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国平安的创始人马明哲?

我就是墨墨呀


没有总设计师就没有深圳,没有深圳就没有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蛇口,没有蛇口就没有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的袁庚,没有袁庚就没有平安,没有袁庚就不会有车队,就不会有马尔契夫斯基。向袁总致敬!


王书华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在中国没人不知道马云和马化腾,但知道马明哲的人并不多。实际上马云、马化腾和马明哲共称中国商界“三马”,可见马明哲的实力不输其余两马!

虽然大家可能对马明哲不熟悉,但是你一定熟悉他的企业——中国平安。作为中国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之一,中国平安已经家喻户晓,而马明哲还不为人所知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

实际上中国平安的利润是比腾讯还高很多的。以2017年举例,中国平安的净利润434亿,而腾讯只有308亿,整整多了100多亿,是什么概念。腾讯已经够赚钱了,而中国平安赚的更。中国平安年收入超过9000亿,每天平均就要上税3亿,可怕不?

如今的中国平安的员工已经达到180万之多,客户也超过2亿,可以说已经成为了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但马明哲依旧低调,安安静静的赚钱!


正商参阅


马明哲可能有一些人还不知道,但是他创立了中国平安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2018年,中国平均的营业收入是9768亿元,是深圳营业收入最高的企业。比排名深圳第二的华为(7212亿元)高了2500亿。在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平安排名全球第29位,排名我国第7位。

(△ 深圳平安集团总部)

中国平安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工业区,比华为成立时间晚了一年,创始人是马明哲。马并不是全国的大姓,但在全国却诞生了很多个姓马的知名企业家,有马云、马化腾,还有这里的马明哲。

马明哲是吉林人,1955年出生,其父亲是南下干部。在年轻时期,马明哲也在体制内。为什么选择保险业?马明哲对于保险有一个非常知名的理念,他说中国保险业的起步较晚,起点低,我们没有办法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河上有桥的话为什么不走桥,只要付一点过桥费就可以了。

可以说马明德对于投资理念是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的,平安集团能有今天的成就,绝对离不开马明哲这样睿智的企业家的带领。(△ 马明哲)

平安成立至今,经过多轮的股权改革。改革中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特点,不断从国外引入战略投资者,先后引入过摩根士丹利、汇丰等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这些国外金融巨头的加入,带来了非常前卫的管理理念和经营策略。平安集团的成长壮大,和这些战略投资者的加入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马明哲虽然是中国平安的创始人,他持有中国平安的股票确实非常少,持股比例不到1%,比任正非持有华为的股票份额还少。我发现现代企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公司创始人持有的股份相对较少。腾讯、阿里、滴滴、美团都是如此。相反那些抓住公司股份不放的企业,比如联想,则发展成绩差得多。

现在中国平安的市值已经接近1.5万亿元,已经超过了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市值。这个成就是非常大的。如果马明哲能够持有公司8%左右的股票,他的财富就能达到1000亿元之上。但是马明哲并不是一个爱财的人,面对着平安巨大财富,马明哲依然保持初心,让股份成为员工的财产。

那名字的故事很多,而中国平安只有一个。


财经知识局


如何评价中国平安的创始人马明哲,社会上有许多争议。但是,马明哲能用20年的时间,将中国平安打造成为中国企业500强中非国企排名第一,仅凭这一点足够证明马明哲是优秀的企业家。

马明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马明哲不是金融专业毕业,马明哲自己介绍,他少年时代的饱尝人间冷暖,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初中毕业后,他就没有再继续学业,而是做了一名水电工。明哲时来运转是被调往深圳市蛇口工业区,给当时的蛇口“总设计师”袁庚当司机,尽管只是一名普通司机,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可见马明哲的办事能力和悟性非常高。学历不高的马明哲非常勤奋好学,养成了坚持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平安保险是中国企业培训做得最好的,也是把全世界最优秀的金融专家和教授都请去给平安讲过课的企业之一,最难能可贵的平安保险请专家教授去给高管讲课时,马明哲都是亲自主持,带头认真听,而不像国内的其他企业请专家去给高管讲课时,老板不参加,马明哲在平安保险的第一个十年,只要是金融专家去给平安讲课,马明哲都亲自带头学习,这就养成了平安集团的整体学习习惯,在中国的企业里,平安集团的整体学习能力是最强的之一,平安集团凭借着持续的学习和培训把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把不能跟上时代的人淘汰,平安集团人才的淘汰率是世界上企业中最高的,这一点与老板马明哲的低学历有关。

有很多人觉得自己学历高,不会去天天学习,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几年后就被时代淘汰了。平安集团能成功最重要的马明哲让平安集团养成了快速学习、不断学新知识和大批量淘汰跟不上时代发展人才的企业文化,这才是马明哲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人们喜欢将马化腾、马云与马明哲合称“三驾马车”。如果说腾讯和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那么中国平安就是中国最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金融起家的中国平安麾下的技术公司超过十几家。而马明哲就是这艘巨轮的掌舵人。

马明哲的父亲是解放战争时期“四野”的干部,后转业到广东省公安厅,后至湛江地区担任职务。幼年时期的马明哲家境不错,是个“红二代”。

马明哲的母亲在南洋大学接受过教育,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马明哲既继承了父亲坚毅的军人性格,和感染了母亲热爱学习的性格。这些都为后来他在平安掌舵的30年里披荆斩棘奠定了基础。

中国平安虽然是中字头,但平安却是一家民营企业。目前中国平安第一大股东是泰国正大集团。深圳投资控股公司是第二大股东。中国平安在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明确,其没有实际控制人也没有控股股东。从工业区保险公司出来的马明哲,带有明显的国有单位的痕迹,首先考虑的是找一个大有作为的空间,而不是如何成为富豪。因此,马明哲并不是很在意个人持股的问题。他曾经说过:管理者是打工仔,平安属于全体股东。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马明哲对人才十分得爱惜。谁在行业里冒了尖,他就会盯上谁。另外马明哲的前瞻也被行业视为翘楚。金融机构的很多一把手都说:“做保险,需要左眼看平安,右眼也要看平安。”


大猫财经


说白了就是个老骗子转正,10多年前的平安保险有点像传销组织类似的经营模式,那时候平安保险销售员也就是业务员,见人就推销保险,洗脑式推销方式,经常在福永万福广场发传单,揪着人就不放,很让人讨厌,那时候不止平安保险,还有什么安利,玫琳凯等等自称直营公司的,我记得我同学都被拉去听了一节课,但任何一条道都不会是死路,任何一条道都会有人成功,这些年平安保险越做越正规,越做越规范,不只是保险单一业务,还有平安银行,现在很多工厂企业也选择平安银行合作。


贵州果子


非常荣幸能够回答该问题——同样姓马,创建阿里巴巴的马云老师可谓家喻户晓,相对而言,马明哲先生的名字则会陌生很多。但是,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圈内(金融圈甚至是科技圈)马明哲先生的江湖地位显然高于马云老师及马化腾总。

阿里巴巴的创业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但如果对国内保险业发展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中国平安的创建、发展、扩张、称霸等历程更是波澜壮阔,引人入胜。从计划经济像市场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特殊背景,注定了中国平安发展壮大的艰辛同时也更具传奇色彩。体制、市场、内外竞争,还有特殊的金融业监管,让中国平安先天就不平凡。

很多人其实对平安的历史,和马明哲先生的过往不甚了解,很多小故事往往还是道听途说,下面我简单分享一下平安的历史,相信对马明哲先生的了解也会逐步加深:

马明哲先生在中国平安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正是他的高瞻远瞩以及独特视野、经营理念,一步步成就了今日的平安帝国。

中国平安是从最初的蛇口招商局旗下的小社保单位演化而来,商业保险运作最初也只有小小的产险业务,主要还是为吸引外资和为企业提供财险保障,直至目前,中国平安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市场潜力的保险品牌,全球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帝国,真可谓了不起!

提议成立商业保险公司(当时,对于个人而言,可能还是违法行为),并且将其命名为“中国平安”的正是马明哲先生。劳碌奔走为寻一张牌照,胆颤心惊去中南海面见领导,都是不堪而又精彩的过往。

其实马先生不是袁庚的司机。只是在知识青年下乡返城的人中,他由于会开车,先进了湛江地委公交系统,以工代干有了干部身份,后来才有机会在83年前后进了蛇口工业园。

国内保险业恢复营业的初级阶段,是只有产险,或者说轻寿险的。是中国平安,最先将发展重心放在寿险上,也注定其行业领导地位。这也归功于马总,是他“偷师”台湾同业,看到了机会,并坚决的在平安施行和推动的。

可以说,台湾模式在内地的推行,中国平安做到了极致。同时,马明哲先生不遗余力、大刀阔斧的引进人才、先进经验、组织管理方式等,也让中国平安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这也是平安被业内成为“黄埔军校”的根本,国内很多新设立的保险公司,其管理层甚至董事成员,相当多的出道自平安。

行业发展的历程是艰辛的,平安过去相对也是“激进”的,这也是造成中国平安历史上“利差损”,和监管层“分业抗争”两大危机的直接原因。其具体过程我们不赘述,真实相当精彩。但可以说,也是马明哲先生的魄力和特殊手段,力王狂澜,解救了中国平安。

海外投资撞南墙,塞翁失马避过金融危机,等等,都让圈内人津津乐道。

马明哲先生打出万佛朝宗的组合拳,最早在业内提出了为客户提供标准一致,高效全金融服务的概念。也是金融平安综合金融的雏形。最早成立全国统一客服中心,引入互联网概念,也是最早保险公司收购银行的典型案例。


写的很多,但是篇幅有限,精彩是说不完的。马明哲先生,是在中国平安的发展过程中最鲜活的烙印,他的贡献,对于国内保险业甚至金融科技,都不可磨灭!

希望回答可以帮到题主,业希望更多朋友们关注我们,谢谢!


保险知识内参


马明哲是中国企业家里面,韧性极强的人,他以“一意孤行”的韧性,倔强地驾驶着他“中国平安保险”这艘航空母舰,在中国保险业这片激流险滩十几年的迎风驶进中,一步步壮大!

精明能干,风华正茂

马明哲籍贯是吉林,早先在广东湛江八甲水电厂做工人,后来在当时的广东湛江地委工交政治部担任通讯员,而马明哲的命运转机在1983年的一次平常工作调动中。

1983年的一个夏天,马明哲被调动到深圳蛇口工业区工作,就职于劳动人事处,因为精明能干,被安排到了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工作,而那个时候,公司也就是三五个人,主要负责工业区员工的一些福利性劳保事物,规模很小。

1987年9月,时任蛇口社会保险公司的副经理马明哲受命全面负责筹备平安保险公司,要知道那个时候,马明哲也只有几年的社会保险公司工作经验,到了1988年,由中国工商银行和深圳蛇口工业区招商局分别出资51%和49%的平安保险在深圳正式成立,当年的马明哲,只有32岁,可谓是风华正茂。

向世界最优秀的金融企业学习,并超越他们

马明哲带领的平安保险,敢于打破业界旧规,并成为当时中国仅有的一家由企业创始人明确而强烈的战略意图推动而逐渐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仅此来看,平安已可被记入中国金融企业进化史册并独立成章,而马明哲的思想以及操作当有被详细记录的价值。

平安做大的秘诀之一,就是学习模仿世界同行的经验,平安是中国第一家聘请国际会计师、第一家聘请国际精算师的保险企业,马明哲把平安保险的奋斗目标,定位在达到“国际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水准上,他曾经豪言,要把平安建成美国花旗集团一样的、中国一流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集团。

综上所述:

2018年,平安集团的总市值,位居世界500强第29名,全球金融企业第5位。2019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出炉,平安位居14位。而马明哲驾驭平安的诀窍是:其一、自己死死地盯牢方向;其二、其他问题不惜花钱向国际顶尖顾问请教。


蒋昊说经济


提起金融科技集团,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BATJ,或者最近风头无两的T(头条)、M(美团)、D(滴滴)。

而提起平安集团,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家很赚钱的险企。

但只要稍微了解一下现在的布局,你绝不会把平安只定位于一家金融公司。

今天的平安早已不是大众眼中的那个“卖保险的”,而是横跨金融各个领域的科技集团。只不过,在平安帝国这艘巨舰从传统保险企业向金融科技集团掉头时,死掉的那些项目,也原本有希望成为某个细分市场的独角兽。


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和马化腾、马云被业内称为“三马”,但因前者更加低调,因此,很多人会忽略掉这个企业的地位。

30年前,当马明哲带领着18个人,在蛇口一个400平方米的小屋里起步的时候,他恐怕也没想到公司有朝一日,员工会增加到180万人,客户2亿多,年营收接近9000亿,光每天交的税就有3亿元。

而这30年来的每一步,平安都走在行业发展的雏形期,是那个勇于吃螃蟹的人。1988年,马明哲领导平安从产险开始,逐渐走出蛇口,走进深圳,进而走向全国。此后,平安又受台湾保险业启发,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个人寿险业务。

研究过平安帝国企业文化的人都知道,马明哲有一个著名的观念——“过桥理论”,“中国的保险事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也没有多少时间让我们事事都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河上已经有桥,我们就不必去冒险涉水,付一些过桥费就可以过去了。风险小,也赢得了时间”。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平安从1997年开始与“外脑”麦肯锡合作。麦肯锡把美国人领先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传统金融经验和模式全盘复制过来,将先进的思维方法和中国本土发展实际相结合。

至此,平安保险在综合金融的道路上所向披靡,并且具备普遍意义上的“金融全牌照”(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基金、信托、租赁),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几家全牌照企业之一。


关注懂财帝微信公众号(ID:znfinance),一个沉沦财经十年的媒体人,一个混迹证券与PE多年的投资人。用最轻松的笔墨,嬉笑怒骂,说人话,聊财富,话投资,谈人生。


懂财帝


家族财富密码评论员王天天:


首先我们简单的提一下马明哲先生的履历,中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博士,中国平安懂事长及创始人,1955年生人,从1988年中国平安成立开始,马明哲带领一个小团队,将中国平安做成中国最强大的金融集团之一,其业务基本涉及到金融行业所有新兴及传统领域,与马化腾,马云一起并称为中国三马

在履历上看,马明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顶尖精英人士,无论是从专业人性还是战略眼光来看,都是我国金融行业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马明哲对于中国平安的改革思路,尤其是中国保险行业的改革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大量引入国外的优秀内容,加强与国外大型金融集团的合作,从中汲取营养,引入摩根士丹利,引入汇丰等等优质成熟的国际金融集团业务,并且结合中国国情,创造出了一套属于中国平安自己的金融模式,在我国保险金融行业发展缓慢,但机遇极多的时候,抓住了很多机会,将我国金融业,尤其是保险业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并且马明哲虽然是创始人,但在中国平安的持股不到1%,也是一位有理想,有着大格局,大战略的领导者,将股份与利益分给员工,这种情况便类似于任正非所领导的华为,都使整个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