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棚二十年:拿命挣钱,是这帮农民最好的出路


"我们村是个大棚村,里里外外都是大棚,基本上只要有块合适的地,村民们就盖上个大棚,我们村民最希望的就是在市价最高的时候,自己手里正好有几万斤菜,狠狠的干上一票,做梦都会笑醒。"

我们村是莫言的家乡,潍坊高密,距离"中国菜都"寿光仅100多公里,永远记住老人的这句话:大树底下不长草,我们这些周围地方的人,从规模到技术,拍马也比不上寿光。

95年左右,具体什么时间我也不记得了,那时候我们村还是靠种玉米小麦、露天的一些小菜为生,因为产量低、卖菜难,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我听我父亲说,他们那时候晚上8点多就下地出菜,半夜12点就出发,把菜捆在自行车后座上,骑4、5个小时的车到离我们七八十里的地方卖菜,那时候一集卖个二三块钱已经很多了,那时候也感觉不到累,因为生活有了奔头。

98年,我们村的老书记带着我父亲还有村里几个优秀青年去寿光考察学习蔬菜大棚技术,那时候没有手机,座机都刚兴起,我们也联系不上他们,我妈白天去地里干活,晚上照顾我和姐姐,边吃饭边掉泪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我父亲他们回来了,一个个黑黝黝的,笑起来感觉牙齿都在反光,后来听我父亲说这半个月住在人家户里,每天起来就帮着那边的人建大棚,从大棚建设到蔬菜的基本种植,人家都教了,我爸学的很认真,记得他还有本笔记本,满满的都是字。

2000年至2020年,20年的时间里我们村从零突破到八百,占地1000多亩,成为我们十里八乡出名的蔬菜村,现在家家户户都种着大棚,可以说大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把我们村从以前的贫困村拉了出来。

种棚二十年:拿命挣钱,是这帮农民最好的出路

(捆好的茼蒿,准备装框)


不要看不起农村人,可能你打工一年都比不上他们大棚一茬菜的钱,我记得在有一年冬天,寿光那边下大雪把大棚都压塌了,我们这边的茼蒿一斤五六块钱,五六块钱一斤什么概念,就是你一把下去就是十块钱,真的做梦都会笑醒,我们家4个大棚,过年前后这一个月一茬菜就挣了10万,一直到大年30的早上还有菜贩子过来要菜,那段时间真的很火,过来收菜的车络绎不绝,把路堵的是满满当当,过年的晚上我爸和我妈在家唱起了《敖包相会》。

种棚二十年:拿命挣钱,是这帮农民最好的出路

装好框的茼蒿准备送到菜贩手上


事实上,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的,菜价大部分时间都在中低价区徘徊,高价的时候极少,碰上的几率更跟中彩票差不多

我们村村民也知道菜价的波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所以,我们这边都有一个说出来让大家笑话的想法——希望寿光的蔬菜一直受灾,唯独我们这边的蔬菜年年大丰收。18年寿光水灾时,我们村听到这个消息都喜形于色,恨不得奔走相告:菜价要涨了,要涨了。

听长辈说:"这世上只有土地不会骗人。"但这句话放在种大棚上,就不完全准确。除了不可预知的天气和菜价,土地也不听菜农的话,今年遇到了好收成,并不说明明年还会"长出金子"

种棚二十年:拿命挣钱,是这帮农民最好的出路

妈妈的记账本


记得我们家第一年种茼蒿时,亩产最高达到7千多斤,到了第三年只有4千多斤,还出现各种病,黄叶、倒伏,一整个大棚都倒了,加上菜价也不好,一斤才三四毛钱,忙乎一天才挣四五十块钱,放在地里就烂了,我爸一气之下全割了扔在沟里了。

蔬菜的种子价格非常贵,几十克的种子,动辄几十上百,一些育苗类的更是按株收费,一亩地大棚仅苗钱就要两三千,种子出了还要不间断的施肥、浇水、打药。茼蒿是我们这边的主打蔬菜,之所以一个冬天可以种三四茬,除了他生长周期短,还有菜农们频繁浇水施肥等精心管理,我家大棚一茬茼蒿长到成熟,中间的费用就在一两千元。

即使前期工作做得非常好,但遇到行情不好的年头,菜农们也只能自认倒霉,任辛苦和前期的投入付诸东流。即使蔬菜质量再好,最后一算账还是入不敷出。

我亲眼见过因为价格低迷,菜农一边用耙子往外清理烂菜,一边红着眼睛抹眼泪,因为我家就是这样的,还是我亲自干的,辛苦了几个月换来的确是这种结果

种棚二十年:拿命挣钱,是这帮农民最好的出路

我在收拾地里的烂菜


20多年了,我家种大棚20多年了,我爸妈也从以前的新人变成了现在的"老师傅"。什么时间种什么菜,应该怎么种,有什么管理办法,抬头看看天就知道最近会不会下雨,真的都是他们的经历,经验就是从一步步的失败中走过来的,

让别人看到的总是最风光的一面,付出的代价就是落了一身病,我妈前几年刚做的腰椎间盘手术,在家躺了整整一个多月,夜里疼的一直哭,现在身体里还有钢钉,我爸不敢走路,一走路就疼的难受,听医生说是膝盖里的软组织磨损严重导致的,根治的办法就是换膝盖,我爸笑着说:"换啥换,我都这个年纪了,忍忍就过去了"我们村的菜农没有一个身体是健康的,大学毕业我回到老家上班,回家帮忙干活的时候也劝父母,可妈妈跟我说,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二十多年成习惯了,不干这个还会干什么。前四十年拿命挣钱,后四十年拿钱买命,看到爸妈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我知道爸妈真的老了。

除了这个还会干什么?对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们村的村民都希望我这一代人能出人头地,跳出这个农民的圈子,他们如愿了,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在外面闯荡。大街上基本上见不到年轻人。老人告诉我们的就是干啥都比种地强!可他们却一心扑在了土地上,当了我们的过路石子。

我爷爷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我父亲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经常告诫我"

感恩父母,回报社会",说实话我没有这么大的思想觉悟,国家也不缺我的回报,看到逐渐年迈的父母和父老乡亲,我觉得我应该为家乡的事业做点什么了。

发自肺腑的说:我很爱我的家,很爱那群每天累的不行还嬉皮笑脸的村民,虽然走起路来都歪歪扭扭的,但我觉得他们是最单纯的人。

父母给我在城里买了房子,我现在基本上回家的次数也少了,但不管多忙多累我每周我都会回家一次,不为别的就为了帮父母干点农活,好提醒我自己,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不能忘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