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派遣工,该何去何从?

请callme


和你一样10年通信国企,7年劳务派遣的经历,可以很负责任的对你说劳务派遣的结局从你进入的那一刻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一、劳务派遣的不平等待遇你应该深有体会了

正如你说,脏活、累活全由派遣员工干了,拿的工资还比你高,同工同酬变成一句空话不说,别人因为你的努力工作而得到升迁和提拔,你却还是只能呆在原岗位继续被压榨。

更别说一旦出了什么问题,第一个被甩出去背锅必然是你!

二、一句有转正的可能就把你的未来钉在了这个岗位上

这是用人单位惯用的一种手段,一句有转正的可能就把你的绑在这里。而且通信行业的转正机会是越来越渺茫。

13、14年的时候,因为国家对派遣制的限制,通信国企开始大量对派遣制动手,有强制裁撤的,有的开始陆续转正的,有的派遣再转外包的,某省一家通信国企最良心,一口气把所有派遣制全部转正。

时至今日,国企对这方面的用工分的非常清楚,也非常小心,尽量维持现有局面不动。我所在省份已经连续3年没有任何转正名额出来了!

你觉得你还能坚持多久?

三、无论回答多少类似的问题,我的始终坚持我的态度

因为经历过中间辛酸,所以知道其中的尴尬与痛苦。派遣制看似美好,在某国企内工作,实际却是个二等公民,看似有转正的机会,实则机会渺茫。

徒然为了一个外表好看,实则鸡肋的工作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年华,还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前景看似美好,实则隔着一块玻璃。

从你进入派遣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你会在白白耗费自己的青春、热血与激情后,落得一个黯然退场或者沉默麻木的结局。
所以我始终坚持我的观点,派遣制是个畸形的死路,早走早好!

更多精彩好书解读,职场攻略、精彩品评请关注本头条号“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经管励志书籍评级


国企劳务派遣会取消,只是时间问题,我们看最近十年中国的发展,给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个新的前途。再看最近华为被美国搞手脚这个事就知道,美国急了,想把我们搞穷,连国际形象都不顾了。

其实,我们看看当年的鸦片战争,当时我们的有识之士已经想到:如果不及时把鸦片消灭,那后果就是被灭。

同样道理,劳务派遣也是别有用心的歹毒之人,向美国那里引进过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把我们搞穷,二是削弱我们的民族凝聚力,进而为将来的某件事布局。

所以,我对将来取消劳务派遣持乐观态度。因为我们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了,劳务派遣的危害,甚于鸦片!

目前国人的生存知识水平很高,主要是汲取了互联网上的经过千锤百炼脱颖而出的生存知识。所谓生存知识,我本人的定义是:赚钱的知识、抵御物理伤害的知识,抵御计谋、诈骗和精神伤害的知识。

这些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工作能力水平。既然水平高了,那么社会平均工作能力就高了。

劳务派遣之存废争议其实是一个工作能力与用工关系互相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问题

[工作能力]跟[用工关系]是矛盾体,就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矛盾体一样。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呢,它又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换到这里也是一样的:

工作能力决定用工关系,用工关系对工作能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你的工作能力,完全可以跟用人单位签合同,用人单位为什么不跟你签,为什么要转给派遣公司?

很明显,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关系,已经不适应目前社会上劳动者工作能力的发展了。可以断定,只要假以时日,劳务派遣必然会被取消。

也有的人问:如果劳务派遣赢了呢?

呵呵,劳务派遣如果赢了,那就等同于美国赢了。只要我们肯早一点取消劳务派遣,那么美国不会赢。


梦里澜涛


国家在出台劳务派遣工这个用工形式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良好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而国家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又不到位,导致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一直被劳务者诟病。

很多单位的劳务派遣工,并不是象国家要求的那样是临时性、辅助性、可替代性的工作,更不是国家明确要求的同工同酬,很多劳务派遣工不但不是同工同酬,而是干的多,拿的少,还被编制内的员工看不起,出了事,他们还是背锅侠。

国企的劳务派遣工,该何去何从呢?

一、如果有能力,还是不要做劳务派遣。

我们都知道劳务派遣和用工单位是没有劳动关系的,也就是说,你根本不算他们的员工,什么时候不想用你了,一句话,你就不用来了,主动权永远都在用工方手中。如果自己有能力,还是尽量找一个能签劳动合同的用工单位,这样更能保护自己的权益,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二、国家对劳务派遣的监管正在逐步加强。

以前很多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大肆使用劳务派遣,这是国家不允许的,如果超过员工总人数的10%,国家是要处罚的,特别对于国企来说,用工会越来越规范。我们单位也有劳务派遣工,在今年的用人制度上,集团很明确的规定,如果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转为正式编制,有两名劳务派遣工,今年底就能转正了。

三、如果没有能力离开,还是少发牢骚少报怨。

如果这样说,可能很多键盘侠该骂人了。很多人都在说劳务派遣公司是吸血鬼,但是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总是这样怨天尤人,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把这些精力,放在自身能力的提高上,当你成为一个行业的行家里手时,不是单位在挑你,而是你挑单位。


锦瑟谈职场


2017年以前,劳务派遣制度被一些国企用的比较乱,比如,把劳务派遣工用在核心岗位上,有的劳务工都当了领导干部,所谓的同工不同酬的矛盾非常突出。2017年国家开始规范劳务派遣制度,要求劳务工占比不能超过10%,且只能安排在辅助性、替代性和临时性的岗位上,不能安排在核心主体岗位上。

以前国企大量使用劳务工,有的企业劳务工比例超过50%以上,正式工都不干杂活累活了,只是指挥劳务工干活。2017年国家为保护劳务工利益,强制要求企业减少劳务工比例到10%,其实是鼓励企业将劳务工转为合同工。

于是这些企业就动了歪脑筋。如果转为合同工,那么工资福利就和原来的合同工一样了,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企业是不愿意的。许多企业充分利用了业务外包制度。比如,单位食堂,原来用的都是劳务工,现在要求劳务工不能占比超过10%。那么,企业也不愿意把食堂劳务工都转成合同工,怎么办呢?

以前劳务工是劳务公司派到用人企业工作的,至少还是输入劳务劳力吧。有的企业居然把劳务工转为业务外包工。就是把食堂连建筑到人员(原劳务工),统统打包作为一项业务,整体外包给外包公司。比如,食堂有100人,有买菜做饭卖菜的劳务。企业把这一揽子的事情打包成一项业务,每年1000万元,包给外包公司。劳务工解除与劳务公司的合同,与外包公司签合同了。这个时候,你还在食堂里揉面,但原来是劳务工还是一个人,现在你成为一个外包业务中的一项“业务”了。

你看看,你还是你,你还在企业干着以前同样的活。有的人是正式工(合同制),有的人是劳务派遣制,而你成为一项业务,一项服务项目,被整体卖给了业务外包公司,你连个人,连个劳务都不是了。不知道你看明白了没有?希望是很渺茫的。


职场火锅


相比国企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工一般从事现场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设备生产设施的日常维护。工资福利待遇比正式员工一般少一半。企业之所以需要劳务派遣工,一般可以减少企业薪酬的支出,其次可以在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时。规避企业领导管理责任。

比如,在船厂中工企业里面,很多分包协作单位儿,从事生产一线的工程建造,在实际工作生产中,由于现场施工环境的错综复杂。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如果不小心发生了安全事故,一般分包单位都会选择与当事人私聊,不上报到当地的安监部门。如果安全事故发生在正式员工身上,不仅要上报工伤,企业的领导人还附有连带管理责任。

作为一名劳务派遣工,未来的出路只有靠自己。在闲暇之余不断的通过各种技能培训考试。提高自身的含金量。只有具备了高技能的素质人才,到了企业用工制度改革,你才会先人一步。




定格瞬间美


你是做通信行业的,那我们更有共同语言了。现在的国企,尤其是通信运营商的国企,员工分成几种:有编制的正式工,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你属于第三种。

作为劳务派遣工和前两种是有区别的。

有编制的正式工属于企业职工,工资享受国家财政政策,福利待遇也最好。

合同工属于企业自主招聘的,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财政政策,工资由企业发放。

劳务派遣工不属于企业用工。具体由第三方公司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承接企业的工作和业务,第三方公司再和你签劳动协议,你平时做的虽然是企业的工作内容,但你本人是属于第三方公司的。保险,工资都由第三方公司负责。

作为劳务派遣工,境遇当然是很不舒服的,平时免不了要和企业的正式工合同工同时工作,虽然你们平时的工作内容一样,但工资待遇相差很大。第三方公司在企业面前就低一等,作为劳务派遣工当然也是会有这种感觉。


如果你不适应这份同工不同酬的工作,可以离开,毕竟拿着这份工资不高还受气的工作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不一样的思考


【赤脚企业培训师】为您深度解惑:国企派遣工,该何去何从?

很多人刚开始进国企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认为较稳定

这也许是只是一种感觉吧!看到目前很多国企的派遣工都愤愤不平,一是觉得干同样的活拿着比人家正式工低好多的工资,心里很不平衡。二是国企正式工看不起派遣工,他们好像低人一等。三是单位随意找理由解雇派遣工,申诉难。实际上,种种迹象表明,国企派遣工的工作并不是多么的稳定。

二、比较正规

毕竟国企在人们的心目中相对于民营企业,它是属于正规军嘛,给人的心理感受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一个高中同学,高一刚军训完,就被家里安排到石油单位上班。当时高中的同学很多人很羡慕,说人家高中没读,大学没上,就直接一步登天进国企。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国企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工作比较轻松,工资比较稳定的正规企业,多少人梦想着去国企上班,哪怕是个打扫卫生的清洁工!

三、有工作体验感

刚才说到,毕竟国企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比较正规的大企业,人们感觉工作也肯定不错,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所以,都想去国企体验一把工作的愉悦感。实际上,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当很多人跨入到梦寐已久的国企大门后,随着工作的开展,发现自己做的和正式工一样,拿的却比正式工少,甚至,还要遭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慢慢的,心理就会不舒服,就会有怨气。



那么,面对国企派遣工的这种境遇,该何去何从,我只有两点建议:

一、去私企

如果你能放下国企的光环,勇敢的迈出来,到私企去闯一闯。因为有些私企是没有派遣工的,大家都是打工的,没有谁看不起谁,也就不会有在国企的自卑感了,而且都是能力为王,通过努力还能爬到高层,在业内也是有一定身份的。

二、谋划创业

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好的项目,可以尝试乘风破浪闯一闯,说不定你能闯出一番事业,金鸡变凤凰,为更多人提供更好的,更公平的就业岗位。

朋友,如果你确实因为派遣工的身份而感到迷茫,感到自卑,听听我的建议,或许你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刚子生活杂记


同是派遣工,我感同深受。

首先来说,国企存在着许多老化僵硬的机制,存在于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后的制度拿到今天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本来就是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但国企是国家的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小改革不止血大改革风险大,所以僵化的机制一时半会是改不了的。

在着来说,国企确实在底薪阶层与受众面上解决了用工荒的问题,给了很多待业以及下岗的人在就业的机会,但话说回来国企派遣工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我认为很多人说一个派遣工可以进去核心领域是无稽之谈,你所认为的核心领域其实是核心领域的辅助工作,化工,通信,广电,医药等等国家命脉产业都需要一层皮来包裹里面的肉。负责内容安全啊,保障信息质量啊,负责产品校对啊之类的,核心领域没有明确的划分,所以这些都属于核心领域范畴内的。

还有为什么会有派遣工的出现,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就是校招与社招的区别,很多年轻人不满足于现状跨专业选择工作,自然就是媒体或网络渠道选择工作,这也就出现了应聘者技能高低不齐的问题,而校招生90%都是合同工,享有更多的机会与待遇,很好理解,整齐划一很好的管理。

那么你说国企派遣工该何去何从,1如果你想赚钱那么你应该考虑换份工作,2你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掌握核心的技术,当然要做的比他们更出色,然后跟你的领导申请转为合同工,我想你的领导不会不通情达理的。

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终究是要赚钱的,只要是能给企业带来可观利益的都会有前途的。




起点作家8分熟


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建议你辞职!



劳务派遣是这个机制的存在必然是现阶段社会的产物,而且现在越来越多国企社招都是派遣员工,王牌正规军一般只有校招生!所以确实存在一定的弊端,有一些985、211院校毕业生因校招时没去应聘或者其他原因耽搁了,在工作两三年之后,有一定社会经验重新应聘到国企单位,这时就是是派遣工!




存在即合理!国企肩负着社会责任,正式员工属编制内,人们常称铁饭碗!因为从开创至今,国企正式员工数量较多,并且因经营效益增速变缓,为了节省开支,这时派遣员工应运而生!但是现在大多数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只是少了大部分优厚福利(住房公积金、晋升渠道)!



但是企业也留有一定的空间,只要你工作够优秀,还是有机会转为正式员工!或者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也可以再去选择带有编制的国企单位!

欢迎大家留言或者私信,了解更多关于职场问题!


办公室小林


我国的劳务派遣服务,这些年来不断壮大。不过由于他的同工不同酬,时而地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务派遣广受大家诟病。

很多人都支持取消劳务派遣这一行业。我也支持。其实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把劳务派遣的劳动关系,有派遣公司转到单位身上。

只要这样,劳务派遣公司忙活他的中介以及劳动人事代理服务,肯定也是能够受到广大企业欢迎的。

只要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身上,单位就不会区分正式工和派遣工,这样还能够更好选拔业务骨干,留住人才。刚入职的职工业务不熟练,工资待遇低,大家都没有意见。是长时间工作的因为身份不同,合同主体不同,而待遇不同,那大家就不满意了。

国企用工也是这样,如何有效地消除这个身份割裂,才是目前最应该做的。真正的人才,因为付出和待遇不成比例,肯定会离开。别的地方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如题目中所说,其实也是一样的,该离职的时候就离职行了。但是,你也一定要做好准备,迎接社会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