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剛:交通防疫戰線上敢啃硬骨頭的“頂樑柱”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趙蘊穎

孫剛,現任大連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由於業績突出,2008年至今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曾榮獲大連“五一”勞動獎章、榮立個人三等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孫剛堅決落實“防輸入、保暢通”要求,成為交通防疫戰線上的“頂樑柱”。

1月27日大年初三,孫剛主動請纓到最危險、最複雜的疫情防控一線——鶴大高速公路大連站。這裡是遼寧省車流量最大的高速公路收費站,也是大連疫情防控的橋頭堡和第一道防線。從此孫剛就“釘”在了檢查站,事無鉅細,系統思考,整體謀劃。一手組織制定《防控現場工作規範》、《疫情防控規範化建設九條標準》等8項工作標準和流程;為解決物資供應難題,協調市商務局設立單列專戶,同時調動社會各方積極力量;為切實保護好一線工作人員,協調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視頻連線培訓疫情防控知識,對接大疆無人機對廣場進行消殺作業;向實踐學習,隨時把好的做法和經驗用到實際工作中。

“路不險則無以知馬之良,任不重則無以知人之德”。空曠的後鹽檢查站廣場寒風凜冽,“將心比心,多考慮考慮一線同志”,孫剛要求一線人員每半小時換崗輪流休息,自己也把辦公室搬到防控前線,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還曾連續70多個小時晝夜奮戰。雙手凍傷結痂,雙腳凍裂,疼痛難忍,他就搽點藥膏;實在太累,就靠在沙發上打個盹。

“一日無為,三日難安。”孫剛說:“這是每個人的戰鬥,帶領大家打贏這場阻擊戰是我的責任和使命。”作為疫情防控最前沿的後鹽檢查站,完成了28個晝夜測溫百萬人次的傳奇;實現了“嚴防控、零輸入、零感染”;創新六大舉措助力打贏防疫、保暢“兩戰”;建立“公路+街道”信息通報聯絡機制;推行外省來(返)遼信息填報9條規範工作法。這裡既是啟程援鄂的“出征門”,也是勇士們平安歸來的“凱旋門”,更是城市關口的“防護網”。後鹽人堅守初心,甘於奉獻,凝聚了立身為旗、攥指成拳的“後鹽力量”,實現了“不漏一車、不落一人”的鄭重承諾。

隨著疫情形勢變化,我市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33個檢查點全面取消,保障各級路網暢通。2月22日19時,接到省防指下達的拆除指令後,孫剛立即組織相關市區實施拆除作業並親自到現場動員指揮,僅用3個小時,全市出動執法人員1930餘人,車輛368臺,出動各種機械27臺,共拆除各類標識2180餘件,撤除警示樁4920個,帳篷95頂,全面完成撤站任務,再次驗證了交通隊伍執行命令不打折扣,敢打硬拼、不勝不休的優良作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