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欢坦言现在还在后悔:“快乐教育”这场骗局,你还要相信多久?

提到刘欢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演唱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到现在依然非常流行。

同时作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讲师,他的课更是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欢,几乎场场爆满!

如今他更多的是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在一些歌唱类节目的比赛中。

家庭和睦、事业有成,可谓是人生的赢家!

然而在提到对女儿的教育方面,他至今后悔之前所坚持的“快乐教育”。

他说:“我女儿音乐品味其实挺高的,我有点后悔没强迫她小时候学音乐,她的音乐感悟力特别好,有时候还给我们挑刺。每次我都问她怎么样?她说挺好的,总体上挺好的。”

连袁娅维也感叹刘一丝的感悟力挺好的。

刘欢坦言现在还在后悔:“快乐教育”这场骗局,你还要相信多久?

刘一丝小时候喜欢弹琴,但不喜欢练琴。

而崇尚快乐教育的刘欢和妻子就没让孩子坚持学,所以每次刘欢谈到女儿时,语气里总会带有惋惜之意。

刘欢是众多崇尚快乐教育的家长中的一员,怕孩子不快乐,所以就没逼孩子一把!

快乐教育不等于快乐就好

很多家长要给孩子所谓的快乐教育,通常为以下几种:

孩子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

孩子坚持不下去,那就不学了

太辛苦了,还是算了吧

...

很多家长认为的“快乐教育”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孩子是否感兴趣、能不能坚持来判断孩子是否快乐的依据,然而,我们试问下,一个几岁的孩子,耐心和耐性能有多大,专注力能有多高,持久性能有多长?

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包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改革,但是还上升不到快乐教育,因为这是必须要完成或接受的一个过程,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所以无论再苦再累,也会让孩子坚持。

所以,快乐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孩子参与,还需要家长引导、监督,是掺杂了一定的“狠心”在里面的。前提是经过孩子选择或者同意的!

我们通常会很羡慕,长大后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那么试问下:

这些人能够一直保持快乐吗?


这些人不需要努力吗?


这些人没有遇到过瓶颈或困难吗?


这些人没有想到过放弃吗?

我想答案绝对都不是否定的,

很多人都放大了快乐,而忽略了教育。

真正的快乐教育,不仅仅是在乎孩子的感受,而是孩子内心是否有成就感,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才是快乐教育的精髓。

优秀的孩子,父母都带着一股“绝情”

之前介绍过郎朗的故事,在2岁时,因为一部《猫和老鼠》让他和钢琴结缘。父亲也看到了自己儿子确实有这方面的天赋,于是不惜辞掉公职,带他来到北京拜师学艺。

因为学琴,郎朗失去了童年的生活,与母亲将近10年没有见面,被父亲狠狠暴打...,谁能说这是快乐的教育?正是因为自己选择了这条路,父母逼迫着你坚持下去而已。

刘欢坦言现在还在后悔:“快乐教育”这场骗局,你还要相信多久?

最终郎朗通过不懈的努力,达到了自己的人生高峰,从最初对父亲的怨恨也变成了感激。

央视主持人董卿,给人的感觉是腹中有诗气自华。镜头前的她给人的感觉永远是谈吐自信、气质如兰、出口成章,这种气质和能力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练就的,来自于小时候父母对她的严苛教育。

从开始学习认字的时候,父亲就每天监督她背古诗、抄成语,而且还要检查。小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直接从四年级跳到了初中。上了初中,父亲还要每天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这些世界名著并且摘抄精美的句子。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她慢慢喜欢上了阅读。

曾经无比讨厌严格的父亲,如今却万分感谢他!

刘欢坦言现在还在后悔:“快乐教育”这场骗局,你还要相信多久?

你所看到的优秀成功的人,背后大多站着一位或者一对狠心的父母,关键时刻逼着自己不断往前走,直到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教育一定掺杂着隐忍、痛苦成分

很多人说人和人的起跑线是不一样的,很多孩子从小就被送出国,接受国外的顶尖教育。

然而尖端教育,并不意味着安逸、快乐、放松...

之前介绍过英国的贵族精英教育,但事实是孩子们平时安排的课程并不轻松,体育、马术、艺术、文化、戏剧...。

刘欢坦言现在还在后悔:“快乐教育”这场骗局,你还要相信多久?

老师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安排,把孩子们推出他们的舒适区,让他们去冒险,因为一旦他们只做自己感到舒服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再学到新东西。

日本的教育一向以严苛著称,而这种严苛从幼儿园就已经体现出来,孩子们清晨赤脚跑步、自己收拾书包碗筷、静坐课,甚至冬天故意把门设置成不能自动闭合,为的是让孩子们体验到寒冷,能够记住随手关门。

刘欢坦言现在还在后悔:“快乐教育”这场骗局,你还要相信多久?

没有一种教育是完全建立在快乐基础上的,都带着隐忍、痛苦成分。

而在回到中国的教育上,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学生,绝对也不是靠一两天的努力就能金榜题名的,而是积累了几年、十几年,厚积薄发,才一举高中的!

刘欢坦言现在还在后悔:“快乐教育”这场骗局,你还要相信多久?

没有谁一出生就是天才,即使是天才,也需要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所以想要成为优秀的人,一定要经历痛苦、隐忍。

快乐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不断追求、体验更深层次的快乐,而不是表面上的开心、舒适。

如果父母真正的爱孩子,就要为孩子做长远的打算。

初为父母,我们和孩子一样,要学习的还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