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常听老人说“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什么意思?

生态乡村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的表象就是说小恩小惠可以令人感激,给多了反而变成了仇人。往深里看,不难发现人的恶性。这个典故不是说富人给予穷人的数量多,而是给予的次数多了,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依赖心理,别人给你好处,即使或多或少,但你已经麻木了,不懂感恩,反而认为他给你利益是天经地义的,是他的义务。

下面这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质是一样的:

有个人每天给一个乞丐10元钱,后来变成5元。再后来变成每天2元。 乞丐问他,你怎么给我的钱越来越少了。 他就说,之前我是单身,所以给你十块。有老婆了,只能给你五块。再后来我有儿子了,只能给你两块。 乞丐听了大怒说:你怎么能拿我的钱养你的老婆孩子呢!

这典故的道理对那些愿意做慈善的人是一种打击,毕竟谁都不想花钱不讨好,本来相安无事,倒因为资助而成仇人。别怪他们感叹“好人难做”!

所以,老农认为,乐于助人是值得鼓励的,但不能无原则无底线,只可雪中送炭,度过艰难后绝不锦上添花。社会也应该对那些忘恩负义的小人进行谴责,甚至打入“失信者黑名单”。

老农观点,仅供参考,服务三农,欢迎讨论。


农民更疯狂


一句古话"斗米养恩,担米养仇"道尽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恩怨情仇!

中国有句古话:“斗米养恩,担米养仇”。

意思是在一个人快饿死的关键时刻,你给他一斗米,让他活了下来,他会感恩戴德,把你奉为恩人;

可是如果你一直帮助他,他就会养成依赖,把你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一旦某天你没有帮助他,他会把你当作仇人。所以你的善良,需要理性的锋芒。

这种事情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举几个笔者所知道的例子,

1.广东企业家回报家乡,回老家建251所别墅送乡亲,却心寒的被逼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

2.感动中国好人丛飞,救助三百多贫困学生,自己家徒四壁。身患癌症后,丛飞的朋友求助之前那些被资助的学生时却被冷言拒绝!丛飞那时候的心一定是凉透的!

3.孙俪资助贫困学生一直到大学,却被状告上法庭,理由竟是:"你一直都资助我的,怎么突然就停了?我缺钱花了,不找你找谁?"孙俪当时留下的眼泪一定是苦涩的!

在这个世界上,善良换来的不一定就是善良,也有可能是邪恶,当善良没有了边界和距离的时候,那邪恶也就滋生出来了!

理所当然就成了被资助人的认为的"理所应当",这些人的心中已经没有了羞耻和惭愧,有的只是"你应该!"

还有一句古话:“帮困不帮懒,救急不救穷”

在别人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时候,帮他一把让他渡过难关,他会感激不尽。如果帮懒救穷,只会让对方贪得无厌,更加依赖你,就像填一个无底洞,最终把自己拖垮。

所以,善良必须要有理性的锋芒!

不懂感恩的人,根本不值得去帮助!恩将仇报的人,把你的好心当成了狗肺!他们配不上这些资助人的真心!

我们的善良和真心一定要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他们的无助、贫苦、困难只会用自己的肩膀去抗,当有人伸手拉他一把时,他会铭记于心,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他人,这样的有情有义的人才是值得托付真心的。

小恩养人,大恩却会养"鬼"!

做人还是要知恩图报的好!莫欺了善心,忘了良心!


名叫星星的植物医生


这句俗语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给别人少许的帮助,他会很感激你,如果帮助的太多,别人的欲望就会越来越高。一旦你停止了帮助,他就会将你当仇人看待。

其实,现实当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譬如,我们村民组就有这样一户人家,因为家里有两位老人有病,生活比较困难,所以,每当有救济款的时候,村民组都会给他们发放。由此,他们家养成了吃救济的习惯。到了后来,他们家的两位老人先后病故,村民组不再给他们家发放救济款了。于是,他们家就不乐意了,先后数次找村民组组长大闹,并把村民组组长当仇人看待。

人的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记得在生产队的时候,农村有许多人都吃不饱。到了后来,包产到户,人们都能够吃饱了。于是,人们都说“过上了好生活”。但到了后来,人们感觉仅仅能吃饱并不是好生活。于是,开始骂娘,骂仅仅能够吃饱的日子如何难过等等。因此,欲望之壑是很难填满的。

去年中秋节,我自己花钱给公司所有员工都购买了两盒月饼,大家感觉很高兴。但整个一年,几乎所有的员工都没有给公司创造任何效益,于是,春节的时候什么也没发。这时候就有人不乐意了。说我“小扣”。其实,说我“小扣”的人根本就没有站在我的角度上去想想,我整个一年就没有获取任何经济效益,我中秋节给大家购买月饼的钱从哪里来?春节时还怎么好意思让我从家里拿钱购买礼品呢?

俗话说,狗不能喂得太饱,人不能对得太好。狗一旦喂得太饱了,它会反过来咬你;人一旦对得太好了,他会欲望大增。倘若你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了,他就会与你反目成仇。

当然,世界上也不乏懂感恩的人,也有人懂得“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不过,懂感恩的人与不懂感恩的人相比,还是会少一些。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总而言之,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几乎人人都能理解。希望所有人都要有一颗懂感恩的心,永远不要把恩人当仇人看待。


老胡说三农


其实这句话很好解释,意思就是“救急不救穷”,这根我们借给别人钱是一个道理,如果说需要钱上大学,需要钱做手术救命,这钱我们该借。但如果对方是需要钱买房、买车,那么这个钱可以不解,道理是相似的。

斗米养恩

斗与担只是个量词,并不能直接说是计量单位,之所以说“斗米养恩”,实际上告诉我们,帮助别人要适合而止,你在紧急的时候帮人一次,人家记着你的恩德。

老人们之所以经常念到这句话的原因,无非是告诫后背,帮人也要分帮谁,帮到什么程度,别人才会记得你的恩德。

担米养仇

而担米养仇,意喻,当我们帮助一个人一次时,他是感恩戴德的,但当我们多次帮他后,有一次不帮他,可能他就会记恨我们。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养成了靠我们帮助生活的习惯。这也就是开头我说的“救急不救穷”,而我认为另外一句用在这里更加贴切,那就是“救穷不救懒”,穷我们帮一把可能他就会变的富裕,但如果这个人懒,而我们又屡次帮助他,他依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当我们不再帮助他时,两者之间也就成了仇敌。

其实,在我看来,这句话阐述的一个道理就是,帮人与做人是一样的,都要掌控好尺度,不然坏事变得更坏,好事也变坏事。


新农志


斗米恩,担米仇是一个汉语成语,说的是一个人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你给他一斗米,就能救他的命,他就会非常的感激你;一个人在极度困难的时候,你给他一点帮助,就能帮他度过难官,他就会对你感恩戴德。而如果你一直给他吃的,一直帮助他,他会认为是理所当然,如果有一天你不给他吃的,不帮助他了,他会觉得你拿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他就会因此而怨恨你。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斗米,救了急。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富人接二连三的接济这家穷人,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也不去想别的办法,还是时不时的去富人家借粮食。富的一家碍于情面还是满足了他,有一次富人说:这样吧,我家里的粮食也没有多少了,这回给你拿去一担米吧(一担等于十斗)也不用还了。以后你自己想想办法,总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啊。穷人挑着一担米回家了。到家后,他就把富人的话和他媳妇学了一遍,他媳妇怨恨的说: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怎么以后还不借给我们粮食了呢,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斗米恩,担米仇”就是说:济人可一时而不可一世。可以去帮助人,但不可使其对自己产生依赖性之恶习。通过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做人要知恩图报,不能恩将仇报的道理。


百姓杂坛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指如果别人在危难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可如果给人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了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后,挣了一些钱,村民向他借钱,他认为乡里乡村的,谁没有难处,借点就借点吧,慷慨而借,救人危难。但是慢慢地村民认为朱之文钱来的容易,而且又好借,就接二连三的向他借钱,多的甚至五次六次,借的数额也越来越大,有的借三十万,有的要车,大衣哥都无奈了,只能不借了,但借出去的钱不知啥时还了?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人在最危难的时刻,你给他斗民,他会感激你一辈子,但你救穷,三番五次的帮助,形成依赖,你一时不帮助,他就会忌恨你,朱之文的功德碑不是也让人给砸碎了吗?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我们要三思而后行,帮人只能帮到点上。











五叫山优质有机苹果


原话是:斗米养恩,石(dàn)米养仇。也可作“升米恩,斗米仇”。是指如果别人在危难的时候你给他很小的帮助,他会感激你。可如果给人的帮助太多,让其形成了依赖,一旦停止帮助,反而会让人忌恨。

讲个小故事估计你就会更明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从前有两个人叫甲和乙,他们每天去上班的时候都会经过同一个乞丐,甲比较穷,每次都是隔几天才会给乞丐施舍一点钱财,乙则比较有钱,每天都施舍一定的钱财给乞丐。

过了不久,比较有钱的乙破产了,一连好几天都没有施舍给乞丐一分钱,一天乙再次经过乞丐的面前而没有施舍,突然乞丐跳起来揪住他说:“怎么这几天不给我钱了?”乙说:“我最近破产了,钱都留给自己过日子了。”

没想到乞丐说:“你这个畜生,竟然拿我的钱去养活你自己!”这时候甲走了过来,往乞丐的碗里丢了一点钱,乞丐立马感恩戴德的对甲表示感谢。乙见到后觉得十分愕然,没想到他天天给乞丐钱,落了这么个下场,而甲只是偶尔给乞丐钱,却能得到乞丐如此的尊敬。

其实“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就是这么个意思,送给人一斗米是恩人,送给人一担米是仇人。当一个人快要饿死了,你给他一斗米,他会当你是救命恩人。而如果你给他一担米的话,他就会认为你还有更多,会觉得你非常的小气,并且会跟你要很多,如果你不给他还会恨你。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关于少林寺的小说,有这么一个剧情我觉得很有意思,那年南北少林寺周围正闹小范围的饥荒,当时南北少林都还有些余粮,两个少林寺缺一个监管两寺的方丈,而这个人则从两个少林寺的管事方丈中选取。

选取的资格很简单,就是谁救的灾民多,谁获得灾民的认可,谁就能做一定方丈。北少林的管事方丈志在必得,他每天都往外面抛馒头,而南少林的管事方丈只是每天施舍一碗粥。

南少林的和尚们对此很不解,觉得他们的监管方丈是不是不想要这个职位了?而北少林的管事方丈看到后更加得意,觉得这职位非他莫属了,于是更加卖力的抛馒头。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后,饥荒不但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很多人都是跑南少林领一碗粥后再到北少林抢馒头,渐渐的直接就赖在北少林专门吃馒头了。

​北少林很快就支撑不住了,于是慢慢的减少了抛出去馒头的数量,最后渐渐地不抛馒头了,灾民们从每天的翘首以待,变成了破口大骂,甚至有的人还往北少林丢石头。

而南少林还是每天煮一些粥,那些灾民在继北少林领不到馒头之后,觉得南少林还能够领到免费的粥喝,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于是他们都对南少林非常的感激。等到饥荒过后,南少林的管事方丈也就成了两个少林的监管方丈。

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付出给别人的多,别人并不一定会买账,有些人就是那种性格,一次不能喂的太饱,得一点一点的喂,有事没事还得饿饿,这就是“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的真正意思。







农夫山泉有点田Z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这句俗语可谓耳熟能详,老少皆知,它的原话是“斗米养恩,石(dan)米养仇。”

“斗”和“石”都是中国古代的计量器具,主要用来量取粮食。至于一斗米相当于现代的多少斤?网上的答案很多,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10升=1斗;10斗=1石;1斗=12~13.5斤左右。


该俗语的意思是:当一个人饿得快要死了的时候,你给他一斗米,他会记住你的恩情,对你感激涕零。可如果你给人的帮助太多,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一旦你停止了帮助,他就会把你当成为仇人。因为他已经习以为常,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一旦索取不成就心生怨恨。

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说的是以前有相邻的两家人,一家家境比较好,一家比较穷。有一年出现了灾荒,穷的这一家颗粒无收,在即将被饿死的时候,富的这一家送给他一升米,穷的这一家非常感动,于是上门千恩万谢。


在谈话的过程中说到自己第2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于是邻居慷慨送了他一斗。而穷人回家后,其家人却埋怨说,既然他家有那么多粮食,为什么只给我们这一点,也不够明年的种子。富人听说后非常气愤,就跟穷邻居断绝了来往。

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你很难去填满它。对于身边不懂得感恩的人,即使你倾其所有给他,他也不会满足,还会怨恨你给的不够多。因为他索取的成本实很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得到这些,他为什么还要去勤奋努力呢?所以你帮的越多,他就会越懒,并且越有理由向你索取。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据报导,影视演员孙俪曾经资助过一个学生,当这个学生知道资助他的人是个明星后,就不断地以各种理由向她要钱,孙俪于是停止了对他的资助。令人气愤的是,该学生不但不感激孙俪多年来为他的付出,反而写了一篇长文,历数了孙俪的所谓各种不是,孙俪因此还被人误解,成了典型的现代东郭先生和狼。

人们常说救急不救穷。当有人处于危难的时候,我们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其脱离困境。但贫穷却不是他让人资助的理由,那样只会助长他的惰性。如果好心人出力不讨好,反而要与人结仇,那还不如不做。帮是情份,不帮是本份,善良有时还是保持一点底线好。


知微随笔


你好,这句老话是有一个故事典故的 ,看完就会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

从前,有两户人家是邻居,平时关系还不错。其中一家人因为能干些,家中要富裕的多。这两家本来没有什么恩怨的,可是,这一年,老天爷发怒,降下了灾祸,田中颗粒无收。这穷的一家没有了收成,只好躺着等死。这个时候,富的一家买到了很多粮食,想着大家邻居的,就给穷的一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这穷的一家非常感激富人,认为这真是救命的恩人呀!熬过最艰苦的时刻后,穷人就前往感谢富人。说话间,谈起次年的种子还没有着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说:这样吧,我这里的粮食还有很多,你就再拿去一斗吧。这穷的千恩万谢地拿着一斗米回家了。回家后,他的兄弟说了,这斗米能做什么?除了吃以外,根本就不够我们来地里的种子,这个富人太过分了,既然你这么有钱,就应该多送我们一些粮食和钱,才给这么一点,真是坏的很。这话传到了富人耳朵里,他很生气,心想,我白白送你这么多的粮食,你不仅不感谢我,还把我当仇人一样忌恨,真不是人。于是,本来关系不错的两家人。从此就成了仇人,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故事反映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当他们发现索取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时,就会习惯性向别人伸手。并且索取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胃口越来越大。曾经你给一点小帮助他能感激涕零,到后来哪怕你竭尽全力给了很多,但只要没到他的心理预期,就会觉得你小气,甚至转化为一种对你的怨恨。

这样的人缺乏感恩意识,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我们口中的白眼狼,狼是永远都喂不饱的,也永远都不可能有人情味。对于这样的人,没必要去感化,更没必要去加大投入。只需要果断远离就好,这对于自身来说其实是一种及时止损。远离了他们,生活才能更加明朗,人生才能更加轻松。


延边魏小铭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斗、担是古代计量单位,1担=10斗。“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字面意思是在他人困难的时候,給他1斗粮食,他会感激你,你要是不断给了他1担粮食,他竟会仇视你。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是施舍的人没有把握好度,爱心泛滥;

2.是受恩者,不知道感恩,形成了依赖,觉得你帮助他是理所当然,这就是人性的贪婪,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了仇恨;

我们应该怎么做?

1.善良要有限度,帮助要有原则;

2.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只是给他钱,粮食等物质的帮助,帮助也要更深层次,让他有一技之长,以后也能自力更生,以后不帮助他了,也不至于仇恨你;

3.做人要有感恩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激曾经帮助你的人;

4.自己要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意识,不要过度依赖别人;

5.我们也要阳光点,“斗米恩,担米仇”的人还是少的,多数人还是懂得感恩的人,所以我们还是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