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在2018年全国城市GDP榜单中

有一座极为特殊的城市

它既非一省之省会

也非直辖市或经济特区

却在这份经济成绩单上

常年与一众声名显赫的城市比肩而立

至今仍远超富饶的天府成都

直逼滨海的港口天津

它就是苏州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然而

作为一座现代化都市

其中心地带却保留着

一片十分特殊的区域

目之所及

青瓦白墙、高木深巷

与远处的摩天大楼泾渭分明

其面积广阔

占地约22.63平方千米

相当于30多个北京故宫的大小

苏州古城局部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其历史悠久

虽历尽2500余年风雨起落

却几乎不曾迁城易址

至今风貌如旧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春秋时期,2500多年中仅有约35年的短暂迁城史,其余时期均在原址之上。)

苏州城之古为全国第一,尚是春秋时物。

———历史学家顾颉刚

千百年来

一句“天上天堂、地下苏杭”

更是写尽了人们对它的向往

在多少中国人的心目中

它是繁花似锦的

红尘富贵风流地

亦是温柔恬静的

小桥流水百姓家

▼ 苏州古城的小桥流水人家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这究竟是怎样一座城?

又为何如此令人向往?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在今天的江苏省南部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静卧于此

三万顷碧波茫茫

一望无尽

这便是太湖

▼ 太湖,古时也称“震泽”和“五湖”,按今日面积约2400平方千米计算,合3.6万顷。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太湖东南及东部一线

连绵的天目山脉到此气势渐平

只剩一些低山丘陵从地表隆起

海拔最高也不过341.7米

▼ 上方山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发源自太湖的河流

一路向东蜿蜒流淌

直至汇入江河、注入海洋

古时曾有的

娄江、松江、东江

三者自北向南依次排列

人称“太湖三江”

▼ 流经上海市区的苏州河即松江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由于地势一马平川

河流流速愈发缓慢

加之众多降水汇聚

涓涓水流遇到洼地

小者为塘、大者成湖

其中尤以阳澄湖、石湖、金鸡湖等

最为人们耳熟能详

▼ 石湖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即便千百年过去

今日苏州市的辖区内

仍有大小河流2万余条

湖泊荡漾300余个

超过40%的地表

均被水域覆盖

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

▼ 苏州太湖湿地国家公园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水道纵横交织

湖塘星罗棋布

一则益于农业

二则利于交通

加上地形据“三江五湖之险”

太湖东部的低山丘陵

又可抵御洪水和外敌之侵

在古时可谓建都筑城的“风水宝地”

于是距今约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

在吴国大夫伍子胥的主持下

一座崭新的都城拔地而起

作为逐鹿中原的大后方

更以吴王之名为其命名

人称

“阖闾大城”

阖闾大城后称吴郡

隋朝时首次改名苏州

▼ 雪后的苏州城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本着“因天材、就地利”的思想

人们并非填河造陆

而是引水入城

四围城垣上各开两道城门

由成对的水门和陆门组成

统称水陆八门

其中水门既可引水、亦可行舟

水陆八门的修建被称为“象天法地”,《管子》中有“陆八门,以象天八风;水八门,以法地八聪”一说。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 盘门实景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自此以后

苏州城内水网纵横

开创了中国城市规划史上

一座里程碑式的“水城”

且城内主要河道水面开阔

▼ 平江路和沿线河道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尽管强盛一时的吴国

最终也没能成就千秋霸业

但这座城的传奇故事

才刚刚开始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公元610年

在隋朝文、炀两帝的宏图经略下

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全线贯通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自此连为一体

▼ 京杭运河山东台儿庄附近河段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当时的苏州城附近

运河自西北方向涛涛而来

在枫桥处转而向东

直抵城墙西北侧的阊门脚下

成为护城河的一部分

并继续向东南方向流去

运河的修建

加上自唐代以来

如火如荼的水利工程

令城外水网愈发畅通

城内河道也日益规整

正所谓

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

———《吴地记》

▼ 山塘河及沿线街道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实际上

城内纵向河道的走势

并非严格的南北朝向

而是南偏东7°左右

恰好与当地夏季风的主导风向一致

这就意味着

这些纵向排列的水道

不仅可以连通横向河道

以调蓄全城之水

还可作为城市的通风走廊

调节和改善局部气候

最为特别的是

河道横平竖直、有如棋盘

街道纵横交错、亦有如棋盘

二者交叠下

水陆相邻、河街并行

构成极具特色的

“双棋盘式格局“

经历朝历代传承至今

尤其在明朝时期

城内河道全长达87-92千米

规模堪称空前绝后

若将它们彼此相连

足以从苏州一路通向上海

城内河流三横四直之外,如经如纬者尚以百计。

———明代《吴中水利全书》

“双棋盘式”的格局

令大大小小的河道与街道

相依相伴、相互交织

连通城市的各个角落

交通繁忙的主干线上

可见“两街夹一河”的布局

河道居于两街道之间

设有码头泊岸

便于客货运输

两侧街道有时一宽一窄、一高一低

一边是街市、一边是住宅

被称为”上塘“和“下塘”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 一河两街型实景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商业繁华的地带

人烟稠密、建筑密集

两侧房屋背水而建

直接坐落在驳岸之上

河道则在中间穿行而过

成为没有街道、狭窄幽深的水巷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 有河无街型实景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而在居住区

河道一侧铺设街道

另一侧则建设房屋

成为常见的”一河一街“模式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 一河一街型实景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当河街交错

或是两街相连时

一众形形色色的桥梁便诞生了

在各类史料中

从唐朝时期的木桥

到宋朝以后的石桥

苏州城的桥梁数量不下300座

诗人曾称其为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其中

有的长达数百米

▼ 宝带桥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有的数十米

▼ 觅渡桥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有的则仅有数米

▼ 苏州城中小桥流水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千姿百态的桥梁

将苏州城的河道与街道

彼此紧密相连

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

就此诞生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如果说

河道与街道组成的“水陆棋盘”

在横向上撑起了整座城市的骨架

那么填充在“棋盘”网格中的各类建筑

则将在纵向空间上

为城市注入新的灵魂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在古城的天际线中

最引人注目的

莫过于一众高耸的

古塔

作为天际线的第一层次

其高度一般在30米以上

相较于周边玲珑小巧的民居

显得格外巍峨挺拔

其中位于城北的报恩寺塔

九级楼阁层层堆叠

高度达76米

檐角飞翘、风姿秀逸

是苏州城内极为醒目的地标

▼ 报恩寺塔,也称北寺塔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坐落在城南的

瑞光寺塔

七层塔身高约43米

平面同样呈八角形

与报恩寺塔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 瑞光寺塔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相比之下

城东的罗汉院双塔

则显得小巧多了

不仅塔身格外纤细

塔高也仅有33米左右

但双塔并立、东西对峙

却又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对称美学

▼ 罗汉院双塔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若要说苏州现存最为古老的佛塔

则是位于城外虎丘山的

云岩寺塔

▼ 云岩寺塔,也称虎丘塔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其始建于五代时期

历尽沧桑超过千年

尽管自明朝起

塔身便开始产生倾斜

但至今数百年来却依然屹立不倒

和山上苍翠的林木一起

伫立在古城边缘

出城先见塔,入寺能登山

———宋·王禹偁《虎丘山》

苏州古塔林立

多源于三国时期以来

江南地区佛教的兴起

正所谓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而在宋朝时期

大规模的修葺和重建

更是延长了它们的生命力

苏州曾建有100多座宝塔

至今保存完好的超过20座

透过它们

今人终得以窥见些许往日的图景

▼ 寒山寺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天际线的第二层次

则由一些特殊的建筑占据

它们高大伟岸、颇具气势

高度一般在16-37米之间

在城市边缘

最醒目的便是

城门楼

苏州历史上共建有城门17座

有的仅是城墙上开挖的门洞

有的则加盖高大华丽的楼阁

阊门何峨峨,飞阁跨通波

———晋·陆机《吴趋行》

包括今人重建的城门

也多建有门楼

以气宇恢弘之势

镇守在古城四方

▼ 相门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而在古城内

同样坐落着一座座气势宏伟的

高大建筑

例如

城中玄妙观内的三清殿

上建两层重檐、九条屋脊的

重檐歇山顶

下有内外共计100根立柱

撑起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的庞大殿阁

建筑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

在江南地区乃至全国

都称得上凤毛麟角

▼ 三清殿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规模仅次于三清殿的

则是古城西南侧的大成殿

它拥有两层重檐、五条屋脊的

重檐庑(wǔ)殿顶

是苏州文庙中最为显著的地标

▼ 文庙大成殿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文庙由范仲淹

创建于北宋时期

并同时在此兴办府学

用以讲学授课、培养人才

这种“庙学合一”的体制

开地方办学之先河

被各州县纷纷效仿

自此以后

苏州文脉流转、人才辈出

清朝时期共产生状元26名

占全国的23%之多

堪称“状元之乡”

▼ 苏州文庙孔子像,后方即为大成殿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由佛塔、道观、城楼、府学等

一系列高大庄严的建筑

塑造了一个暮鼓晨钟的苏州城

而10米以下空间里

又是一个怎样的苏州呢?

苏州的

民居建筑

大多为1-2层

高约3-7米

它们多以院落的形式

在横河、横街之间组团分布

称为“弄”

院落房屋之间紧紧相靠

仅留出狭窄的通道供人们通行

是为“巷”

▼ 平江路附近的小巷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深巷中清净幽深,宜于居住

临街则繁华喧闹,适宜经商

因而街道旁多为带店民宅

或后宅前店、或上宅下店

甚至直接成为商业街市

▼ 雪中的山塘商业街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而实际上在唐中期以前

苏州城并非后人所见的

“百十街坊、千余幽巷”

而是类似长安城的市坊制

无论是百姓居住的“坊”

专门用于贸易的“市”

还是衙署所处的子城

都被高墙围合

彼此严格分离

然而

随着农业生产如日中天

手工业发展蒸蒸日上

加之运河通达南北

苏州一跃成为全国的财赋重地

“苏湖熟,天下足”

定时定点开放的交易场所

逐渐无法满足高歌猛进的贸易需求

于是自宋朝起“市坊制”逐渐解体

取而代之的是

商业区域毗邻交通枢纽

且民居按街巷分布的“街坊制”

也就是今天人们能看到的场景

▼ 苏州城中的街坊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尤其在当时的阊门附近

大运河、山塘河、护城河

及入城水道均在这里交汇

南北舟车、外洋商贩

也纷纷齐聚于此

堪称“万人码头”

▼ 阊门外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城内的商业贸易受此吸引

逐渐向阊门一带聚集

到了明清时期

甚至彻底突破城墙限制

形成阊门至枫桥

阊门至虎丘以及阊门至胥门

三条繁华的商业轴心

一时间

苏州城内外

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

粮食、丝绸、棉纺

刺绣、木刻、家具

各类农产品和手工艺品

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

乾隆年间

一卷12米长的巨幅画卷

记录了从虎丘、山塘河到阊门、葑门

直至云岩山的姑苏盛景

画面中共计一万余人、两千余房屋

四百余船只、二百余店铺

当时苏州城之繁华兴盛

由此可见一斑

▼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也称《姑苏繁华图》(局部)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

这样一个自古繁华的苏州城

不仅是富商大贾的聚集地

更是文人雅士的理想国

而在这两类人的碰撞和创造下

便诞生了家喻户晓的

苏州园林

▼ 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和街坊市井的喧闹不同

这些园林更像是一片片城中山林

叠石疏泉、花木繁盛

亭台楼阁掩映其中

诗情画意、境界独特

正所谓

虽由人作,宛如天开。

———明·计成《园冶》

园林中的第一要素

在于理水

苏州城内水网密集

湖塘相通、河溪相连

因而池、瀑、泉、涧的运用

在园林中俯拾皆是

可谓“无水不成园”

▼ 留园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第二要素则在于叠山

太湖和周边的低山

是园林石的绝佳来源

尤以因常年水浪冲击

而遍布孔洞的太湖石

以及苔藓丛生的黄石最为典型

园中奇石或如峰峦林立、或点缀林间

如入幽壑山林

▼ 狮子林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第三要素是为花木

春天玉兰、牡丹

夏季满池莲花

秋时枫叶桂菊

冬日翠竹寒梅

加之苍劲的百年古树

花木的生长塑造了园林的四季

▼ 留园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最后的第四重要素

便是建筑

厅、堂、轩、馆、楼

阁、榭、坊、亭、廊

各类建筑疏密相间、布置灵活

且多轻巧朴素、极少绣闼雕甍(méng)

从而和山、水、花木融为一体

▼ 拙政园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苏州园林最盛时当属明代

其数量共计271处之多

如今依然保留有108座

高院深墙中

诗词、书画、篆刻

雕塑、戏曲、建筑

尽是这座城市辉煌的往昔

王侯将相、文人墨客

商门贵胄、市井平民

他们的故事和创造

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灵魂

但数千年往事已成云烟

苏州还是那个苏州吗?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实际上

苏州城并非真的“经久不衰”

自建城以来

春秋吴越之战

东晋苏峻叛乱

南北朝侯景之乱

隋朝灭陈之战

五代十国割据

金兵、蒙古南侵

元末张士诚兵败

以及清军屠城等

几乎每次朝代更替

这座城市都被战火付之一炬

商业凋敝、民不聊生

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唐·李延寿《南史·侯景传》

但在一次次崩溃和震荡后

却又一次次浴火重生

▼ 阳光下的苏州城,远处的新城区若隐若现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近代以后

由于运河改道

阊门的繁荣景象不再

但沪宁铁路的修建

人民路等干道的拓宽

又令观前街、石路一带重新崛起

成为苏州城新的商业核心

至今仍热闹非凡

▼ 观前商业街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而入城水量的减少

令城内水道的淤塞和污染愈发严重

加之城市建设填埋大量河道

到20世纪80年代初

水道长度仅剩25千米

还不到明朝时期的30%

然而自1986年后

人们开始重新探索城市发展的方向

整个历史文化区域的

水陆格局、建筑风貌

均受到严格保护

古遗迹“修旧如旧”

新建筑“新旧相融”

▼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主干道周边建筑

最高不超过24米

以保留由佛塔、城楼、殿阁等构成的

古城高层天际线

▼ 静静矗立的报恩寺塔和平门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的确

苏州城已不再是那个苏州城

两旁高楼林立的新城区

将接过它承载数千年的使命

成为新的经济引擎

创造这座城市新的传奇

▼ 现代化的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岁月更迭、时代变迁

苏州城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但即便千百年过去

每当人们谈论起

心中的江南水乡

依然能从这里的

小桥流水、青瓦白墙、亭台楼榭中

看到这方水土的

钟灵毓秀、繁荣富庶、风流潇洒

也看到这座城市

2500年来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所以更多时候

我依然相信

苏州城

还是那个苏州城

▼ 此城何人初见月,此月何年初照人

苏州城,婀娜多姿美少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