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在英國僅有7%的人接受過私立學校教育。這些學校學費昂貴,精英薈萃,被稱為貴族學校,據統計,2019年有9,585名中國大陸學生(其中80.4%家長未陪同在英國)和超過5,000名香港學生就讀英國的私立學校。什麼魔力吸引著那麼多的中國高資產家庭放棄國內的教育,花巨資讓孩子入讀英國私立學校呢?

BBC探究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差異的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學校互換-階級差異),透過公立學校校長Joe及她的三位學生(Nazh、Qasim 和Brett)到私立寄宿學校進行一週體驗的感受來認識一下英國的私立學校教育。在本文我們稱私立學校沃敏斯特為W校。

《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紀錄片講述的是英國私立學校沃敏斯特中學和公立學校貝姆羅茲互換學生、互相體驗生活的故事。


校規嚴苛


在英國每個私立學校都會有自己的辦學方針和風格,不論學生的家境、地位如何,都必須嚴格遵循學校的傳統和制度,W校也不例外。

如:

”熄燈後和課堂上不允許使用手機。”

“女生不允許化濃妝,穿短褲或散開頭髮。”

男生必須打領帶,穿皮鞋,扣好襯衫第一粒紐扣。“

。。。。。。

而對於這些規則的制定者校長Mark卻認為,設立這些規定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整裝待發的步入社會。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W校實行小班制教學,每個班15人左右,老師關注每個學生,並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輔導。同時要是學生課上開小差,講話,睡覺等都會被老師發現並制止。如果違反紀律第二次,老師是有權利把學生趕出教室。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英國私立學校,並不是你有錢就能入學,學生除了面試外,還需要有優異的成績。在W校,大部分的學生成績都在A以上,只有很小一部分是B。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嚴苛的管理制度和規律而充實的日程安排,讓學生們養成了認真上課的習慣,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敬畏規則的習慣,積極向上的習慣……這些習慣,總結出來,就是自律


公立學校校長Joe 第一天就感嘆這裡的學生走路很瀟灑淡定,都走著冷淡風的“牛津步”。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重視個體發展


在W校,校長會定期與學生一對一談話,兩代人彼此溝通,答疑解惑。同時校長Mark還會親自面試新生。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在面試中,校長會問學生“你能為這個大家庭做出什麼貢獻”。通過對話,讓學生了解自己,說出自己的優缺點。而校長也會肯定學生的優勢,同時鼓勵他們勇於嘗試與突破,並與學生一起探討如何變得更好的方法。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每週一校長主持早會,並獎勵有突出表現的學生。校長Mark認為集會的意義在於培養學生的行為規範,為學生的成功慶祝。定期舉行集會,能培養和加強孩子的意識。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以此同時校長會邀請名人到校給學生們做講座。學生很輕鬆的就能與各界名人接觸,無形中也給了孩子們暗示,你也能成為這些大人物。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重視素質教育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在W校,有多達42個課外活動任學生選擇。目的是推動學生們課後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嘗試不一樣的東西,就算失敗了,也沒什麼,至少嘗試了,失敗了也會重新站起來。


三位公立學校的學生,他們在課外活動中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結束後都表示非常喜歡這樣的課程。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定期舉辦社交宴會,儀式隆重,每位學生都需要盛裝出席,參與其中,學生感到被重視及被認可。校長Mark希望學生能夠在宴會上游刃有餘,談論各種活體,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校老師及校長的傾聽與重視,不斷地增加了孩子們自信心自尊心。讓孩子們隨時在任何場合都能很好的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被譽為一開始就贏在人生起跑線的英國私立學校的孩子,佔據著英國社會80%的要職人員:66%的高等法院法官、50%的高級醫生、38%的倫敦奧運會英國獎牌得主、33%的國會議員,另外,牛津劍橋學生中有一半來自於他們。私立學校的孩子無疑是讓人羨慕的孩子。

BBC公立與私立學校差異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

影片中英國公立學校三位學生及校長的體驗感受,讓我們對英國的私立學校教育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那麼英國的私立學校為什麼被稱為精英學校?為什麼那麼多中國家庭願意不遠千里讓孩子入讀英國私立學校?我們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發呢?


我們從ISC發佈的2019《英國私立學校報告》對英國私立學校的情況進行深入的瞭解。

每年,英國私校協會(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簡稱ISC,成員皆是優質私立學校)都會對成員學校進行調查,併發布一份《英國私立學校報告》。

2019年的年度報告基於2019年1月的數據,1364所ISC成員學校參與了調研。涉及了全英國一半以上的私立學校,學生總數佔英國所有私立學校總數的80%。


英國私立學校在某些學科表現優秀,包括科學、數學、現代外語、古典文學、音樂與戲劇等科目。舉例來說,雖然參加A Level考試的學生只有16%來自私立學校,但通過高數的學生中,私立學校佔30%;私立學校有50%的學生能在化學課程中達到A*/A,但公立學校只有不到30%;私立學校有70%學生舞蹈課程達到A*/A,而公立學校不到25%。


從紀錄片《School swap—the class divide》(學校互換-階級差異)及2019 ISC《英國私立學校報告》我們可以看出,英國私立學校的孩子之所以能夠成為精英,以及他們幾乎佔據了整個國家的上流社會,跟學校的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中國高淨值家庭願意支付昂貴的費用讓孩子入讀英國的私立學校。


當然,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學校,是多方面因素綜合的結果,尤其還涉及到了家庭的經濟狀況、父母對孩子未來的考量以及孩子自身的個性特點等。但從中我們仍然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1. 培養孩子的自律,讓孩子保持“隨時做好準備”的狀態;
  2. 傾聽與關注比冷冰冰的獎懲制度更有用;
  3. 建立自信的要點在於成就感;
  4. 培養孩子的關鍵在於燃起他們的內在驅動力;
  5. 引導孩子瞭解自己,越早越好;
  6. 讓孩子多接觸新事物,多嘗試,學會從失敗中站起來;
  7. 通過戶外運動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集體榮譽感。


英倫雲小學課程是由英國資深教育專家根據英國小學大綱設計,由英國持牌教師教授的,專門針對5-12歲母語為非英語的小朋友的英國小學全科課程。所有課程均以英文進行授課,讓學生在英語語言、知識和能力達到英國同齡小朋友的同等水平。

如果您的孩子想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教育,未來有初高中留學計劃或者希望進行國際學校課程銜接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