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中青帝,赤帝,白帝,玄帝,黄帝分别是谁?

用户535346321715


黄帝指的是轩辕氏,赤帝(一般称作炎帝)指的是神农氏,青帝指的是太昊伏羲氏,白帝指的是少昊,黑帝指的是颛顼。

燧人氏,又称“燧人”,三皇之首,河南商丘人,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燧人氏的神话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况。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传正月十六为伏羲氏生日,我国甘肃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节。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断肠草”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颛顼,约公元前2514年-约公元前2437年,姬姓,本名乾荒,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又称黑帝或玄帝。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帝喾,姬姓,名俊(一作夋),自号喾,生于高辛(今商丘市高辛镇)。帝喾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位著名部落联盟首领,春秋战国后,被尊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也是《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其祖父玄嚣,是黄帝正妃嫘祖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母亲是握裒,帝颛顼是其伯父。15岁受封为辛侯,故号高辛氏。帝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帝喾受禅即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尧帝,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五帝"之一。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都于蒲阪。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尧帝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舜帝,舜,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传说姓姚,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地一说在姚墟(在今山东菏泽);治都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受尧的"禅让"为有虞氏首领。尊号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


晴天儿991


五帝是源泉于上古的五名杰出君主的传说。神话故事中他们分掌穷苍的四方一中,他们分别是: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高辛、北方颛顼、中土黄帝。而正史有记载的是:黄帝、颛顼,高辛,而太昊在神话传说是三皇之一,由于时代很为久远,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也未将其介绍纳入本纪,在中古东汉晚年道教立教后被奉为青帝。各帝分述如下…

一、太昊

太昊山海经叫太皞,易经叫包牺氏亦即上古神话的三皇之一的伏羲皇。

伏羲皇是出于何时?普遍认为:三大在线百科均认为伏羲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圣王,按此来说,也就是太古时期的人物。考古学规定,旧石器时代最迟不会晚于15000年前。也就是说伏羲距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足足先了10000万,难怪司马迁不敢为其作本纪了。用太史公的讲法是三皇之事太过遥远了,他很难寻觅得确证。


最古老的神话中,伏羲与女娲是创世神,他们的传说古于后来的创世神盘古。易经说了一个对中华民族影响极为深远的故事:在伏羲皇天下之时,长江(一说是黄河)忽然浮出飞天龙马,背负河图赠予伏羲,皇得启示,始作八卦,是为易的本源。飞天龙马不可得,但可以理解这个是飞天器(ufo?)…伏羲开启了华夏人文之源,对后世子孙作用极大。

二、炎帝

准确而言是指神农,因为炎帝是指一个族系的君主,共有十余位,而第一位叫神农。在上古神话,神农氏亦是三皇之一。神农姓姜,显然这是个源于远古的母系社会,然姜的上面为一个羊的象征,显然这个氏族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

炎帝氏族然后迁徙至长江一带,成为这个地区的的统治者。神农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尝百草”发明了中医与中草药,至今中医药还是被人所用。


三、黄帝

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轩辕,出世就可以说话,非常聪明,当黄帝成人时,神农氏已经衰老,管治不了天下,各诸侯纷纷你侵我伐,民不聊生,其中有九黎部首领蚩尤最为凶悍。

黄帝以众望,率军队与炎帝部落在阪泉开战,双方较量了三次,黄帝军打胜仗。而蚩尤不服,起兵再战黄帝,双方并于涿鹿展开终极一战,蚩尤率九兄弟,其个个身高九丈,铜头铁臂,能呼风唤雨,飞沙走石。开始时将黄帝军兵杀得死伤惨重,黄族军兵个个颓丧而心中恐惧,眼看就要失败灭族之时,突然天降环形状又发出万度光芒之圆器,在环状物中走出一神女,自称是九天玄女…传黄帝兵法与神物,黄帝立刻明了兵法,并以奇门遁甲之生门杀出,又命神女所赐的应龙喷出烈火烤融铜头铁臂,又命旱魃展神通令风雨消散,黄帝亲坐中军,又以夔牛的皮造成战鼓擂动,其声威震千里,黄族军兵听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终于大败九黎。黄帝终于成为天下的共主了。



四、颛顼

颛顼为黄帝的儿子意昌之子,就是帝之孙,是道教的北帝即西游记中的荡魔天尊、祐圣真君。在西游记中其一名执殿(门卫长)王灵官就可以与猴王打个平手。

相传北帝很有智慧,教化民众,周边诸侯都归附他,颛顼的国力范围:向北到达了幽陵(即现时的北极圈),南边到达了交阯(即现时的越南、老挝),西边去到流沙,东边到了蟠木(琉球一带)。司马迁的史记说:颛顼帝国凡是日月光芒所到之处的诸候,均来归属,用现在语言便是“日不落帝国”…

五、高辛

高辛是黄帝之子玄嚣的孙。即大名鼎鼎是帝喾,高辛出生便非常灵异:刚生下便说自己的名字叫喾,高辛的主政是以仁德为重,其关爱黎民百姓困苦,慈爱又笃实,道德以自身做起而以此教化天下,聆听百姓的心声而施行政事。 史记记载其道德修维就如广博的穷苍一样浑厚无垠。高辛是继黄帝后,华夏古民心里最为仁爱的领袖,其光辉尤如星月艳阳,所能照耀的地方均如沐春风。


洪范书斋


1、东郊青帝  配帝:宓羲  从祀官:勾芒 从祀星:岁星 另有从祀:三辰、东方七宿

2、南郊赤帝  配帝:神农氏 从祀官:祝融 从祀星:荧惑 另有从祀:三辰、南方七宿

3、南郊黄帝  配帝:轩辕  从祀官:后土 从祀星:镇星

4、西郊白帝  配帝:少昊  从祀官:蓐收 从祀星:太白 另有从祀:三辰、西方七宿

5、北郊黑帝  配帝:颛顼  从祀官:玄冥 从祀星:辰星 另有从祀:三辰、北方七宿

儒家说

中央黄帝含枢纽

东方青帝灵威仰

南方赤帝赤熛弩

西方白帝白招拒

北方黑帝叶光纪

史家说又分五种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青帝太昊,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玄帝


16号仓


一、东方青帝一一木神,太昊伏羲氏,木青龙;二、南方赤帝一一火神,祝融氏,或指炎帝神农氏,火朱雀;三、西方白帝一一金神,少昊金天氏,金白虎;四、北方玄帝一一水神,共工氏,或指颛顼高阳氏,水玄武;五、中央黄帝一一土神,轩辕氏,土麒麟。


老郝168254691


五帝原指五方上帝,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后演变为指传说中的五位部落首领:

黄帝(轩辕)、青帝(太昊)、赤帝又叫炎帝(魁隗)、白帝(少昊)、玄帝(颛顼)


跪射俑


我觉得的吧……仅凭自己掌握的知识,不用查百度,不用在网上临时搜罗答案,不用复制粘贴的方式,还能洋洋洒洒用几百上千字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一定很牛逼!反正我是不行,我专门去百度上问了问这个问题,你别说,网上的资料还挺全......


小陈是呆子


“五帝”中青帝,赤帝,白帝,玄帝,黄帝分别是谁?

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同一个信仰体系里面的神袛,虽然后来道教的确给他们全整合到一块了,总算给了个名分。

天帝有五个,称为五方天帝:

东方青帝太昊(伏羲)

南方赤帝炎帝

西方白帝少昊

北方玄帝颛顼

中央黄帝轩辕

作为上古帝王,他们都被认为是真实曾存在过的人物,只是后来获得了这五个方位的神格。

道教整合之后,他们被称为五方五老天君,获得了更为高大上的称号:

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

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

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

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

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这五位被认为是道教三清以下的最高神。(帝变君)却相当于降了一级。


松山五哥


青赤白玄黄五帝

青帝:太昊伏羲

赤帝:神农炎帝

白帝:少昊

玄帝:玄帝颛顼

黄帝:轩辕黄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