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的范仲淹故里


今天去鄒平的一個叫長山鎮的地方,無意中發現這裡竟然還是范仲淹的故里。不禁嘖嘖稱奇,這裡到濟南不過八十公里的距離,怎麼就從沒聽說過呢?是天下之大,還是我孤陋寡聞呢?


鄒平的范仲淹故里


中午酒足飯飽之後,興致高漲 。在朋友的帶領下,來到這處範公的祠堂。遠遠的就看到寫著“先憂後樂”的牌坊。思緒似乎一下子飛到中學時代的那篇《岳陽樓記》。唉,這可是語文考試經常要出的題目啊!

鄒平的范仲淹故里


祠堂門前有一顆無比碩大的槐樹,被稱之為“宋槐”。在樹下駐足良久,不禁覺得歷史的滄桑和飛逝。1000年過去了,樹依然,人卻不依然。歷史不僅僅是靠書本來承載,也要靠這些宋槐來承載啊!

鄒平的范仲淹故里


紀念範公的祠堂。我這才搞明白,范仲淹並非是出生在鄒平,而是後來隨母親改嫁到這個地方的。大概他的青少年時期都是生活在這裡,所以也算是故里吧!


鄒平的范仲淹故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有這樣的修養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你有這樣的思想境界嗎?范仲淹的文章不僅是一種文學,也是一種思想!在這裡,真的有一種被洗禮的感覺呢


鄒平的范仲淹故里



“然則何時而樂耶”?范仲淹的思想是先憂後樂,我們現在很多人的思想是及時行樂。孰是孰非呢?或許價值觀的不同,答案也就不同。但我覺得可以肯定的是,范仲淹的思想至少是高尚的,道德的。否則,人們怎麼會去紀念他,想念他——這位能夠首先為別人著想的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