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疫情長時間居家中,控制好情緒不打、罵孩子?

坊主兒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脾氣很好的一個人了,然而在這一段時間漫長的宅家中也竟然有失控的時候,我是一個二胎媽媽,大兒子9歲,小女兒一歲10個月,小女是俗稱的“天使寶寶”幾乎沒有讓我怎麼操心,然而兒子卻是傳說中的“神獸”,一直很讓我頭疼,在疫情期間沒法出去玩,他的淘氣卻越演越烈了,有時大吵大鬧甚至影響到周圍鄰居,有時打遊戲沒完沒了,可以一打五六小時,完全聽不見老母親的叫喚,或者有時是故意聽不見[捂臉],真把我這個老好人給氣暈了,甚至有時手已經伸出。這時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努力讓自己平靜,對自己說“平靜、平靜”,先努力讓自己平靜,因為我知道孩子出問題了,肯定是我這個複製源出問題了。

其次:在平靜的時候我和兒子商量並且一起制定了合理的作息安排,早晨讓孩子適當睡個懶覺9:00起床,吃完早餐做會兒作業,我和妹妹在旁邊也一起看書,做作業一小時後運動,運動過程我們一起運動,中午我做飯那會讓他們看會兒電視,兄妹兩個商量好一人看一集自己喜歡的,否則這會兒又要打架了[害羞],吃完飯就是我們的閱讀和聽音樂時間,之後妹妹午睡,哥哥可以有一個半小時時間打遊戲,我也可以做點自己的事情,下午就是兒子的自由時間,這樣下來我們相處的就愉快了,孩子也就沒有出現無聊的情況,其實孩子就是缺少陪伴,多一點陪伴多一點理解,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聽話,現在寶貝偶爾還會幫忙做家務,做父母的最主要是提升我們自己,用一顆平等的心態去接受孩子的一切,不要一直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去命令他。[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海鈴2020


家有6歲男孩子一枚,無法無天,貓嫌狗嫌!

一天聊天,我問他"你長大以後會不會是個好爸爸?"

兒子回答"必須的啊。"

我說"那你怎麼成為一個好爸爸呢?"

兒子說"我就把難聽的話放在好話裡給我孩子說。"

我"如果你的孩子天天不想學習,就喜歡玩,怎麼辦?"

兒子說"那我就說‘寶貝,你不學習什麼都不會,連字都不認識,出門以後都沒法出去。"

我說"你這麼好好說了,你的孩子還不聽呢?"

我兒子拍了一下自己的小腦袋,說"啊?!那我這孩子比我還調皮呢?"[捂臉]

聊完天,準備睡覺,他又不睡覺,我學著他剛才說話的口氣說"寶貝,很晚了,你該睡覺了,要不然對身體不好咯呦。"

說完,小傢伙想反駁我,我立馬說"兒子,你不是說,好爸爸要把難聽的話放在好話裡說嘛,我這麼做了啊,我也是個好媽媽。是你教我的。"小傢伙想反駁我什麼,但還是乖乖躺下睡了,睡前說了一句"媽媽,你是個好媽媽。"[捂臉]

其實,孩子什麼都懂,也許不應該討論怎麼控制自己不發火,更多的是應該平時多和孩子溝通,也許我們平時真的做到難聽的話放到好話裡講,那麼家裡出現雞飛狗跳的場面會少很多。


然後殺手


我們家有兩個男孩,尤其老大五週多很淘氣,老二兩週半正需要人陪,剛開始放寒假,老大每天就是電視手機,對學點什麼很排斥,於是我開始教兒子玩羽毛球,慢慢的還喜歡上了,可是疫情不能出門,運動時間半個小時之後還有很長的時間去打發,又開始電視手機,於是我在手機裡下載了幼兒英語學習的軟件,孩子很愛學,總算看手機也能有點收穫,可是不能解決問題呀!在家時間太長了,為了孩子的成長,我決定開始改變,我計劃了一下,上午吃早飯後能有兩個節目,於是上午我安排了美術,手機裡搜索了很多兒童畫,陪著老大畫,老二也參與進來,一人一個圖畫本,打發半個小時吧,然後去騎自行車,我們住在老家!之後會讀會英語繪本!我做午飯的時候他們可以看電視!中午老二睡覺,老大跟爸爸玩會!下午我跑步,孩子看會電視,跑完步我開始陪孩子讀故事書,科學書,或者做一些小遊戲!一天安排滿滿的!有自己事情做!就不會煩躁了!孩子也不會煩你了!就不會生氣了!最重要調整心態,孩子是需要陪的,我最近剛剛理解如何陪孩子!希望我理解的是對的!並這種方式對孩子有幫助!






牧牧老師


如何在疫情長時間居家中,控制好情緒不打、罵孩子?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前段時間, 我天天帶著兩個孩子在家,情緒越來越不受控制,忍無可忍之下,還是打了孩子,吼了孩子。

打完罵完就很後悔,想著佛系一點算了,就這段時間而已,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各種調皮的時候,又忍不住想開吼了。

最近,我意識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尋求丈夫的幫助,有時我情緒不受控制了,希望他能幫幫我,儘量先讓我平復好情緒,或者轉移一下,他一插手,基本上我氣就消了一半了,有時孩子確實熊得厲害,我只能對自己點點頭,心裡默唸,算了吧,承認吧,孩子就是調皮,就是不乖,天性如此。這樣自我開解以後,心裡就舒服點了。

大寶上幼兒園,暫時還沒接到任何開學的通知,這樣的日子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希望疫情快點結束,讓一切都快點回到正軌!



透明紫火焰


很高興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是兩個寶寶的媽媽,我的兩個寶寶都是年齡不大的,女兒四歲多了,兒子兩歲了,家裡有兩個這麼大的兩個孩子,唉!反正他們兩個掙東西,有時可好,有時說兩個都打起來了!當時心裡可惱火,可走到他們兩個跟前,看著兩個寶寶有搞笑有氣人的。心裡的火氣都下去一點了,然後再自我安慰,不能打不能打,這是我親生的!不能打!








兩個寶寶的媽媽小敏


很感謝邀請回答!我是妃妃!都是兩個小孩媽媽!在這麼長的假期裡!相信很多家長都和我一樣煩惱!比喻~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會非常生氣的,或者他們(她們)犯錯時!這個時候一些獎勵和鼓勵都沒用了!必須來一點小施罰戒!這樣才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真的錯了!在教育過程中打罵孩子是很不好的,還會增加他們恐懼心理!而且打的時候你下手強度控制不好會給變成不可逆性損傷,打的太輕她們又不會怕!所以是我就會來點懲罰!讓她們知道做錯事是懲罰的!我家Kayden一歲開始我叫他罰站!試過站得最長時間就是半個鐘,讓他站在哪裡冷靜、反醒自己!這樣他也會意識到自己真的做錯!媽媽才會罰站的!介紹兩本書給爸爸媽媽們看!叫做(爸爸的高度 決定孩子的起點)(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未來)談旭著 我是在圖書館買的!以上是我個人教育孩子!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各位家長們我們一起加油💪




周F妃


我是一切的根源!

當孩子犯了錯,作為家長的我們,情緒即將爆發的時候,想一想,自己是一切的根源,那麼一切都迎刃而解。

孩子不聽話,叛逆,追根結底是作為家長的自己一定是某些方面做錯了而導致的局面,把對孩子的怒火轉化成對自身的反省,局面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我本身是個壞脾氣的媽媽,不僅是我,我們家兄弟姐妹幾個都是壞脾氣,因為我媽是壞脾氣[捂臉][捂臉](在這裡完全沒有責怪媽媽的意思哈),只是想說明,原生家庭的氛圍,家長的性格,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是深遠的,這從我女兒的身上就已經可以看出點端倪來。

女兒是第一胎,作為新手爸媽,一竅不通,放養過來的,一歲多的時候還放到老家給外婆帶過半年,再一起的時候兩歲兩個個月,正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還是狗都嫌的年紀,各種主意,各種叛逆,各種搗亂,各種明知故犯……所以作為壞脾氣的孕期媽媽,打過罵過,情緒控制做得糟糕極了,慢慢地,慢慢地,發現了孩子性格變得自卑,膽怯,不理人,不主動等等壞毛病,也幸好發現得及時,還有補救的機會。再後來二胎弟弟之後,就已經是有意識地去控制情緒了,用得就是開頭說的方法,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結果很明顯,弟弟的性格大方,自信,懂得寬容……

說了這麼多,純屬個人經驗分享,雖然不是專業意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感恩!


慄小姐


我是一個三年級女孩的媽媽,我一般都很耐心的和孩子溝通,經常用“………好嗎?”的句子和孩子溝通,同時,肯定孩子的做法,因為我們也是從小時候過來的,想玩,想吃,想偷懶,想……很多的事情,大家曉得的……[害羞]所以,我經常會說:總是在你身上看到我過去的樣子……[害羞]之後,和孩子產生共鳴,讓孩子你的聽話,然後好引導他學習……只有你懂他的世界,他才會聽你的建議…[可愛]所以,情緒不好控制的家長……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他們也會有情緒,只不過現在還小,不敢爆發,以後長大了…他們會向你發脾氣,所以,想以後少“受氣”,我們還是忍忍我們的脾氣,控制好我們的情緒[可愛]這樣我們的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我是一切的根源,所以我們家長多反省,情緒都控制不好,怎麼引領孩子超越其他孩子?我們是孩子的第一引路人!疫情期間,正是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好好和孩子溝通,引領孩子學習的好時候,大家不要錯過[害羞]因為之前也是沒太多時間陪孩子,現在感覺好幸福😁”下面給大家曬曬:我家孩子的部分作業展示!








陽光達人888


本人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將近6歲,一個將近2歲。對於這個問題自認為還是有點發言權的。


我估計提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孩子的年齡應該在3-7歲的範圍之內,因為只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討人喜歡,同時也是最讓家長頭痛不已的。長時間跟孩子待在一起,如何不被孩子的胡攪蠻纏,無法無天,甚至對各種東西的破壞行為而不被影響情緒呢?在我個人看來,只有用心的去陪伴孩子,讓他們去懂得孰可為孰可不為。因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是我們。每個家長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這個所謂愛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用心去做到的。



何為用心?我們可以試著去回想一下當前我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當孩子需要你跟他玩玩具時;當孩子想跟你過家家時;當你跟孩子去講故事時;當孩子情緒不穩定時;當孩子就是需要你時我們自己是如何去表現的?



以上的這些日常我們自己每次都有融入孩子的世界去用心陪伴過他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把用心去打遊戲,用心去刷朋友圈、抖音,打麻將、跟朋友聊天的這份精神用到孩子身上呢?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經常會說等一等,爸爸媽媽正在忙哈這些敷衍孩子的話呢?



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一個爸爸,但我現在正在用這份“娛樂精神"去對待我的孩子。我才發現,並不是孩子讓我們的情緒崩潰,而是我們讓我們自己崩潰而已。因為我們害怕面對糟糕的事情,所以想要用威嚴去切斷後續可能發生的一切。


所以,試著去改變自己吧。別錯失了你跟孩子之間最為寶貴的一段時光。


hi曼巴先生


打罵孩子,使孩子一時表面服從,心裡反感,甚至也學著以打罵對待別人。用這種方法,不但不能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損傷孩子的自尊心,養成自卑、膽小、孤僻、撒謊等不正常的性格。 其實,生活中孩子遭遇打罵主要不是孩子該不該受罰,而是有些父母認為這種方法簡單方便、見效快。孩子回來晚了,把水潑在地上了,作業做錯了,考試考砸了,上課沒注意聽講,都可能被父母打罵一頓。 “打孩子不能提倡,但如果‘會打’(指時機、輕重適當),也能收到好的效果。”而且還往往舉出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打學生的例子作證明。但是,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一方面,它會助長那些打孩子的父母繼續濫施懲罰,使打孩子的行為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本來不打孩子的父母也可能受這種觀點的影響想試一試打的作用,走入誤區。 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受傳統教養觀念的影響。不可否認,傳統的教養觀念對許多為人父母者仍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罵是愛,氣極了,拿腳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等。因為在傳統觀念中,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就是上對下,沒有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相處的概念。 二是有些父母自己小時候就常常挨父母的打罵,於是在教育自己孩子時繼承了上一輩的“光榮”傳統。儘管他們也深知被父母打罵的滋味,心裡也會產生怨恨、反抗,但畢竟自己已長大成人了,於是就糊里糊塗地把打罵當成了教育孩子的一種順理成章的措施。 三是有些父母覺得教育孩子是個“苦差”,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懶得思考其他的方法來管孩子,認為打罵教育最方便,見效也最快。因此,一旦孩子犯了錯誤有了問題,就直接動棍棒,特別是脾氣暴躁的父母更會容易這樣做。 四是父母自己的生活狀態。有的父母自己不成功,在社會生活中相對失落,往往會把全盤控制孩子作為一種逃避和滿足,甚至把自己在社會中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比如要求孩子一定要出人頭地等。 也許有的父母打孩子,是出於一時衝動,但是,也會造成不良的後果。 孩子遭打的時候,沒有心裡舒坦的。皮肉之苦,使他們產生怨恨、逆反、畏懼等心理。打的結果,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日益淡漠,隔閡越來越深,個別孩子甚至會產生報復心理。 會造成孩子失去自信,悲觀厭世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希望得到別人包括父母的尊重,而別人的尊重、信任,會使孩子產生自信,這是他們前進的重要動力。經常捱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損害,產生自卑,極容易走上自暴自棄、破罐破摔之路。父母本是孩子最親近的人,經常遭父母的打罵,孩子會感到人世間沒有溫暖,活著沒有意思,於是悲觀厭世。現實中,由於遭受父母打罵,出走者有之,自殺者有之,造成的家庭痛苦是難以言狀的。 經常捱打的孩子會變得脾氣暴躁,心驚膽戰,產生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不滿的情緒。導致孩子說謊 有的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做錯事就打。為了逃避捱打,往往迫使孩子違心地說謊,瞞得過就瞞,騙得過就騙,因為騙過一次,就可減少一次皮肉之苦。但是孩子說的謊,往往站不住腳,易被父母發現。為了懲罰孩子說謊,父母態度更加強硬。為了避免再被父母暴打,孩子下一次做錯事更要說謊,這樣就構成了惡性循環。 促使孩子陷入孤獨的深淵 經常捱打的孩子,會感到孤獨無援。尤其是父母當眾打孩子,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往往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自感“低人一等”,顯得比較壓抑、沉默,認為老師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頭來。於是這種孩子往往不願意與父母和老師交流,不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顯得孤僻。 使孩子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父母打孩子絕對不是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只會是對孩子的一種個性壓抑,尤其是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弱者要服從於強者,暴力可以解決問題。而且,由於孩子模仿性很強,往往從父母那裡學會了“以暴制暴”,學會了“打人經驗”,染上了暴力行為。在家裡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別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實際上成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別的孩子的壞榜樣。這樣孩子長大後,他很可能會以武力解決人際衝突,結果是破壞了良好的人際關係。 造成孩子人格畸形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誠實、守信、善良、上進,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人格。然而,經常打罵孩子,肯定會使孩子走向這種希望的反面。從心理學角度講,父母粗暴高壓,會導致本來性格倔犟的孩子產生抵抗意識、對立情緒,進而變得性情暴躁,行為粗野,甚至形成攻擊型人格,對別人施暴,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性格怯懦的孩子,會產生嚴重的畏懼心理,表現出軟弱的順從意識,進而形成猥瑣、膽小怕事的性格等等,這樣的後果,將影響孩子的整個人生。 其實,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家教高手。父母期望通過打來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錯誤的。打,只會造成孩子種種不良的心態和心理偏差,絕不能獲得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效果。所以,懇切希望天下的為人父母者,不要再打自己的孩子了,不妨試試以下這些方法來取代打罵的教育方式。 從多方面瞭解孩子 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父母一定要抽時間常與孩子、與孩子的保姆以及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儘量對孩子在家庭和學校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的把握。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當行為的時候,父母心裡也能明白應該如何去管教孩子。 冷靜,冷靜,再冷靜 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如果是脾氣暴躁的父母,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其實,此時父母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嘗試著走入孩子的內心,耐心地詢問孩子如此行為的真正原因。當父母把心思放在瞭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上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同時也會釋放掉自身的很多負面的情緒,因而也會避免打罵孩子了。 調整對孩子的期望 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達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所以當孩子由於種種因素,某些方面不能達到父母的期望時,許多親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打罵僅是一種感情發洩,對改變孩子的現狀無濟於事。與其如此徒勞無效,不如降低對孩子的期望,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狀態下選擇前進的道路。如果父母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孩子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教育專家建議,父母對孩子要真正地放下父母的架子,從內心裡尊重孩子,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情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父母無法平靜下來的時候,要暫時離開孩子所處的環境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來管教孩子。 天下沒有哪一個父母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的,但無數事例證明,沒有一個孩子是在父母的打罵中成才的。棍棒威嚇可能會起作用,但只是暫時的,不會持久的。而且,打罵孩子是對孩子正當權利的侵犯。其實,不打罵孩子一樣可以教出優秀的孩子,每個父母都應該牢記這個教育理念,把孩子當朋友,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原則。所以,為了使孩子能夠健康地成才,現代父母必須拒絕打罵孩子,改變以打施教的教育方式,對孩子循循善誘,以理服人,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和一片快樂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