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捲時代有連拍嗎?

無心冰冷的唇


膠捲時代有連拍嗎?

膠片時代的單反相機就已經非常成熟了!當然是有“連拍功能”的,而且連拍的速度對比今天的數碼單反可一點都不遜色呢!

例如下面的這款相機就是膠片時代的另類單反相機:canon F1

它創造性的採用了固定反光板設計(這種設計後面被索尼的a99、a99II借用),最高連拍速度可以達到9fps!是佳能專為1972年札幌冬奧會特別設計的產品。由於普通的膠捲只有36張,在它上面使用,4秒鐘一梭子就用光了。所以這款相機還有特殊的附件,可以使用它搭配特製的膠片倉,一次可以安裝100張膠片使用。

看看這造型,是不是很霸氣?

而到了1984年,佳能又在F1的基礎上開發了“喪心病狂”的F1 HS!

這款相機在F1的基礎上繼續改進,連拍速度達到了14fps!要知道現在的數碼單反最高連拍速度也就14fps呢。(1DX2,帶af、ae)

一個膠捲放進去,2.5秒就用完了,這是什麼感覺?

所以“連拍功能”在膠片時代就已經非常成熟了,只是大部分人在以前的時代燒不起膠捲,不可能像體育記者一樣很任性的玩連拍而已。


從耗子胖成豬


當然有,記得當時市面上好些的專業單反能到每秒14幅。

講個故事,親身經歷的事。80年代中期,我客串了幾個月的電視新聞記者。有一次國家廣播電視部的一個副部長到宜昌視察,那個年代所有來宜的貴賓都會安排到三遊洞景區遊覽,那次那位副部長也不例外,在從國家到地方眾多官員和媒體記者簇擁下,來到三遊洞的張飛擂鼓臺,在這裡可以上覽南津關西陵峽口,下瞰葛洲壩,副部長站好留影的位置,掏出一部卡片式膠片相機遞給對面的一個人,請他幫忙拍照,那人數一二三就堅定地按下快門,就聽相機唰唰地走片,急得副部長嘴裡哎呀呀地直讓那人趕緊收手。那就是一部能連拍的膠片相機。我當時扛著攝像機,離他們不到兩米,聽那聲音每秒不會低於10幅,估計那老兄把副部長相機裡的膠捲刷了一半,難怪副部長都急眼了。


劍齒虎008


70年代,我玩過海鷗4A,海鷗203的120相機,長城牌135等相機,長城牌135相機可以以上緊相機右底下旋鈕發條,按住快門,可以一次性連拍12張。那個年代膠片成本比較高,使用這個功能連拍比較少,據記載有用於航空連拍地圖。70年代的科技不能與現在比,現在相機的連拍功能十分強大。





解元3


當然有了。但不是所有的相機,至少純國產相機上沒有。別說沒有連拍,連卷片馬達都沒有。

比如尼康F3及FE2、FM2配備的卷片馬達,只要按下快門不鬆手,可一下將一卷膠捲拍完,然後快速倒片。那速度不比現在的慢。還有佳能的新F1等等相機,都有此功能。


春風64406


跟你說一下,在膠片時代,怎麼高速記錄數據。

我國核效應實驗,用一種叫八線示波器的電子記錄儀器,記錄介質是電影膠片,當起爆時,高速記錄開啟,瞬間會過幾十上百輻的。實際上膠片機時代,高速記錄的儀器是很多的。


洛陽smx0207


有的,不過,很多機型要另外買一個附件,叫winder,中文名叫電動卷片器或者叫電動拇指,通常是專機專用的,比如,美能達,佳能,賓得,尼康都有的,原廠的比較貴,香港麥士威(MAXWELL)公司生產的就比原廠便宜得多了,性能基本一樣。不過,麥士威的相機附件是不做理光的東西的,我曾經問過他們的設計工程師,他們認為理光是比較低檔的東西,他們不會生產配套理光的產品,連閃光燈熱靴的信號觸點都不設理光用的那個觸點的。

後期的機型,很多也有內帶卷片器的。

國內大概20多年前曾經出過一本書好像叫(相機附件)裡面有介紹當時比較流行的名牌閃光燈,卷片器以及一下古靈精怪的附件。


幸福使者859


有呀,我有一臺尼康F90,連拍速度每秒五張,這臺屬於中檔相機,連拍速度也屬於一般,比如F5的連拍速度又高出一檔。


討厭亂噴的人


有很多,一百多年前就有,用發條驅動,最快24幀,有連拍和單幀模式。用電池馬達驅動就更多了。我收藏有好多不同機型,現在還可以拍攝。


山林居士8


為了適應連拍,記錄更多的圖像,尼康F3 配有專門的大容量膠捲盒


星池1


有的!是電動手柄,可以電動過卷,很過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