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桑养蚕的创业者或成功者吗?能否传授一些相关经验?

用户94205962031


作为蚕桑行业曾经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你的这个问题,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也算是给你一些参考

我国栽桑养蚕的历史相当悠久,种桑养蚕曾一度是与种植粮食一起持平的古代农业的重要支柱,我的家长一直以来都有栽桑养蚕的传统,农村从业人口众多,蚕茧收购,缫丝加工等产业链条齐全,所以养蚕一直都是我们这里农民重要的致富手段


养蚕根据地区的不同分别有三季和四季之分,每一季短短几十天就能够从蚕种孵化到蚕茧化蛹,摘下蚕茧变卖就能够换成钱,可以这样说,在农村,如果是传统农业的话,可能再也找不出一种这样来钱快,效益高的工作了,很多人看到了养蚕的好处,纷纷栽种桑苗,开始养蚕


请点击右上角红色内容关注【玩味乡村】,了解更多乡村趣事趣闻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养蚕也不例外,如果是从来没有养过蚕,没有任何经验的话,我们不能光看到养蚕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收益也还可以就头脑发热,盲目的开始养殖,要知道高收益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风险,所以请耐心看完我接下来分享的内容,再来决定是否要从事这个行业

一,既然要养蚕,那么蚕总要吃东西,这就牵涉到桑树的种植

栽桑养蚕永远都是连在一起的,缺一不可,那么要多少桑树才能够满足蚕的需求呢,我们以一家普通农户为例,养殖一至两张蚕种的数量,至少需要三至五亩地的桑树供给桑叶,一季按则中价格35元/g计算,能卖个几千块钱,四季也就是大约1.5至3万块钱,对于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这个收益加上一些其它收入,勉强也还算是可以了,如果要想扩大收益,那么就要相应的扩大桑园种植面积,增加人手,这个增加的比例跟投入多少呈正相关性

二,蚕是一种比较娇气的生物,对于外界环境的刺激相当敏感

养蚕的棚室不能有任何烟气(包括香烟,旱烟,蚊香等等),蚕棚周围至少五百米范围内不能喷洒农药,这两种气味一旦散发,蚕一沾上就死,当年下乡指导技术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蚕农养一季蚕全军覆没的情况,有时甚至马上就能结茧了,结果全部死完一个不剩,所以当年因为一些农户技术不到位,我见过太多伤心的眼泪

三,养蚕是一项劳动强度很高的工作

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的一两个星期,它们食欲大开,食量特别大,必须要及时的供应它们桑叶,不管刮风下雨,风吹日晒都得到地里采摘桑叶,家里如果是一两个人的话,基本上要连轴转,人手不够干养蚕这个事够呛

个人要想创业养蚕,一是技术要过关,二是要有足够的桑园,三是要有足够的人手,除了我以上说的几个方面以外,当地有没有养蚕的传统?有没有蚕茧专用物资销售点?有没有蚕茧收购点?这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这些都齐备,那么可以先试养一小部分,在慢慢扩大规模,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我的建议是请慎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果觉得有用,可以点一个关注,如果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玩味乡村


家蚕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养殖历史了。蚕丝制品以其特有的保健功能,受到全世界人们的追捧。前些年养蚕因其,用工量大,蚕儿容易生病等因素使其投入产出比不高,使人们纷纷放弃养蚕!现在采用的是工厂化半工厂化,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养蚕方法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再加上现在有了抗病高产的桑蚕品种,使蚕茧的产量有了保证。现在的桑蚕产业又焕发了生机。

至于养蚕技术,虽然人人都能养蚕,但也是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的。你养蚕少了没有什么效益,养蚕多了是必须得聘请一个懂技术的人给你指导,否则一旦蚕儿爆发疾病,也会血本无归。

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研究制酸奶


说到养蚕,在我们昆仑镇,四十多年前,年轻我什么也好干,我在林业队当技术员,工作轻,从外地弄了些蚕蛹,当时我妈帮我养,别看小东西,不住嘴呀,那时挣公分。我家养着猪,全靠卖猪过春节,春季养蚕,当时说财够站收,这不三座山的桑树我割了不少,蚕茧送财够站时,领导说我们公社养蚕很少不收,这不三四十天工夫白费了,学会了养蚕。


用户6749300950


养蚕确实容易,只要你注意消毒,桑叶上不要过多露水,这样蚕宝宝就没有大问题。不过现在好像国家不像以前那样收购茧子了。你如果想做这方面生意你要调查你们当地的蚕丝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