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的理財方式都是什麼?

泡芙小姐說影視


圍繞安全性、收益率和流動性大部分人的理財方式都是以下幾種:

1、銀行存款

安全性:

銀行存款,就是把錢存在銀行,這是最為大眾所知道的理財方式了。對於理財意識薄弱的人群來說,銀行存款是一個比較好且安全的理財方式。

不過,安全歸安全,需要提醒的是,央行已經出了新規定,一旦銀行破產,你存在銀行的錢,最高只能賠付50萬元。打個比方解釋:你存在銀行是25萬元,你是賠25萬元;如果你存的是51萬元或者100萬元,你都只能獲賠50萬元。

收益率:

但是銀行存款的收益率也很低,目前銀行存款是按照央行基準利率來執行的。其中,活期存款年利率為0.35%,一年定期存款年利率為1.5%,而三年定期存款年利率也才只有2.75%。也就是說,如果今年把1000元存銀行三年定期,三年後的利息僅為1000x2.75%x3=82.5元。

流動性:

在流動性方面,活期存款流動性高,可以隨時存取,而定期存款的資金流動性則不高,比較適合存長時間暫時用不到的錢。

2、國債:是國家發行的債券,簡單來說就是把錢借給國家。一般來說,國債的投資期限有3年、5年、10年等。

安全性:

因為是以國家信用為基礎,把錢借給國家,而國家倒閉的可能性幾乎為0,所以購買國債也是很安全的理財方式,也就是風險幾乎為0。

收益率:

與此同時,國債低風險的同時收益也很低。我從財政部瞭解到最近兩期的國債中,3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為4%,5年期國債票面年利率4.27%。

流動性:

但是購買國債之後,如果沒有持有到規定時間而是提前兌取的話,利率會降低。另外,從投資期限來看,我們很清楚國債的流動性是不高的,買國債就相當於長期存款。

3、

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即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有的是銀行自己開發的,有的則是銀行代銷的。

安全性:

以前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是由銀行的資管部門進行管理的,銀行對其安全和盈虧負有直接責任,所以長期以來,被很多人視為風險不高的理財方式。

但是,自從國家金融系統一直在去槓桿,為的是防範系統性風險,特別是已經出臺新的政策(資管新規),禁止銀行保本保息。

行業內稱之為“打破剛兌”,也就是說,銀行不會再為你的理財承諾保本保息了,所以以後大家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你買的理財產品是什麼,畢竟無法像以前那樣高枕無憂了。

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是5萬本金起,所以有一定門檻,不過收益相對穩定,但也不高,普遍在4.5%左右。

流動性: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有固定投資期限的,所以流動性方面,就要看你買的是多久的理財產品了,這點類似國債。總體來看,流動性較差。

4、基金:

一般是由基金公司,向普通大眾募集資金,然後把那些募集到的資金拿去投資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權益類或者固收類的理財產品。

安全性:

從基金募集到的資金的投資去向,我們可以知道,由於投資的是固收類或者權益類的理財產品,還有的是兩者都投資,因此你買基金很可能虧損,也可能賺錢。

收益率:

收益率就不好說了,畢竟基金類型很多種,有的是股票型基金,有的是債券型基金,有的是混合基金,有的是指數基金,不同投資方向,盈虧都不同。

比如,你買的是貨幣基金,可能拿到年化收益4.5%,如果你買的是股票型基金,剛好碰上大牛市,或者基金經理判斷準確,你的基金可能在短期之內的盈利達到50%或者更多。

當然,就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你買基金也可能虧得一塌糊塗。

流動性:

從流動性得角度看的話,基金可以分為開放型基金和封閉型基金,顧名思義,就是看你的買的是什麼類型的,如果是封閉型的,你只能到封閉週期到了之後才能贖回,如果是開放型的,你可以隨時贖回。

5、互聯網理財產品

這裡說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是指各大互聯網公司推出的類似餘額寶的理財產品,例如微信零錢通、京東小金庫和百度錢包的餘額盈等。

安全性:

互聯網理財產品大部分對接的是貨幣基金,而貨幣基金投資的也是風險很低的國債以及央行票據等,所以這類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風險也是很低的。

收益率:

收益方面,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大部分在4%上下浮動,跟銀行的定期理財產品收益差不多。

流動性:

這類產品也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由於對接的是貨幣基金,所以這類理財產品可以隨存隨取。

你的閒錢存在這類互聯網理財產品可以獲得收益,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提出到銀行卡中,也可以直接用來支付,比如餘額寶,微信零錢通可以線下支付。

因此,在流動性方面,還是非常強大的。

6、P2P

P2P即網絡借貸,也就是投資人通過P2P平臺把錢借給借款人,P2P平臺充當信息中介的作用,連接借貸雙方。這種方式,其實就是債權投資。

安全性:

我們總會聽到某某P2P平臺捲款跑路的新聞,認為P2P是騙局,但其實P2P已經發展了10年,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P2P平臺也會更加合規化。

具體投資方面,你要看你投資的是哪種P2P平臺,畢竟不同的平臺有自己不同的資產,不同的資產類型風險是不一樣的,所以無法一概而論。

簡單講的話,你投資的是時候,一定要避開那些信息披露不透明而且資金流向不清晰的平臺,這樣可以提高你的投資安全係數。

收益率:

在收益方面,目前市場上P2P理財的收益區間大致在年化5%-15%,如果你選擇的是比較穩的平臺還是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的。

同時,對於新手投資P2P,現在很多平臺給予的福利也相當吸引人,比如新手標的收益率就很高,偶爾薅薅羊毛還是不錯。

流動性:

投資P2P,流動性還是相對可控的,活期和定期都有,其中定期又有7天、半個月等超短期產品,不過一般都是1個月、3個月、6個月和1年。

你可以根據你的資金使用情況和風險偏好來投資。

投資理財的但是還有很多種,比如還有信託、私募、期貨、股權投資以及各種地下的民間借貸,但這些我都不認為適合普通投資人。




韓講保險


您好!選擇理財產品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風險偏好,設定目標收益率,然後再選擇相應的投資工具🧰,在自己能承受的風險下獲取最大的投資收益!

目前適合個人投資者的理財方式有:股票,債券,基金,貴金屬等。

1.股票,風險波動最大,但如果有看好的上市公司可以少量適時低吸,長期持有!例如早些年持有貴州茅臺的投資者!

2.債券,目前建議個人投資者開立3個證券賬戶進行可轉債打新操作,風險低,卻常能獲得可觀的收益率!

3.基金,基礎投資者可以從基金定投開始,最簡單就是聽取證券投資經理的專業建議,挑選合適的基金進行長期的定投操作,通常年化收益穩定增長!

4.貴金屬,當前疫情持續,美聯儲降息,全球經濟壓力較大,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可以適當配置!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還請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和指導進行操作![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天天媽炒股帶娃


1.銀行存款及國債

還是有一部分人更信任銀行的安全性,依然選擇銀行存款或者國債,目前我國居民存款餘額還有七八十萬億的規模(2019年一季度)。

2.餘額寶

餘額寶的本質是運用於銀行業的拆借市場,因為它的隨存隨取,靈活使用,受到年輕人的歡迎。之後寶寶類的理財產品就不斷出現。但目前因整體利率下降的影響,寶寶類收益率普遍不高。

3.理財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理財一般為固定期限,有短期和長期,一般收益也是隨著時間從低到高。理財比較穩定,風險較低。

4.股票,基金

收益高,風險大,基金可以採用定投形式,但是即使是定投也要設置止盈點位,到達心裡預期的定位就需要賣出。

5.黃金

作為投資選擇一般不建議購買實體黃金,首飾黃金更不要作為投資選擇,可以選擇紙黃金,低點配置對沖風險。

6.房產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房產是最為穩定的投資選擇,不管在什麼點位購買都有不錯的收益。房產的優勢是槓桿,比如100萬的房產,以30%首付的30萬購入。因為之前房產一直處於上漲中,假定房產升值到150萬,相當於使用1:5的槓桿。但是,因為房住不炒的政策,加上國家處於經濟轉型期。房產價值分化會持續。人口淨流出的城市的房產不能買。



白糖植物園


來說說我的理財經歷吧。

理財的理念需要有一個緩衝期才能建立起來,我身邊的人至今都覺得股票、基金就是投機行為,所以他們認為閒錢只能用來放在銀行買定期,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如今定期的收益趕不上通貨膨脹率,而且定期基本沒有流動性可言。所以定期真不是一個明智的理財手段,後來我就慢慢研究其它的理財手段。這裡我真的得說一下支付寶,因為我關注其它理財產品就是從支付寶開始的,你只要餘額寶裡有錢,支付寶有的沒的就會推薦你其它貨幣基金,讓你提高收益,多掙錢誰不想啊,你點進去就上套了,當然面對萌新,支付寶也不敢玩狠的一下推薦你高風險的基金,即使推薦也是讓你10元定投玩玩。我想大部分人從這裡開始,就有意瞭解這些東西了。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我逐步瞭解了各種基金產品,之前我也玩過股票,美股,期權,但是沒有後話,我覺得大家都懂,自己沒點本事還是少碰那些。

現如今我的理財只有幾種,定期、餘額寶、基金、黃金。

比例不同,如今的行情我準備20%放週週利,50%買債基,剩下的30%我會根據行情買一些黃金、行業基金、指數基金、期貨基金等。這就是我目前的理財方式。



理財小殺手


現在大部分人理財都是在餘額寶、微信理財、專業炒股、虛擬幣、基金、期貨、當然也有一部分在創業的;

其實說白了金融的根本就是做好風控,投資本來就是在跟風險要收益;

大多剛入門的小白理財方式大概有銀行理財、基金這兩種,大多數人都認為很容易,但是如果你連最基礎的都沒搞懂,就一步踏進去,那你只會成為綠油油、新鮮的韭菜。

咱們先來說說銀行理財:半年或者一年,也有一個月和三個月的,不過就是有個共性,就是不到期不能取出,到期後會自動返回

銀行理財也是有風險的,別看它是穩健型投資;如圖1

大家如果選擇銀行理財,就得選擇一級或者二級就可以了,這兩種相對來說風險比較小、穩健,因為大家在銀行買理財初衷就是要規避風險;一個合格的投資者,得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風險承受程度去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盲目的選擇高回報,因為它伴隨的是高風險;

銀行理財有兩種模式:封閉式和開放式

封閉式顧名思義就是固定期限的投資:舉例:半年或者一年,也有一個月和三個月的,不過都有一個共性就是不到期不能取出,到期自動返還;

開放式就更好理解啦,就是隨時取出都可以,相對來說收益會低一點,不過靈活性強;

銀行代銷的產品建議最好不要買,在這裡說一下銀行自營產品,它的說明書上都會有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專屬的產品編號,在中國理財網輸入編號就能辨明真偽。





逍遙9江


作為一個90後,我來分享下同齡人的理財方式。

首先需要先準備2-3個月左右的應急資金,以防萬一,然後再進行理財,因此需要將所有可支配資金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應急資金

為了防止出現生病,突發事件,失業等意外的發生,所以我們需要預備一份應急資金,這筆應急資金可以存在貨幣基金之中用於隨時提現。

一般來說,這部分資金數量為每月可支配收入的20%,可以在支付寶上買6個月左右的定期存款,每月預留10%存在年化3%,流動性高貨幣基金中,10%存入年化4%左右的定期存單,分6個月完成,每月累加。

這樣萬一出現突發事件,每個月都有可以支配的資金而不影響既定理財計劃。

二、保險資金

一定的保險還是有必要的,針對健康風險我們就必須配置一定的保險以防萬一,所以建議是買一份醫療險,一份重疾險和一份意外險,保險支出佔全年盈餘的5%。

三、未來支出

作為一個年輕人,還需要考慮未來是否有大額支出,比如購車,添置大家電又或者買房,是否會用到這筆資金。

這筆資金的預留則需要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做出不同選擇,這筆資金從0到100%都是可能的,所以需要結合實際做出調整,這部分資金建議根據個人需要拿出每月結餘的20%投資固收理財產品,比如一年期的定期產品,年化5%左右。

四、理財資金

首先需要判斷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就是說判斷是屬於哪一類型的風險偏好。具體方法可以通過風險測評就可以知曉了。

根據不同風險偏好再結合自身情況配置一些貨幣基金和指數基金,就下面就提供一個投資組合配比吧。

  • 1.保守型投資者:在這筆資金再分為5:3:2的配比,分別投資貨幣基金,固期產品和債券基金。

  • 2.穩健型投資者:投資組合除了配置一定的貨幣基金外還可以配置一些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配置比例為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5:2:3

  • 3.積極型投資者:投資時間較長,投資品種風險偏高,所以其投資組合可以較大比例配置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同時還要小部分比例配置於債券型基金。配置比例為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2:5:3

  • 4.激進型投資者:追求高回報,對風險承受能力也很強,願意承受短期大幅波動風險,甚至相對長時間的虧損,配置比例為貨幣基金: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1:7:2

說完不同基金的組合配置後,我們還需要對選擇的定投基金(股票型、混合型、指數型)進行選擇。

這就是大部分人的理財方式了,不知道你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討論


聚火財經筆記


大部分人理財方式有儲蓄,房地產,股票,期貨,基金,債券,黃金,白銀,外幣,保險,古董,字畫等等。

1、儲蓄。

最古老的一種理財方式,一般把錢存入銀行,以及各大支付平臺,收取利息的理財方式。此利息比較低。儲蓄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一般活期存款利息低於定期存款利息。這種方式是很安全的一種理財方式,適合老年人。

2、房地產。

投資房地產也是不錯的理財方式。但是房地產行業經過二十幾年的快速增長,已經有黃金時代步入白銀時代了,以前投資房地產十年能漲十倍,現在十年漲一倍就不錯了。如果有房產情結,還是可以去投資核心城市的房地產,也是不錯的選擇。

3、股票。

中國大陸股市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到現在已經運作三十多年了,股市是創造財富和毀滅財富的地方,股市造就了一大批富豪,也毀滅了無數人的信念。不論是風光依舊的張近東,還是黯然離去的顧雛軍,還是股市造就的“平民英雄”楊百萬,面對一大堆的市場指數和曲線,這些曾經或現在的股市富豪深有感觸的或許是一句話,“成也股市,敗也股市。”如果有這方面的愛好或者能力可以投資股市,這是不錯的選擇,風險與收益都遠大於儲蓄和房地產。適合有經驗的股民及年輕人去投資。

4、基金

基金是一籃子股票,它有效的降低了股票的風險,同時也降低了相對收益。投資基金是風險相對股票小很多的投資理財方式,收益也不錯。股神巴菲特在公開場合曾經說過,業餘投資者投資標普500指數基金獲得的收益好於大多數基金經理的收益。基金定投是非常適合懶人投資方式。

5、期貨

期貨投資風險巨大,能讓你快速鉅富,也有可能讓你血本無歸。除非有這方面專業能力,自己投入少量資金玩玩的想法,虧了也無所謂。

6、古董字畫

古董和字畫具有豐厚的增值內涵,但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鑑賞能力,非一般人能操作。

7、外匯的買賣。

外匯的買賣也需要懂得這個國家的貨幣可能影響因素,能判斷大概趨勢,進而進行買賣,賺取差價。

8、保險

現在好多保險公司都推出保險理財項目,既有保險功能,又能理財,增加財富,也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大致介紹了這幾種理財方式,各有利弊,風險和收益一般成正比。所有理財方式應該根據自己的年齡配置選擇,年輕人的理財方式可以激進一些,年輕就是資本。中年人的理財方式可以相偏中性,進可攻,退可守。老年人要保守型,保證穩定,禁不起大起大落。

以上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趙小龍88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合理的理財,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提供家庭保障。

通常可以把資產分為四部分:

1,必花錢:日常吃飯、出行、穿衣等生活開支。一般佔比10%左右。

2、保命錢:醫療、疾病、意外、壽險等,這個家庭的保護罩,也應該配置,先家庭支柱再老人小孩。一般佔比20%左右。

3、保值錢:安全穩健的投資為主,銀行的理財,貨幣性的基金,穩健型的債權,定投的指數基金等,主要是跑贏通貨膨脹避免資產減值,一般佔比40%左右。

4、錢生錢:可以有較高的收益率,股票,基金,房產,做生意等,一般佔比30%左右。



言午先生說


一般的理財有以下幾種:

1.銀行存款活期定期,銀行大額存單,結構存款等

2,保險年金,教育金養老金,兩全保險,分紅保險等

3,股票,基金,債券,私募,黃金,國債等

4,房產投資,藝術品收藏等

但是我們中國人大部分理財方式還是房產主導。

《2019年新中產白皮書》顯示,在新中產家庭財富結構中,房產以56%的比例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對比發達國家家庭資產配置,股票,基金,房產以及保險佔比均衡。

相對我們國家來說房產投資佔據了很多資金必然也會承受很大的風險,比如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很多人失業還不起房貸,一夜間從中產家庭變成生活困難,避免悲劇重演,建議資產分佈不均衡的家庭在經濟不好的時代及時調整規避風險。



淺險時光


最近開始學習長期投資和個人理財方面的內容,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財心得:

第一個賬戶【要花的錢】:就是我們的日常開銷賬戶,一般佔家庭資產的10%也就是要花的錢,一般為家庭或者個人3-6個月的生活費,放在活期儲蓄的銀行卡、能夠隨取所用的貨幣基金中;

第二個賬戶【保命的錢】,也就是槓桿賬戶,一般佔家庭資產的20%,為的是以小博大,這個賬戶保障突發大額開銷,專款專用,保障在家庭成員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保命,也就是買保險的錢(我買了終身重疾險、定期壽險、意外險、醫療險);

第三個賬戶【生錢的錢】,一般佔家庭資產的30%,通過投資來為家庭創造收益,用有風險的投資創造高回報,這部分需要先進行學習再投資,並且是5-10年都不會用的閒錢去投資才行;

第四個賬戶【保本升值的錢】也是長期收益賬戶,般佔家庭資產的40%,為保障家庭成員的養老金、子女教育金、留給子女的錢等。這個賬戶目前我還沒儲蓄,但是已為以上4個賬戶配置了不同的銀行卡,專款專用。優先配置好前兩個賬戶~畢竟是生活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