌生的臉,我喊了一聲大姑,走的時候,她看著我爸,哭了。


那也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她。


九思品文


在我們家,爸媽跟誰關係好,我們作為子女的就跟誰親!

我媽媽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也就是說我有一個舅舅,一個阿姨!由於舅舅常年在外地,我媽跟舅舅關係一般,平時很少聯繫,所以作為子女的我們自然而然的對舅舅很陌生!我記得我還小的時候老媽和阿姨關係特別好!兩家之間經常走動!每次寒假,暑假我都會到阿姨家住幾天!我和表姐的關係也如同親姐妹一般!但是自從我外公生病後,我媽和我阿姨之間的關係就僵硬了!

那時我上高中,外公得了半身不遂!要每月輪流住到我家和阿姨家!一開始外公先住阿姨家,滿一個月後老媽就趕緊把外公接到我家來!誰知把外公接來後,我媽竟得知我阿姨一天就給外公吃一頓飯!也許是外公在阿姨家受了委屈,居然把阿姨借錢沒還的事也抖了出來!外公說阿姨在他生病前借了幾萬塊錢,到現在都沒還!聽到這些,我媽特別生氣,因為外公生病,每家都要出錢給外公看病,前前後後也花了不少錢!那時家裡沒錢,我還在上學,爸媽東拼西湊地湊了點錢去給外公看病!老媽氣不過,打電話質問阿姨,問她為什麼不在外公生病時把錢拿出來治病!結果阿姨直接說外公老糊塗了,說自己根本沒拿他的錢!

因為這事之後,阿姨乾脆不來接外公了!一直拖到50天左右,阿姨過來了,說最近太忙了,都忘了接的時間!結果外公死活都不願意去阿姨家住!對於借錢一事,外公更是當面和阿姨對質!阿姨一口咬定錢還過了,說外公自己記錯了!而外公則氣的在那賭咒發誓!

中間的過程我就不細說了,最終就是阿姨承認了那筆錢的存在!後來外公病情加重,人也逐漸失去意識,最終在我高中畢業後去世!

連續好多年我媽都和阿姨不來往!作為子女的我們自然跟父母統一戰線!我是這麼認為的,如果父母這輩關係不好,下一輩關係也好不到哪去!與其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不如就此作罷!除非父母要求我這樣做,否則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哪怕對方德高權重,都跟我關係不大!


芊芷芋


我有三個舅舅,三個阿姨,因為給姥姥姥爺養老的事情,媽媽和三個阿姨也是矛盾很深,媽媽姐妹四人扛起了給二老養老的責任,而對於不管不顧的三個舅媽,簡直就是恨之入骨。


但是每到過年,我的媽媽都會給我準備好四樣年禮,讓我去給舅舅舅媽拜年,而且禮物還十分的要好,我有些不解的問媽媽,為什麼和舅媽關係那麼不好也要我去拜年,媽媽說出了兩點理由,讓我恍然大悟。

媽媽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尤其是七個孩子更是吃不飽飯,三個舅舅很小就在家裡幹活,一成年就擔起了養家的重任,尤其是在媽媽結婚之後,家裡有什麼活,喊幾個舅舅過來幫忙,就連就連舅媽一樣,有呼必應,人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了過去。



第二點就是舅舅是媽媽的親兄弟,但是舅舅畢竟是和舅媽一起生活,平時倒也無所謂,可是過年過節,舅媽的侄子外甥都去拜年,而舅舅的侄子外甥都不過去的話,會讓人小看舅舅,讓舅舅撐不起門面。

聽懂了媽媽的話,生活難免會出面矛盾,親兄弟姐妹也是如此,但是不能讓矛盾沖淡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我是焱垚


唉,今年正月初三和弟弟拌嘴啦。為得打牌。而且我還沒和弟弟一桌,他倒插話說我,搞得我火帽三丈,兒子也和我一起去了老弟家裡。吵完嘴,我氣哭啦。兒子喊他舅舅過來問。老弟乖乖說了。後來我還是氣不過。自己開車連夜回長沙。兒子在車上勸了我好久。唉,估計兒子再也不會去他舅舅和外婆家了。我比老弟大七歲。小時候都是我這做姐姐管著他,從小帶他。好吃的好玩的更是給他。結果結婚以後就這樣對我。。氣死我啦。想起就氣人。我父母都健在。借給弟弟五萬,五年了還沒還,問他要沒有,問弟媳,她說,她不管。初三我們大家都起來吃完早餐啦。弟弟一家都沒下來,起來都是坐床上玩手機,我們也無所謂,大家心知肚明。沒什麼好說的,說出來都沒什麼意思。父母願意累就累吧。他也是父母的孩子,你不心疼。我也不敢多疼。呵呵呵。父母也是偏心兒子洛。沒法說。只有少去或者不去。


用戶8192361437845


我覺得這種情況還是不要去走親戚了。

我婆婆和他弟弟也是這種情況,這幾年可以說婆婆跟本不和她弟弟弟媳見面。但過年時如果我們不去舅舅家她也會不高興,因為老外公還在,所以過年時一般都是我和老公去,算是全了外公和婆婆的面子,大伯一家也是不去的。

我覺造成這種局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舅媽,她跟舅舅想要嫂子的店子,結果轉給了另外一個親戚,所以舅舅可能氣不過,然後打電話給在鄉下的公公婆婆,口口聲聲說以後再也不親戚不是姐弟了。之後婆婆公公去舅舅家就不受歡迎了,舅舅舅媽都是板起臉,也不叫姐姐姐夫了。再後來公公也不去了,平時婆婆會時不時去送飯給一個人在家的外公,過年就等舅媽一家回孃家再去看外公。

在我看來,對父母不好的人,我們又何必去來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不就是你對別人好,別人也對你好嗎?我們之所以還和舅舅家走動,是婆婆要求全她和外公的面,等外公百年後也許真的不走這門親戚了。


陽光說成長


父母之間的矛盾,孩子們不要摻和,老一輩的恩怨不要影響下輩的情緒,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學會尊重人也是一門學問,在我孩子很小時,我和老公弟媳不和,經常鬧矛盾,可以說水火不容,我和老公弟媳性格都很強,其實弟媳人不壞,就是耳根軟,聽不得別人嗦,雖然我們之間有矛盾,但,我對兒子說,媽媽雖然不和孃孃說話,但那是我們大人之間的事,她是你孃孃,你該怎麼叫就怎麼叫,十年我們兩妯娌都不說話,後來叔子搬走了,就更沒有怎麼來往了,後來,叔子老親爺過世,老公要我一起去她家一趟,我說,不去,要去你和你兒子去,這時兒子說,媽媽去一下吧,活人不記死人仇,去了如果她態度好,就算了,如果態度不好,轉身就走,聽了兒子的話,我們一家三口就到她家裡去了,還好,弟媳還蠻熱情,因為兒子的一句話,我們妯娌之間冰釋前嫌,把先前所鬧矛盾也解開了,一家人必定是一家人,小孩子不要摻和大人的事,尊重上輩也是道德規範的一個方面,


玉米178304546


不知道題主說的這個很大的矛盾指什麼,在我看來如果不是相互謀害大打出手都不算太大的矛盾。在大家庭中,總會因為這樣那樣的摩擦讓親戚間出現芥蒂和不快。


說一下我家,客觀的講,我媽,我舅,我姨都是老實人,人品不錯,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我媽覺得自己作為姐姐忙前忙後從弟弟妹妹結婚到生子一直在付出,一直在照顧卻不被理解,我大舅覺得姐姐家條件幫一把是應該的,幾年前蓋飯沒借給他錢就疏遠了很多,妹妹覺得姐姐的確不錯,但是我爸爸的脾氣太臭。


這幾年姥姥姥爺去世後的現狀是,姊妹兄弟之間走動少了,現在大家都是做爺爺奶奶的人了要照顧自己的家庭,也懶得爭論相互走動惹來不愉快。


這事我怎麼處理的?第一,勸我媽放平心態,舅舅,阿姨來了就熱情接待,不來也不用生氣彆扭。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之前的付出白費了,付出是自己的選擇不必懊惱更不能要求別人處處心領這份情誼。讓自己坦然快樂些,這是我們這一代要引導父母的。


第二,有時間(不必各個節日)的情況下去看望下阿姨和舅舅。儘管大家庭再不斷分成小的家庭但是我們這一代,該有的禮貌和情感不能太計較。我爸前年和姨夫一起喝酒時吵起來了,我一覺得合不來可以不在一起,因為維護自己爸爸就產生恨意或矛盾完全沒必要。

讓我們年輕人一起做家庭中的粘合劑,做那個快樂的因子,而不是火上澆油。


花椒柵欄


理論上晚輩的可以去,但是要禮尚往來吧,來而不往非禮也。所以看你的老表們願不願意回頭看看你媽。

再者“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所以如果彼此間貧富差距太大,也可能走不長。原則上是禮尚往來。

我媽就出嫁的時候,舅們來過一次,之後直到我媽去世他們都沒有來,當然我家很窮,吃低保一直。我長大了,去舅家一次,他們還是沒有過來我家,所以我也就不去了,沒意思。


星雲之fighting


就這個問題談一下個人看法:我覺得老一輩的恩怨不應該延續到下一代,作為晚輩的你應該從中起到一個潤滑的作用,當然這事不能著急,隨著年齡的增長相信作為家長的她們會慢慢釋然的,這個時候你在繞著彎的從中撮合相信就會水到渠成了。現在的你不管用何方法都要去給舅舅舅媽拜年維持住往來的關係,到時也會比較自然了,我的母親曾經也是和我的大舅媽有過矛盾,互不來往,我亦然顧我的去舅媽家吃飯給舅舅舅媽買東西,有時間去幫他們幹活,我的母親也是支持我的 後來我就經常在我母親面前時不時的提起大舅和大舅媽,母親心裡也有了一些釋然了,我就說大舅身體不太好想和你見面,母親聽說以後馬上就去看了大舅,其實大舅啥事也沒有😄😄,母親的到來,大舅媽也很高興,從此兩個老太婆冰釋前嫌,和好如初,後來大舅媽病了,我母親每天都要去看,直到大舅媽去世。(大舅在大舅媽走後一個月也相繼去世)母親好久才走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