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还至关重要吗?

大马哈鱼12


【asiavikin独立视角】制空权更重要了。

因为不光是防空技术发展了,空中突防的相关技术也发展了,而且发展得更快。最突出的就是隐身技术。

可以说隐身技术打破了之前空中突防与防空之间已经对防空很不利的“平衡”,使得防空问题变得极为突出。由于现代防空体系就是建立在雷达技术的基础上,而隐身技术的实用化使得雷达系统对飞行器的探测距离被急剧压缩。对于雷达散射截面缩小到原来百分之一的目标,雷达的探测距离下降到不到原来距离的三分之一。这已经彻底颠覆了原有防空系统的基础。不仅防空系统的监视范围大大减小,反应时间也遭到大幅压缩。因此,隐身技术对现代防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几乎是关乎现代防空体系的生死存亡。而问题在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门技术可以破解隐身难题。这就导致了防空系统面对隐身飞行器极为低效,如果不说干脆没用的话。

隐身技术的出现加剧了空中斗争攻强守弱的格局。迫使各大军事强国在隐身技术上加大投入:如果不能用防守制止敌人,那么就要用进攻威慑敌人。这与核武器出现后各大国的选择很类似。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空中斗争的焦点会向空中进攻偏移,表现为谁能更有效地利用隐身技术获得信息,发起进攻,制空权也将更多地表现为具备从空中收集信息,发动进攻的主动权。

因此,在技术突飞猛进的未来,建立在隐身技术基础上的制空权将变得更为重要。


asiavikin


防空导弹越先进,越能说明制空权的重要性。防空系统防啥?防导弹、飞机,最主要的还是飞机。正因为越来越强调制空权的重要性,所以战机被设计的越来越先进,超机动、超音速、信息融合、隐形,无非都是为了使战机拥有更高的突防和攻击能力,以高效夺取战场制空权。而作为防御的一方,防空系统的发展总是相对滞后于飞行器的:F-22称霸蓝天,才出现了S-400;无人机花样百出,反无人机系统才大有作为。
S-400防空导弹系统

正所谓“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如果单单依靠防空导弹系统就能够保障空域安全,那打战就简单多了。相反,正是因为哪怕是目前最先进的防空系统,面对战机和来袭导弹拦截率始终都不尽如人意,所以才需要在发展防空导弹的同时,必须拥有同样先进的战机。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

且看,当今世上拥有最先进空防系统的国家,哪个不是空军强国?美国拥有大批“爱国者”、“萨德”防空系统,按理说防空方面丝毫没有压力,为何还要强调战机要较竞争对手有代差优势?正是因为哪怕“爱国者”纸面性能很先进,但面对伊朗火箭弹袭击,不还是“哑火”。说到底,数百架F-22和F-35,才是美国夺取制空权最大的保障!


F-22——美国争夺制空权的绝对利器!

俄罗斯亦如此。S-300、S-400大名响彻世界,“道尔”、“铠甲”、“山毛榉”等野战防空理论上也很强,为何俄军还要强调制空权不可丢?俄罗斯一直是空优型战机的最大拥趸,并且还得是重型。从苏27、苏35到苏57,代代相承,不变的唯有对制空权的执着。
S-11“山毛榉”


中程防空导弹

综上,在防空导弹发达的今天,制空权不重要了?非也。


兵者诡道也


世上有矛即有盾,在当今防空导弹技术发达的今天,再先进的传统战斗机,亦难逃打击,也许2019年的重大事件,能带给世人一启迪。

“草鞋军”的无人机,使沙特最先进的防空系统,“爱国者”和“萨德”的拦截,都归于失败,国际知名的媒体,纷纷对此事做了报道和评论。那么先进的防空系统面前,难道说居然都流于无用的尴尬之境了吗?其对F-22五代机,都能发挥一定作用,而对其劣质的无人机,一点办法都没有,不是无用是什么。

英国的媒体直接宣布无人机时代的到来,并称属于有人机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英国媒体的话是否耸人听闻?怎样定位与定义新的空战革命?都是摆在世人面前重大而且现实的课题。谁在新的技术革命面前无动于衷,即会永远留下沙特之痛。

它的标志性意义还在于,它不再是小朋友手中的玩具,什么粗制滥造的“羽毛球炸弹”都能杀人。无人机,过去长期作为小低慢目标,也早已成为不少大国可感头痛的心腹大患,现有防空导弹发现不了,更谈不上防的问题。

美国航母战斗群是一个强大的存在,2019年在波斯湾,遭遇伊朗无人机突防,就在它的上空盘旋,传回去的航母图像,纤毫毕现。若是携带炸弹的话会怎样?美军不禁大汗淋漓。

中国2017年给出的答案,阿布扎比亮相一套名为“沉默猎手”的近防激光系统,堪谓对症下药,治愈率达到99%以上。未雨绸缪,只有那些走在前面的引领者,才能洞见制空权未来。


魂舞大漠


当然,制空权一直都是至关重要的,没了制空权,这战争基本就打输了。你要想,防空导弹,就是为了保护制空权的一个手段,防空导弹越重要,也就说明制空权越重要。而且,防空导弹是否发达,和制空权重不重要没关系。

从二战开始,战争打起来了,第一时间就是要夺取制空权。对方飞机来了,你要用导弹打,用飞机拦住。你要是飞机被打没了,防空导弹被打没了,制空权也就没了,没了制空权,就等着输了。

制空权是保护自己的一个手段,没了制空权,对方飞机在你头上随便飞,然后就是随便的对地攻击。到时候,人家侦察机到处飞,你那军事基地、导弹基地,都暴露在对方眼皮子底下,然后人家到处炸来炸去,你一点抵抗余地都没有。

最典型的就是海湾战争,没有制空权的伊拉克,被炸了个一塌糊涂。联军通过空中优势,对伊拉克进行轰炸,持续炸了42天,伊拉克军队被炸的怀疑人生怀疑萨达姆,军队的一切装备都被炸成了废铁。科索沃战争也是,联军轰炸78天,南联盟投降了。



军武文斋


防空导弹不可能代替飞机,防空导弹只是一种被动防御武器,飞机既可以用来防御,也可以用来进攻,这里可能又会牵扯到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要捣蛋,还是要飞机,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导弹技术刚刚出现,并不能代替飞机,现在的导弹技术虽然成熟了,但是也不可能代替飞机,还有一个就是无人飞机技术,就算将来无人飞机技术成熟了,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有人驾驶的飞机,再说到防空导弹和飞机的问题,现在最先进的防空导弹防御范围可以达到好几百公里,可是飞机的使用范围可以达到几千公里,更不要说航空母舰可以带着飞机全世界跑,防空导弹作为一种防御武器,其实只是最后的手段,某一方使用防空导弹来抵御敌人的进攻的时候,基本上战争已经快要打输了!




卡俄


制空权被称为进攻利器,需要依靠隐身战机和非隐身战机获得空中优势,让地面部队或者海军驱逐舰、登陆作战部队进行抢滩登陆。而防空导弹或者防空系统属于防御性武器,这种就好比盾牌,保证己方力量。俗话说:有矛必有盾,有盾必有矛。在战争中,进攻主动方进攻矛锋利,还是防守方盾更加厚。因此,制空权依然非常重要。

在现代化战争中,所谓得制空者得天下。可见,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非常重要。在海湾战争中,伊朗依靠地面部队对科威特发动强大的地面进攻,直接让科威特差点灭国。但是,伊拉克出动包括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直接越过边境,进入科威特,后续地面部队依然占领科威特全境。在科威特超过20万多伊拉克地面部队。

1991年,伊拉克作为地区强国,也是中东地区强大的国家,号称阿拉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其军队实力也是非常强,装备着77个师,120万,其中坦克4280辆、火炮2800门、装甲输送车2800辆。可见,伊拉克依然是地面部队为主。为彻底瓦解伊拉克实力,以美军为首的反伊联盟出兵科威特。

海湾战争也是自越南战争,美国出动兵力最多的战争,也是美军大量量高科技武器实战化战争。真正开始时,美军首先出动由EF-111、EA-6B和EC-130H等电子战飞机先开辟通路,压制伊拉克防空导弹,直接导致伊拉克地面部队失去眼睛,依靠电子战飞机让美军获得压倒性的制空权,其实这依然不够,美军还出动E-3D空中预警机、EF-111A电子干扰机、E-8A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系统飞机、TR-19战略侦察机、RF-4C战术侦察机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化、电子战机群。反伊联盟虽然在军事实力获得相当大优势,可谓说直接压倒伊拉克实力。但是,依靠着其制空权,让反伊联盟付出代价非常小。

虽然,伊拉克地面部队和防空系统非常大量,装备着前苏联的各种先进战机。然而在反伊联盟强大空中压制下,根本不堪一击,再加上美军出动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美国的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罗斯福号航空母舰、突击者号航空母舰、美国号航空母舰、法国的克里蒙梭级航空母舰“克里孟梭”号、福煦号航空母舰和英国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远距离作战直接导致伊拉克强大地面部队无法发挥重要作用。

战争结果:伊拉克军队付出10万人伤亡代价,而反伊联盟只阵亡4000多人,相差二十倍。这次战争模式直接瓦解,二战之后依靠地面进行常规作战模式,对传统战争产生震撼。而这也导致我国觉醒,不再依靠之前进行地面作战。而是依靠高科技战争,包括利用各种武器,特别是获得制空权等。

所以,海湾战争改变战争模式,而制空权直接深刻影响未来战争。因此,制空权依然很重要。


沐风谈兵论道


兔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防空导弹属于一个防御性的手段,主要就是对作战飞机的打击,也算是本土或者战区争夺制空权的一个辅助手段,甚至是重要手段,但不是进攻性的作战手段。制空权的理念是伴随着飞机用于作战而出现的,在1 909年意大利的朱里奥·杜黑将军首先系统的提出了制空权理论并表示“制空权很快就会具有至少与制海权同等的价值”。随后的发展证明,杜黑是对的,《制空权》一书有杜黑编纂出版,对制空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空权的概念是在战略和战役层面对于战场上的空域进行掌控,掌握了制空权就等于让对方在战场空域失去了空中兵力的使用,同时自方则可以自由使用空中力量,这个意义是具有决定战局走向的重要体现。现在,作战模式正在步入信息化作,信息化是在机械化作战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最先进的作战模式,最主要的体现是战场由陆上、海上平面对抗,和简单的陆空协同、海空协同作战走向了陆、海、空、天、电、网,把战场空间拓展到了太空。从整个战场,包括后方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把各个单元连接成,纵向到底(单兵),横向到边,上下左右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情报信息网络,信息化体系下,战场是透明的。而制空权如果失去,就只能是维持在平面作战模式。空中一旦被对手控制,对手就可以利用各种侦察设备对战场监视,使整个战场变得透明化,军队调动、部署、火力梯次配置、后勤保障基地、指挥机构等等于是像一个立体地图一样展现给了对手,这个仗还能打下去吗。



从作战模式来看,从一战到二战都非常重视制空权的争夺,可以说每一次空战的发生都是在争夺制空权。二战后的数次大的战争,制空权的得失也都对战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制空权的争夺除了战斗机之间的较量,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就是防空导弹。防空导弹是一个年轻的武器装备,是在防空高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打击距离得到拓展的制导武器,防空导弹的出现改变制空权的争夺作战模式,最大的措施就是把防空导弹列入到了制空权的范围。防空导弹目前的最大射程超过了数百公里,防空导弹的能力也已经覆盖了高中低空,远中近射程,这些都对于制空权的争夺带来了影响。面对普遍使用的防空导弹,制空权还重要吗?答案是肯定的,不但重要,而且比以往更重要。




失去制空权就无法实施信息化体系作战,其实,信息化体系作战正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取得胜利,其中就包括制空权的争夺。防空导弹虽然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也给空中的作战飞机带来了影响,甚至会出现空中禁区,战斗机无法进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战斗机的作用就无用了,武器对抗本身就是矛盾体,矛盾相生相克,有飞机必然有防空导弹,防空导弹正是作战飞机催生出来的一个盾牌,而有了防空导弹才促使作战飞机实施电子压制,并装备了雷达告警器、导弹逼近告警器和干扰弹,所以,矛盾是永远不会消失的,而且相互促进发展。


制空权的重要性在于,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能限制对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战斗活动。也就是说,争夺制空权中本身就包括对防空武器包括防空导弹的清剿打击。你可以理解为,制空权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消灭对方空中力量,一个是消灭对于地面防空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叫做夺取了制空权。因为,制空权本身就有防空力量包括防空导弹的构成主体。拥有制空权就能够使己方地面、海上作战力量获得有效的空中火力支援,后勤保障、同样时能够使己方的重要工业、指挥机构、重要目标、战略物资基地不受威胁,以便能够支撑作战的继续,反之,这一切都将受到打击,从而处于劣势地位。


二战后的伊拉克战争,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场信息化体系支持下的战争,伊拉克的制空权被彻底剥夺。未来,制空权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领域。防空导弹是构成制空权的一部分,如果拥有强大的防空导弹,同样能够维护一定空域的制空权安全,但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利用防空力量把一个国家保护起来,而且,防空导弹只是一个防御措施,而非进攻措施。防空导弹只能算是一个战役层面的力量,需要和空中力量配合使用,才能保证制空权的安全。而信息化体系也需要空中走廊的支持,空中的各种通讯中继机,无人通讯基站,战场侦察、监视等等都需要有一个空域。无人机是一个发展方向,无人机同样需要空域安全的战场环境,这些都需要拥有制空权来做保障。所以,尽管防空导弹普及化,性能越来越强,但制空权的争夺依然是必须的和必要的,看谁技高一筹而已。




以上是兔哥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兔哥42928


防空防空,十有九空。

靠防空导弹打空战,已经是打输了。

防空导弹打战机的效率其实是相当低的,费用那可是大大的大,密度大的话,也部署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